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天名人:北宋山水画家范宽

五代时期的荆浩和关仝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开创了大山大水的格局,善于描写雄伟壮美的全景式山水。稍后的李成和范宽是北宋初期山水画家的代表,上承荆浩以水墨为主的传统,以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为主。李、关、范的画风,风靡齐、鲁,影响关、陕,实为北方山水画派之宗师。可以说是“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范宽(950—1032年)据说是陕西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北宋杰出画家。他性情温和,关中人谓性缓为宽,故时人称其“宽”,他也就自称“范宽”了。范宽为人厚道,有气度,不拘俗见,嗜酒好道。他学画起初师法李成,后来又学荆浩的画法,渐渐地,他悟到:“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认为深入写生,以大自然为师是最好的方法,所以他常常隐居在终南、太行、华山的山林之间,早晚观察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景色,遍观奇胜,即使天寒风冷,也不稍停。终于创造了自己的风格,别成一家。

北宋 范宽 《雪景寒林图》

范宽生长于陕西,触目所及都是秦岭、华山和太行山这样的崇山峻岭,因此黄土高原上大山直立起来的气势成为他绘画风格的来源。范宽所作之画,多采用全景式高远构图,峰峦峻厚,用笔雄劲而浑厚,而用墨则善用黑沉沉的浓厚墨韵,厚实而湿润。人观其画,“恍然如行山阴道中,虽盛暑中,凛凛然使人急欲挟纩(棉袍)也。”

范宽喜用状如雨点、豆瓣、钉头的皴法画山壁,一般称之为“雨点皴”,下笔呈短直线,形如雨点的皴法布列山石的正面,山势起伏更见有势。山顶好作密林,水际作突兀大石,房屋染成黑色,表现出秦陇山间峰峦浑厚峻拔的景象。元朝汤垕称“范宽得骨法”。但是米芾认为范宽用墨过浓,“土石不分”,是个缺憾。此外,范宽也擅长画雪景。

《谿山行旅图》是范宽流传下来的旷世之作。竖高的画面上,一座巨山几乎深据了整个画面三分之二,山壁陡立,岩面坚硬粗糙,山顶上长满树木,密林顶端露出楼阁一角。大山以浓密如雨点般的笔触密密构成,正是华北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

北宋 范宽《谿山行旅图》

一道水流先在山壁凹陷处迂回转折,然后忽地直深而下,衬得山势更高,画面因此而显得生动无比。瀑布自高山上直落,在山下飞溅,升起一片水雾,将高山与前面的山丘隔开,仿佛可以听见落水击石的声音,难怪米芾说范宽的画“溪出深虚,水若有声”。

画面右下方的山丘上,树木环绕之中画有一些村舍,一条小路蜿蜒延伸,一对驮着货物的驴子正缓缓前行,时值夏暑,赶驴的行者或裸袒肩膀,或挥扇驱暑,人物刻划十分细腻。

北宋 范宽《谿山行旅图》

总体看来,这幅《谿山行旅图》仔细地刻划出行旅者在山间,沿着流水远行,傍着雄伟的谿山,好似走着自己的人生路。在画法上,以有力的线条勾画出山石坚硬的质感,画出了“山之骨”。整幅画层次丰富、墨色凝重、浑厚,人物细节描摹不失细腻,可以说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不朽杰作。

此外,据画史记载,范宽的作品还有《关山雪渡图》、《万里江山图》、《重山复岭图》、《雪山图》、《雪景寒林图》、《临流独坐图》等。

北宋 范宽《临流独坐图》

北宋初期,山水画家以范宽与李成称绝。北宋刘道醇《宋朝名画评》:“李成之笔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皆所谓造乎神者也。”李成画山善于山之体貌,董源则突出山之神气,而范宽得山之骨法。可谓“三家照耀古今,为百代之师。”

北宋范宽《雪山萧寺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