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孩子以感恩之心
孩子来看我,朋友说他长得像我,尤其是孩子的背影。我忽然有些感动,想起朱自清《背影》,尤其是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爬月台、跨栅栏的镜头,那蹒跚老态的背影,眼里顿感潮潮的。我打着手势对朋友说,我这孩子是一尺多带大的,如今都近一米八高了。我没想孩子有大出息,只要它学会善待和感恩。父母亲戚且不论,同学同事朋友帮助过你,给过你温暖,客观上也等于帮你成就了人生。人是感情动物,应知道这些帮助弥足珍贵,应该心中有数,知道感恩。
“隔代亲”是好事。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常与孙辈在一起,该给孩子什么呢。是吃好、穿好、玩好,集千宠于孩子?还应该是赋予孩子优良的秉性,其中一条是让孙辈学会感恩。
平常讲孝,讲了不少道理,鲜活的例子不多,最多也是古人的故事,比如二十四孝,效果不理想。可见方法很重要。有这么一件事让人受益匪浅:一研究生参加面试,公司老总看他一双细嫩的手,问他学费是谁付的。年轻人说父亲早逝,是母亲洗衣服挣钱供的。老总要他回去给母亲洗一次手。年轻人回去给母亲洗手,却发现母亲的双手粗糙斑驳,尽是老茧和裂口。原来这双手就是他读书毕业的代价!他哭了,之后把母亲剩下的衣服洗了。他懂得了,没有母亲,就没有他的今天;只有和母亲一样劳动,才知道母亲的艰辛。
亲情、人情诚然可贵,但体会到别人对你的好、对你的付出,便是心存感恩,简单说是“懂得”二字。它甚至超越了“孝”的固念。这里的感恩不在于报答,而在于你心里面有他们。如此,你懂得了“老吾老”“幼吾幼”,自然也会将这样的爱、这样的感情推及身边的任何人。
孩子娇生惯养的环境是大人造成的。久之,孩子习惯了被宠和单向的爱,就会形成极度的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目空一切,连父母的辛劳都不知道,那么以后同学的关心、同事的帮助,都会不在乎于心。倘遇到挫折,“自我”受到打击,就可能一蹶不振,爬起来很难。
授孩子以“渔”,便是给孩子一辈子的幸福。谁都爱孩子,但爱应该是真正的、受用一生的爱,让孩子拔拔草,做做饭,涮涮碗,洗洗衣服……从小节当中,孩子会学到感恩,懂得孝顺。这是“爱”的方法论。
欧阳滋生
编辑:念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