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解缙说我们亲如父子,但为什么任用他一段时间后将其遣回

解缙在明初是赫赫有名的文臣。他之所以名气大,除了其过人的才学外,还在于他在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坎坷经历。所谓坎坷,即有起有伏。有意气风发时,也有被压制归家自省时;有辅佐太子成为天子近臣时,也有被天子记恨,魂散于雪堆、全家被发配时。他的人生就像是一场掺杂着喜剧成分的悲剧,既魔幻,又让人唏嘘悲痛不已。

解缙,字大绅,洪武二十一进士,被朱元璋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他自幼聪颖异常,才华横溢。朱元璋非常器重他,时常让他陪侍左右。一次,他曾对解缙说:“朕与你义则君臣,恩犹父子。”但是没过多久,解缙的父亲前来朝拜朱元璋,朱元璋却让他将解缙领回去,好好学习,十年后再来觐见任用。从朱元璋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本想大用解缙,但是最终却改变了主意,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种改变呢?下面一一解析。

批评朱元璋太过,太把朱元璋直言进谏的话当回事‍‍‍‍

就在朱元璋对解缙说两人恩犹父子时,朱元璋让解缙畅所欲言,只要是朝政不足之处都给指出来,该批评的一定不要避讳。所谓国士待我,必将国士报之。解缙感觉自己遇到了明主,真正找到了知音。于是他开始了毫无顾忌地直言,当天就写了份万言书进呈朱元璋。

奏疏中首要指出一点,国初朝令夕改,用刑太繁。他详细解释道:

国初至今,将二十载,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尝闻陛下震怒,锄根翦蔓,诛其奸逆也。未闻褒一大善,赏延于世,复及其乡,终始如一者也。

——《明史》

解缙批评朱元璋每天都在改变政令,每天都在惩罚人。因惩处叛逆,株连蔓延倒也罢了,但是却只罚不赏,只惩恶,不扬善。

其次,解缙批评朱元璋喜欢看《说苑》、《韵府》、《道德经》、《心经》这些不正经的杂书。《说苑》多讲战国纵横之术,不是君子所应看;《韵府》多是抄袭芜杂之作。他说陛下要想看的话,可以集中儒臣认真著作一些书。

再次,他建议朱元璋驱除佛道,禁绝倡优,不再任用太监;大臣有过当诛杀的,不能再侮辱他们的尊严。

再有,他批评当时的风气,司法官以刑名轻重为能事,问刑多寡为勋劳;御史弹劾大臣时都要依照皇帝的密旨,不够客观公正。这些都是小人行径,应当禁止。

此外,他又批评朱元璋用人太过随意,“进人不择贤否,授职不量轻重”;立了法却不执行,所谓“建不为君用之法”;监生进士、经明行修这些人才不得重用,屈居于下僚,重用之人都是些无忠诚、无品行之人。这部分的末尾一句直接写道:“天下皆谓陛下任喜怒为生杀,而不知皆臣下之乏忠良也。”

最后,他指出处罚犯人不应该牵涉到后代,连坐之刑不宜再用;非大奸大恶的官员不要再用笞、杖之刑。

写完这些,解缙非常激动,在奏疏末尾,他写道:“臣但知罄竭愚忠,急于陈献,略无次序,惟陛下幸垂鉴焉。”我激动地都语无伦次了,只想着向陛下尽忠,希望陛下谅解。

从这篇奏疏可以看出,解缙对朱元璋的施政其实心中有很大的不满,借着朱元璋直言的命令,将心中所有的不快都发泄出来了。他倒是痛快了,可是看这篇奏疏的人却是朱元璋。

根据奏疏可以总结出,朱元璋在他心中的形象或者说他讲述的百姓、大臣们心中的朱元璋是一个以喜好随意处决人、不会用人、专用小人、没有文化、专看不专业的杂书、喜欢侮辱大臣的尊严、喜欢不分老幼连坐的皇帝。他的奏疏等于是全盘否定了朱元璋的所作所为,并且还带有很强烈的讽刺情绪。他自己可能没有察觉,还觉得自己很尊重皇帝,但是其字里行间喷薄欲出的不满和讽刺情绪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奏疏中的话无一不是在扇朱元璋的耳光。别的不说,光朱元璋喜欢看杂书,就会让朱元璋气得灵魂出窍。朱元璋小的时候没有读过什么书,起兵之后极力弥补,努力学习,喜欢赋诗作对,写书法。他对自己的文化水平还是很满意的。但在解缙眼中,他却成了一个文盲了。

别说朱元璋,就是普通人之间当面这样说话的话,朋友也会散了,亲戚也会断绝交往。朱元璋当时的怒气可想而知。他当时应该是忍着气,客套性地褒奖了下解缙有才华。不过解缙还以为自己真的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接着又上了一封《太平十策》的奏疏。

不通人情,恃宠而骄,把同事、上官都得罪了‍‍

解缙曾遵照朱元璋的命令到兵部索要皂隶,态度傲慢,颐指气使。兵部尚书沈溍为此向朱元璋告状。朱元璋说解缙散漫恣肆惯了,将他调往了都察院。朱元璋觉得这样的性格适合当御史,不畏惧强权。但是解缙到了都察院,先是替郎中王国用草写奏疏,为李善长伸冤,接着又帮助同僚夏长文草拟奏疏,弹劾本院长官都御史袁泰,遭到袁泰的忌恨。

李善长案是朱元璋除掉淮西勋贵在朝廷影响力的措施之一。解缙不分青红皂白就替别人写奏疏为其伸冤,参与了不该参与的事。他根本就不明白朱元璋的用意,也不明白朝堂权力的大局面,格局太小,只重意气。为同僚写奏疏弹劾自己的长官,更是奇葩。别人知道这些事会得罪人,故意找他写,他却来者不拒。

总结‍‍

解缙虽有才华,却书生气太浓,喜欢意气用事,不思考其中因果。向皇帝进谏、与同僚相处不讲求方式、方法。官场如战场,大臣们三十六计恨不能当四十计来用,解缙这样单纯的书生又如何能在这种情况下混下去。无法融入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就无法承担朱元璋对他的期许。其实所有大政要务的施行主要的难题就是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

当解缙的父亲前来朝见朱元璋时,朱元璋对他说道:“令郎大器晚成。你带他回去,进一步精进学问。十年之后再来朝见,到时再重用也不晚。”

这句话的背后体现了朱元璋的无奈、厌烦、不满、期许等各种复杂情绪。回家继续读书又有何用啊?解缙的才学已经足够出色,他的短板在于为人处事,书中是无法教得他的。答案其实在社会,在朝堂,而不在书中。再读十年无疑是空耗年华。等解缙再次来到朝堂时,他的脾性仍然没有太大改变。后来解缙之死仍然与他的这种性格有莫大关系。

(参考文献:《明史》、《明太祖实录》)

本文由@以史为伴原创,欢迎关注、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