高僧传奇——怀素

怀素(725-785年),唐时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怀素既是狂僧,又是醉鬼,更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有如疾风中的劲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他是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艺术的杰出代表,对后世影响深远。

幼年出家

怀素幼年出家,依止于伯祖惠融禅师,惠融禅师亦醉心书法艺术,他俩人的书法艺术远近闻名。人称他们为 “大钱师”、“小钱师”

怀素的叔父钱起是唐代大历年间(766—779年)的著名诗人,有 “才子”之美称,曾任翰林学士,官至考功郎中。时任金吾兵曹的邬彤,钱塘人,也是唐代一位颇有名气的书法家,他的《金刚经》、《尊胜经》等书法作品,至宋代仍有人珍藏。

怀素生长在这种浓厚文化气氛的环境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得他自幼就对书法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诸如东汉草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被染黑;三国魏人钟繇昼夜习字,睡梦中还时常用手指在被子上比比划划,天长日久将被子磨穿;隋初和尚智永躲进小楼,三十年如一日地练字,秃笔成冢等故事,他都烂熟于胸。这些书坛上的精英就成了怀素学习的楷模。

芭蕉叶苦练字

怀素早年苦于无钱买纸,曾将一个漆盘和一块方形木板专门用来练字,随着岁月的流逝,木板和漆盘都被写穿了底,写秃了的笔头堆积起来,就像当年智永禅师的“秃笔冢”,垒得犹如小山一般。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效法古人在芭蕉叶上题诗的办法,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芭蕉,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特别是芭蕉叶滑润的、不易着墨的特点,促成了怀素后来那种灵动疾速、忽断忽连、乍干乍湿的笔触和点画。

僧界狂人

精湛的书艺,使得年轻的怀素在家乡湖南一带很快获得了广泛的声誉,被推许为 “草书天下独步”。每逢暖日高悬、凉风习习,气候宜人的日子,骚客酒徒总是聚集一堂,摆开笺麻素绢、宣州石砚,准备好粉壁白墙,然后纵酒酣歌、高谈阔论。酒酣耳热之后,怀素总是习惯性地斜倚在绳床上闭目休息一会儿,然后,突然纵身起床,挥笔疾书,如入无人之境。有时趁酒发兴,不仅是粉墙、纸张、素绢,就连衣裳、器皿,也都成了怀素的草书园地,常令观者嗟叹不己,时人谓之 “醉僧”

怀素一生云游,漂泊四海,他性情疏放,锐意草书,却无心修禅,更饮酒吃肉,交结名士,俗世交往非常广泛。除了书法别具一格、匠心独运以外,他还能赋诗吟句,与当时文化名流如李白、戴叔伦、颜真卿、钱起、陆羽等诸多名人交往甚密。每逢聚集,必饮酒恣情,疯狂极致,杰作连连。以 “狂草”名世。

传世作品多

怀素传世的书迹较多:计有千字文、清净经、圣母帖、藏真帖、律公帖、脚气帖、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四十二章经等。

就以上怀素作品加以研究,其风格并非全部相同,大到可分为三种:

一是尚未完全摆脱前人作风的,如:圣母、食鱼、苦荀、藏真、诸帖,保留晋法甚多,圣母帖且多有颜真卿作风。

二是他自成一家本领作风,如:清净经、四十二章经、自叙帖(堪称标准的怀素书)。

三是循和平澹的书风,如小草千字文,与其狂肆作风,大异其趣,完全换过一番面目,也可说是他过人之处。

《自叙帖》纸本,原迹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自叙帖》是怀素草书的代表作。就草书而言,在晋唐以来的传统之中,有以羲之父子为最具学究派特质的主流,而属于反传统者,当推怀素的自叙帖式的“狂草”一路。据说颜真卿曾以张旭笔法授与怀素,所以或许可说是“张旭-颜真卿-怀素”是一脉相传的,从遗留下来的作品看来,颜真卿在楷书及行书方面,已呈现出反传统的趋向。就草书言,怀素大概是从张旭的作品中,悟得了他独自的书法。

《小草千字文》。怀素千字文有多种,而以“小字贞元本”为最佳,又称《千金帖》绢本,八十四行,一零四五字。此本为怀素晚年所书,怀素晚年草书又从骤雨旋风转到古雅平淡,与字不相连属,笔道更加苍劲浑朴。当为绚烂之极而复归平淡之作,故历来为书林所重。

《论书帖》,纸本,纵38.5厘米,横40.5厘米,9行,共85字。一般说是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的草书,所以有“以狂继颠”的说法。

史上最瑰丽

怀素的狂草书法大大拓展了中国书法艺术表现力的边界,奏出了雄健昂扬的盛唐之音,其公开表演似的创作过程多为当时社会名流所记载。流传至今的《自叙帖》是书法史上狂草第一名作,对后世影响极大。

怀素狂草是中国书法史上最瑰丽非凡的华彩乐段,是书法艺术所映射的精神世界的孤品,故极珍贵。后世书家再也未能超越怀素的健劲疾速,所以堪称绝唱。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账号:全媒宗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