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好幼儿游戏,可预防沉迷网络游戏
开学之际,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通知,为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提供一小时服务。《湖北日报》报道: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发布下半年学前教育补充计划,提出幼儿园教学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同日关于游戏的两则消息,一个是国家严格限制,一个是地方强调发展。其实二者并不撞车。前者指网络游戏,后者指低龄幼儿的教学游戏。游戏的两种不同取向,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都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玩好了幼儿游戏,还可以有效预防沉迷网络游戏。
笔者在暑期近距离观察一4岁多的女童,她把玩家中两台电脑、三台手机、一台“爱派”和智能电视的熟练程度,在有些方面超过了大人。有些技巧只要教一次,或者她看到一次,她就会模仿和摸索出道道来。相信这是都市低龄儿童的普遍现象。对此,我开始感到惊奇,然后生出隐忧。他们对电子和网络产品的接受能力这么强、这么快,如果不予未雨绸缪,这极有可能成为今后沉迷网游的温床。
好在女童没有沉迷于电子和网络。一天之中,她与我就有如下活动:对踢皮球、跳交谊舞、称盐(大人捧着小孩头向上提)、倒提旋转、爬杆、捉迷藏等;她与当过老师的奶奶的互动有:一起摘菜、揉面、做手工、算数、听讲故事等。有时,孩子邀两位大人一起做传球游戏。如果我们要歇息一下,有两个契机:每天至少有两个小时到游乐场,孩子完全置身于他们的群体和世界;在家,孩子玩手机、看动画、画画、弹电子琴。我发现,孩子独自活动的时间都不长,她会主动来打破我们的安静,她对玩伴(家里指大人、室外指小伙伴)更渴望。我还体会到,满足孩子玩耍的要求,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
家中带娃,虽然不同于幼儿园,但不变的是孩子纯洁天真、好奇好问、无忧无虑、活泼好动、不惧权威、不愿孤独。特别喜欢简单的脑力游戏、肢体游戏、群体游戏,并有智力游戏、音乐游戏倾向。武昌区教育部门启动幼儿游戏研究,进一步推动游戏教学,主旨是解决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其实它就是对幼儿天性的尊重,是幼儿教育理所应当的本质回归。
前所未有的防沉迷,需要游戏企业的社会担当,更需要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的共管共治、履职监管。其中,校正幼儿园教学方向,形成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学习形式,发展和巩固幼儿多方面爱好,满足他们的健康追求,是一项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起跑线”工程。筑好这项工程,在未来的网络世界,青少年就不会网游成瘾、积重难返,沦陷人生陷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