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站暑期内容排播开始“有迹可循”,网络暑期档形态初现

网视导读:通过近几年超级网综和网综的观众市场反馈测试,视频网站的暑期档排播内容规律逐渐也变得有迹可循,网络暑期档概念不知不觉中已经初具规模。

盛夏7月,随着学生观众开启假期模式,视频网站也开始针对这段时间的绝大多数观众属性开始排兵布阵。虽然目前仍未出现去年像《延禧攻略》这样暑期档的绝对王者级作品,但是从目前已播作品表现,和未来待播作品题材中可以发现,属于视频网站暑期档的内容气质已经初步形成。

从今年暑期档的内容排播与作品表现情况来看,我们或许可以观测出未来视频网站暑期档内容排播的大致走向。

网剧
盗墓剧老骥伏枥,“麦麸”剧或是下一个暑期档C位

以2015年6月上线的《盗墓笔记》为开端,盗墓题材网剧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不知不觉中成为各家视频网站暑假档网剧队伍中的固定嘉宾。

根据网视洞察观察统计,自2015年-2019年期间共上线9部盗墓题材网剧,其中有7部播出时间处于暑期档,每年视频网站均保证1-2部盗墓剧上线,四年期间从未缺席。

除了百分百出勤率,盗墓题材网剧背靠两部《盗墓笔记》和《鬼吹灯》两个自带品牌效应的盗墓IP,几乎每部作品都做到做到了“旱涝保收”,特别是在在竞争愈发激烈、管理风云莫测的暑期档网剧市场中,即便是被原著粉丝“除名”的贴牌作品《鬼吹灯之牧野诡事》也在当年收获了20亿+的网络播放量。

然而作为暑期档的老牌选手,盗墓剧在网络剧市场中的爆款命中率也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减弱,类似李易峰、杨洋这种凭借盗墓题材网剧一夜爆红的情况更是在《盗墓笔记》之后,再也没有出现。

一方面是两大盗墓IP网络红利期巅峰已过,此类题材在网络中的基础观众已经较为固定,单凭内容或演员很难吸纳新的观众;另一方面,盗墓题材的主打看点——男性CP内容领域这几年出现更为强劲的竞争对手,根据网络人气原耽IP所改编的“麦麸”网剧收割走了大批喜好“男男CP”的迷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腐女观众群体,而这一批观众属性与原本盗墓题材网剧观众属性有着较大重叠。

另外,在网络剧爆款衡量标准之一:捧新人方面,原耽IP以绝对优势在暑期档各类题材网络剧中胜出。虽然此类题材总是游走在下架边缘,但是从去年的《镇魂》到到今年《陈情令》,剧中双男主演员们的百分百爆红几率也应证了这类题材网剧的高收益、高回报。

而连续两年原耽IP 所改编的“麦麸”剧在网络剧暑期档的爆红,也让不少此类题材受众开始在网络上掀起#明年夏天搞什么#的话题,相关话题阅读量高达1.7亿。针对这批数量极其可观的观众需求,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的网剧暑期档,“麦麸”剧或将成为继盗墓剧后又一“固定嘉宾”。

网综
搞不完的选秀,小众题材的“夏天”

尽管去年发布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暑期网络视听节目播出工作的通知》,给正值火爆的选秀综艺、偶像养成类节目敲响了警钟。但是从今年暑期档的网络综艺表现来看,《这就是街舞 第二季》《明日之子水晶时代》《乐队的夏天》《中国新说唱 第二季》等具备选修气质的综艺节目,依然是今年暑期档网络综艺的热度领跑者。各家视频网站主推的王牌综艺也多以选秀综艺为主。

选秀综艺与暑假的固定搭配,从卫视蔓延到网络,其不变的是相关节目内容的受众范围。对于以学生党为核心受众的国内选秀综艺而言,受众所能支配的娱乐时间是选秀综艺节目热度的保障,受众所能消费的娱乐时间周期越长,节目热度增幅也就越大。这也是为何无论卫视还是网络,选秀综艺皆能在暑期档占据C位的主要原因。

另外,从2017年《中国有嘻哈》开始,主攻垂直内容品类题材的网络综艺也开始在暑期档显露头角。在偶类选秀疯狂收割女性观众流量时,主打嘻哈、篮球、乐队这些硬核题材综艺选秀,通过极具特色的题材内容聚集起被前者“抛弃”的男性观众,与主打偶像选秀综艺,在暑期档的网络综艺领域呈分庭抗礼架势。

2017年的《中国有嘻哈》、2018年的《这!就是灌篮》、2019年的《乐队的夏天》观众人群属性,三档节目男性观众占比皆远高于女性观众。

可以预见,选秀综艺未来仍将是暑期档网络综艺中不会缺席的王牌综艺,垂直品类综艺也将成为各家视频网站暑期档努力布局的节目方向。

结语

视频网站内容排播逐渐有迹可循,源于各家视频平台这几年对暑期档所不断进行的内容探索。当然,相关监管部门对于网络视听内容行业监管范围的扩大,一定程度上也敦促视频网站在平台流量高峰期内对平台内容加强管理审核,尽快形成便于管理与监督的暑期档内容架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