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刊词]张法中:给你不一样的东方美

本期完整文稿

大家好,我是张法中,沈阳大学的一名美术老师。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从2016年开始在喜马拉雅开设西方美术史的节目,迄今已经更新了109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听众朋友留言让我开中国美术史的课程,他们最常反映的问题有两个:一是面对中国美术史庞杂和分散的脉络,不知道如何开始学习;二是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感觉熟悉又陌生,不知道如何赏析。听友们的肯定和信任一方面给了我研究的动力,另一方面也促发我思考,为什么煌煌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七千年的艺术史,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却那么少。

作为一个艺术教育者和普及者,我觉得我有义务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大家普及中国美术史的知识,向大家介绍我们的美学从哪里来,发生了什么,又好在哪里,以及和大家一起探讨它最终又要发展到哪里去。这就是《张法中的中国美术史》开设的初衷。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是中国美术史?简单来说,物质也就是器物、文字和美术,三者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共同构成了中国历史。研究中国美术的历史,就是研究图像和形式美的历史,它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史论-作品-人物几个方向的内容阐述。但既然是我讲的美术史,我不想像教材一样,条分缕析的拆解一遍,而希望大家能够跟随我透过这些作品和人物,以及它们交叉构筑起的艺术图景,去理解华夏民族的思想观念如何演变,以及视觉背后隐藏的人文精神。

比如,原始社会重模仿,奴隶社会重威慑。西周到先秦,艺术的主旋律则是礼,从敬天到敬祖,所有的艺术创作都围绕着如何让仪式更加庄重的展开。到了秦汉,美术重外在功业;而魏晋重思辨,使艺术开始走向独立;唐代重气魄与法度;宋以后受禅宗的影响,艺术开始走向重境界与意味;再之后是明清,世俗艺术逐渐走上舞台;到了近代,由于西学东渐,中国美术走上了一条向西方现代美术学习的重形式主义道路。

了解了这么多后有些人可能会问,学习中国美术史有什么用,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吗?我的回答是:有。并且它的价值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我愿意从三个方面来向你论证:第一是鉴赏能力和审美品位的提升。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很多人都评价说看不懂,撇开故事不谈,这部影片最令我着迷的就是它的美术设计,无论建筑,布景、服饰、道具、妆容,都精准的还原了那一时期的大唐风尚,影片中有两扇屏风,图案就取自台北故宫珍藏的五代画作《丹枫呦鹿图》与《秋林群鹿图》,如果你有如此的艺术修养,那么生活中的一切都将成为你观照美的源泉,愉悦生发的土壤。

第二是打通知识体系,重塑观看之道。艺术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反映,它不孤立于社会存在,但艺术又往往能跳出时代的局限性,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透过艺术家、作品的切片去审视解读历史,你就能收获新的思维认知:比如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的资本主义萌芽?它呈现了怎样的市井风俗与商业文化?艺术史中我们未知的知识和我们血液中流淌的基因、我们的常识很容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而通透的知识体系。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艺术可以帮我们启发自由

灵性,接通先贤智慧。

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与西方比起来最大的不同,就是总会在创作中自觉地融入对宇宙和天地万物的哲思,追求自然与心灵的沟通,文人士大夫常常通过绘画来寄情山水。顺境时,艺术对他们是享受;逆境时,艺术则是救赎。

这样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政治严酷的元代,会诞生倪瓒、黄公望等一大批追求隐逸精神的山水画家。而今天身处嘈杂都市的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它们来触摸先贤智慧,获得心灵安顿。

最后,我想跟大家聊聊我会怎么讲《中国美术史》这个课程。艺术史浩如烟海,要说全,一个人一辈子恐怕都讲不完。通常情况下,讲述者会按照重要程度来划分,但这很容易掉进学术的陷阱。而我更愿意从自己的视角出发,选择那些曾经深深打动过我的作品,再把我的感动和知识一起分享给大家。

和大多数的专家学者比起来,我擅长的不是学术深度。也不愿意去讲那些大家听不懂的学术用语,作为一个美学普及者,我应该做的是如何让大家产生兴趣,并且寻找到进入艺术的大门。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已经很难孤立的去了解中国美术史,我愿意把它和我们的现有知识结构结合,比如联系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当下与未来,通过纵横比较,让大家来获取立体的和全新的知识体验。

在接下来为期一年,总共100期的课程里,我会延续自己在西方美术史中“内容故事化”的讲述方式。不掉书袋,力求让大家听得懂,听得进,在轻松有趣的信息传递中,打通大家的知识体系。

这些年来,我一直坚持在做美术教育。因为我相信美育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而且未来一定会成为社会潮流。我希望《中国美术史》这个课堂,可以成为你们在繁忙都市生活中内心深处的一个桃花源,为在外奔波生活的你提供随时可得的精神养料。愿大家通过学习这堂课,都能收获心灵的滋养与成长,人生的丰盛与美好。

(0)

相关推荐

  • 艺术史论专业

    艺术史论专业培养具备中外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各级文化部门.美术馆.博物馆,以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出版机构.文化公司等单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基本信息中文名艺术史论专业外文名Art H ...

  • 国美之路 | 曹意强:艺术,作为一种智性模式

    艺术与智性模式 文|曹意强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 "艺术人文"这一命名,既隐含着本院90年美术史论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内涵,又表明艺术史应趋于的终极目标."人文&qu ...

  • 《画刊》丨 王春辰:艺术是一个问题

    龙门札记 My Essays from Longmen 艺术是一个问题 Art is A Problem 王春辰(Wang Chunchen) 几年前,我开过一个专栏,每月写一篇文章,记录现场观感.几 ...

  • 张法中名画三十讲 - 第十讲

    3.星标公众号 不再错过精彩更新 < 冬日狩猎 | The Hunters in the Snow > by 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1565年 @ 维 ...

  • 张法中名画三十讲 - 第八讲

    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年5月21日-1528年4月6日(56岁)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小程序再退回至本页面 一边听课一边欣赏画作吧 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张法中,今天为大家带来三十幅世 ...

  • 12月 张法中老师约你去东京看展

    每年年底,日本的好展总是接二连三,让人应接不暇.今年12月,张法中老师再度精选三个重要展览与您相约一同前往.在12月13日至17日5天.4晚的旅程中,我们将一起深度游览东京,入住上野公园附近独栋大Ho ...

  • 张法中名画三十讲 - 第四讲

    <人间乐园>三联画,1490 - 1500,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点击上方图片,一边听课一边欣赏画作吧 听众朋友大家好,<三十幅世界名画> - 第四讲,今天我们聊聊博斯和他的&l ...

  • 张法:由“中”而来:中国形式美的起源、定型和内容

    摘要 中国形式美理论在远古的立杆测影活动中产生,特别是以数的九五之比和60°视角而凸显出来.以"中"为核心的观天活动,经过十字.万字.八角星形.亞形.式盘等多种方式演进,最后在易学 ...

  • 细说六爻纳甲法中卦变与爻变的断卦解析,入门必读

    由老阴变为少阳叫做变,由老阳变为少阴叫做化.变犹如事物由消损而转为增长,由后退转为进取,由深夜转向白昼:化犹如事物由成熟转向凋败,由上升转为下降,由默契转为隔阂. 在<增删卜易>里:交为老 ...

  • 最美小楷《灵飞经》,楷法中含行草意,墨色多变,写出“活气”

    最美小楷《灵飞经》,楷法中含行草意,墨色多变,写出“活气”

  • 【北上广诗刊】No.71389期A版||感 恩 生 命 有 你 作者​:张 法 均 ​

    shenzhenliterature 深圳诗选 欢迎阅读 <深圳诗选><北上广诗刊>平台属于<北上广文学>的子平台,是前沿文学,也是先锋文学,更是当代最现代之文学! ...

  • 古法中“委中”的用法(续)

    点击加载图片 巨灵,与元气齐升,为九元真母 前一篇文章中讲到了委中的古法运用→ 腰痛的分型,委中在治疗腰痛上的作用和禁忌,本文继续引经据典,讲述委中的多种用法,黄贵生老师经常利用夜间打坐前后的空档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