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利强:【仁义立天下,馨香传世代】(散文)
作者简介
吴利强
吴利强:笔名田园、青叶、望云,陕西陈仓人。1999年毕业于陕西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师,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宝鸡市作协会员、宝鸡市职工作协会员、西府文学社会员。作品散见于报刊、微刊和网刊。迄今为止,发表散文、诗歌、杂文和小说等200多篇80万余字。
仁义立天下,馨香传世代
——读《白鹿原》有感
翻开《白鹿原》这部记录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史诗,在我们眼前展现出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辛亥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小说围绕白、鹿两家争夺白鹿原的统治展开故事情节,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勤劳本分、心胸宽广、深明大义、顶天立地的族长形象,他一生走得端行得正,用“仁义”之笔书就了一个大写的“人”字,他不仅让族人心悦诚服,奉为楷模,也令读者肃然起敬,叹服不已。
不勉为其难慷慨送粮济困
作为白鹿原上的族长,位高权重,财大气粗,他的儿子完全有可能仗势欺人,横行乡里。可白嘉轩不是这样的人,在他身上没有纨绔弟子的轻浮放荡、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和嚣张跋扈,相反,他质朴厚道、敬恭桑梓、服田力穑、孝亲敬老、善待族人,就连他的长工鹿三,他都尊称为“三哥”,与他一个锅里吃饭,一起下地劳作。他先前娶过六房妻子,但她们都福分太浅,先后病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延续白家香火,白嘉轩只好听从父母四处去说亲。白嘉轩是出了名的“命硬”的主,谁家女子还敢嫁他,不是自寻死路吗?邻村女子听说是白嘉轩来娶她,哭哭泣泣说什么都不愿意。可她爹由于抽大烟家里穷得叮当响,眼看都揭不开锅了,走投无路,只好逼着女儿嫁给白嘉轩。白嘉轩了解实情后,不勉为其难,临走时,还慷慨地送给他们家一袋粮食。当时,他从未想过要人家报答他,可他这个善良的举动终究还是打动了那个女子,也就是后来寻上门来主动要给白嘉轩做妻子的仙草。这也叫人心换人心,善行必有善报吧。
以身作则带头犁毁大烟苗
在那个人人都过得恓惶的年代,土地成了农民唯一可以依赖的保障。可惜,农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打下的粮食,不是缴纳皇粮,就是被军阀强行征收,农民们常常过着青黄不接的日子。也是生活所迫吧,白嘉轩经人指点,悄悄地在自家田地里种起了罂粟。可是,没有不透风的墙,村民们得知白嘉轩因此赚了不少钱后,都红了眼。一夜之间,整个白鹿原上都长出了红艳艳的罂粟花。大烟的危害众所周知,人若一旦染上烟瘾,不仅损害身体,就连基本的礼义廉耻都会不顾,社会风气将日益败坏,甚至祸延子孙后代。眼看丰收在望,白花花的银子仿佛在人们的眼里扎下了根,谁都不愿意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此时,朱先生来了,他二话不说,套上牛进了地,一边犁地,一边说:“嘉轩,你的牛也该进地了。”白嘉轩这才恍然大悟,赶紧套上牛,和姐夫一起犁掉了自家的几亩大烟苗。在族长的感召之下,村民们还是忍痛割爱犁了自家种植的烟苗。从此,村上抽大烟的人没了,好吃懒做的人没了,赌博风气也没了,白鹿原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捐资办义学造福子孙后代
白嘉轩向来坚守“耕读传家”的古训,为了让族人的子孙有书念,种大烟有些收入的白嘉轩并没有大吃大喝,肆意挥霍,而是把这些钱捐出来翻修祠堂,然后,请了教书先生在祠堂内办起了学堂,让原上的农家子弟免费上学念书。朱先生对此高度评价道:“兴办学堂才是万代子孙的大事;往後的世事靠活人不靠死人呀;靠那些还在吃奶的学步的穿烂裆裤的娃儿,得教他们识字念书晓以礼义,不定那里头有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材呢。”对于在封建社会以农业耕作而生活的农村来说,有这样的动作可谓是一种前瞻性的有眼光的举动,是了不起的行为。白嘉轩的两个儿子,后来还有女儿,他们家长工鹿三的儿子黑娃以及鹿子霖的两个儿子鹿兆鹏、鹿兆海都是在这个学堂里接受了启蒙教育,这也是白鹿原上希望而苦难的开始。
敢为人先率民抗税闹交农
民国时期,征税、征粮、抓丁和战乱时常闹得民不聊生,家破人亡。交农事件是白鹿原上大部分农民的心声,事关每一个农民的利益,如地下烈火一般运行着,眼看着就要爆发了,可是没有带头人,大伙儿缺少主心骨,谁都不敢冒这个险。白嘉轩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灵机一动想起了族里的鸡毛信,见鸡毛信如见族长。那时,白嘉轩的爸是族长,为了不让年迈体弱的父亲担忧,白嘉轩从父亲那里悄悄偷出鸡毛信仿造了几份,然后派鹿三暗中联络原上各村的人,准备以三声铳响为信号,大家一起奔县政府闹交农。由于走漏风声,在起事那天,总乡约田福贤早有准备,他带人去白家监视起白嘉轩。万事俱备,只等东风。眼看着交农事件快要泡汤的时候,白嘉轩急中生智,借口去鹿子霖家讨酒喝,然后,见机行事,偷出鹿子霖藏在家里的火铳,装上火药,放响了第一炮。前两响是白嘉轩放的,后一声是鹿泰恒放的。鹿泰恒原想夺走白嘉轩手中的铳子,没想到自己的烟锅无意中点燃了铳子。这三声铳响很搞笑、很意外,完全属于无心插柳,结果成就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交农事件。事后,鹿三被政府关押审讯,白嘉轩又去监牢替换他,承认自己才是主谋、策划人,要求放了鹿三。白嘉轩虽然坐了几天牢,吃了几天苦,但他觉得能为乡亲们声张正义,讨口饭吃也值了。
为度饥荒冒死向土匪借粮
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大旱后村民们都颗粒无收,家家户户揭不开锅,朱先生带头赈济灾民可也仅是杯水车薪,无法根本解决问题,作为族长的白嘉轩竟然想到了向土匪借粮。人们只听说有土匪到村里抢粮的,可从没听说还有人向土匪借粮的。谁竟敢有这份胆量呢?匪首得知是往年带头闹交农的白嘉轩时,不禁心生敬意。当年闹交农是为了百姓,今日借粮也是为了百姓,这种不顾生死,大义凛然的精神真叫人佩服!当然匪首也不是无情无义之人,他就是当年跟着白嘉轩一起闹农交的和尚,后来,被逼无奈才山上做了土匪。匪首敬重白嘉轩的人品,答应借给他五车粮食,但必须还双倍。白鹿村有了这五车粮食安然度过了荒年,等到第二年风调雨顺,白嘉轩信守承诺,动员大家准备还粮。可是,借粮容易还粮难。听说要给土匪还粮,还是两倍的,鹿子霖不乐意了,他暗中怂恿村里人拒绝还粮,还要挟嘉轩改换族长。可是,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祖宗祠堂中的《乡约》告诉大家,不能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啊。在白嘉轩义正言辞地劝导下,村里人认识到了错误,纷纷从自家拿来粮食。
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救黑娃
对于一个常年累月参加劳动的庄稼汉来说,虽人到中年,但身体健硕,腰板挺直。可忽如一夜,一群土匪闯入白家抓住白嘉轩要他跪下,白嘉轩挣扎着不肯下跪,一土匪便说:“早就听说你白嘉轩腰杆挺得太直了,今天一见果不其然!”说着,命人就给他狠狠地一棍子,把白嘉轩的腰打折了。从此,白嘉轩变成了驼背,走路时不得不柱上拐杖了。虽然黑娃没有直接打折白嘉轩的腰,但是,这件事完全是由黑娃指使土匪们干的,原因就是嫌“白嘉轩的腰挺得太直了!”“挺得太直了”对黑娃来说,就是说一不二,太有原则了。白嘉轩不让黑娃和田小娥进祠堂,是因为黑娃带回来一个不干不净的人,伤风败俗;白嘉轩当众鞭笞田小娥让她受辱,是因为她坏了原上的规矩。所以,黑娃对白嘉轩怀恨在心,寻仇报复,打折了白嘉轩的腰。有仇不报非君子。是谁都咽不下这口气。白嘉轩知道是白孝文把黑娃抓了以后,我们一定会想:这小子就该遭报应!我儿总算为我报了仇。可谁料,白嘉轩为了救黑娃,他竟然去求那个被自己称为“不孝子”的白孝文,还答应:如果放了黑娃,就让白孝文当着所有族人的面认祖归宗。如白嘉轩预言的那样:“我这回能救下黑娃,他就学好了。坏人就是这当口学好的。”果不其然,黑娃在白孝文的帮助下逃狱后,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后来,黑娃又拜朱先生为师,潜心苦读,学做好人。朱先生知道是白嘉轩救了黑娃之后,赞叹道:“这心肠这肚量这德行,跟白鹿原一样宽广深厚,永存不死。”
替百姓谋安宁大义灭亲
人常说,妻以夫荣,母以子贵。新中国成立了,擅长趋炎附势的白孝文摇身变成了滋水县县长。作为父亲的白嘉轩也算以子为荣,光宗耀祖了。可当他知道白孝文为升官发财而不惜栽赃陷害黑娃后,他忍无可忍了。他认为这辈子做的最错误的事就是由着白孝文装仁义,装亲民,装君子,以至于不惜手段,谋取私利,祸害百姓。白嘉轩再次警告儿子做坏事天知地知是抹不掉的,让他不要再装了,可是白孝文觉得只有装才适合当官,他拼命想冲出门去,没想到鹿兆鹏已经带人进来了,白孝文歇斯底里地哭着埋怨白嘉轩,可他还是被抓走了。白嘉轩一辈子走得端行得正,也不愿自己的儿子做下伤天害理的事情。年老了,白嘉轩眼睛瞎了,可是心里却像明镜一样,他设计将儿子锁在屋里来个“瓮中捉鳖”,最后将他交给政府绳之以法。
白嘉轩的仁义之举还有很多,比如,他不趁人之危夺取鹿子霖的房产和田地,还托儿子白孝文想办法去救他。要知道,鹿子霖坏事做尽,一直明里暗里与白嘉轩作对,以取而代之当族长。又如,白鹿原上瘟疫盛行时,为消除病源,防止扩散,他背负“不孝”的骂名,带头掘开母亲的坟墓铺上白灰,还让自己的妻子仙草和女儿白灵到祠堂照管病人。再如,他请朱先生拟定《乡约》,以礼教仁义束人治族,使白鹿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仁义村”。如此等等,不再一一赘述,可以说,白嘉轩重义轻利、达观宽容、勇于担当,他的一生是用“仁义”之笔书就了一个大写的“人”字,他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是一个严于律已的人,是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人。”不愧为“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
白鹿原地处关中平原,本来就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自北宋张载创办“关中学派”以来,历代大儒的出现使得本地的传统文化愈加厚重、丰富。几百年来,这一地域文化对当地人的性格、心理、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浸染作用。《白鹿原》中有两个重要人物——朱先生和白嘉轩,都是坚持儒家思想的。如果说,朱先生是白鹿原中儒家思想的精神领袖,那么,白嘉轩主要是这种思想的实践者,在他身上几乎承受着传统民族文化的全部负荷。小说主人公白嘉轩一生敬恭桑梓、服田力穑,虽然没有从理论上系统地接受过儒家思想的教育,却把“仁、义、礼、智、信”完全融合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典范行为为村民树起了一个楷模。
西汉哲学家董仲舒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所谓“仁”,就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所谓“义”,就是坚持正义,保持节操。所谓“礼”,就是尊重他人,遵守秩序;所谓“智”,就是明是非、别善恶;所谓“信”,就是诚实不欺、遵守诺言。“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历史已经过去,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但五千年来流传至今的中华传统文化不能丢,它是华夏文明的根,中华民族的魂,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的命脉。
仁义立天下,馨香传世代。陈忠实先生一生胸怀坦荡、淡泊名利、宽厚仁爱、忧国忧民,坚守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人格,追求人生的大气度高境界,他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风范不就像天地间的馨香之气,浩然长存吗?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首届三秦文学“七夕·爱”原创文学大赛征文启事
一、征稿要求:
1、参赛作品体裁限制为散文、小说(含微型小说、小小说)、诗歌。参赛作品字数3000字内,其诗歌、诗词:100行以内、100字以上。
2、参赛作品自投稿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未被采用请另投他处。拒绝抄袭,文责自负,所投作品若出现版权纠纷,作者将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3、投稿必须先关注《三秦文学》微信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加微信时请注明:个人微信十姓名十作品题目。参赛稿件应在邮件主题上注明:征文字样+原创首发+作品名+作者,稿件以电子文档(即以Word文本格式),与作者简介(200字以内)、照片(像素720×400以内)一起以附件形式发至指定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欢迎自备插图(以附件形式与稿件一起发到指定邮箱)。
二、收稿及评奖时间:即日起至2017年7月7日(农历)截止,2017年7月15日(农历)前评出奖项并颁奖,获奖名单将在“三秦文学”公众平台公布。
三、奖项设定及发放:此次征文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和优秀奖十名,获奖作者均获得获奖证书一份。一等奖奖金300元、二等奖奖金200元,三等奖奖金100元、优秀奖奖金60元。未得奖稿件若有稿费按公众号稿费发放原则发放稿费。
四、大赛规则及评委:
1、大赛规则:阅读量加打赏笔数加评委打分,高者胜出,阅读量占70%,评委打分占30%,一个阅读量一分,一笔打赏计10分。阅读量不满200的参赛作品不参与评奖。所有参赛作品,经评委筛选后按投稿时间择优刊发。
2、评委人员:白忠德、罗旭初、孙德科、朿宝荣、鱼儿姐姐、守望、郑海鹏、马兰兰。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1、投稿必须原创且首发,题材不限。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以便稿酬发放。
3、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微信平台发放后三日内发放。
4、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三秦宗旨:
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顾问: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平台策划:李书忠
主 编:鱼儿姐姐 副主编:杨洪民 守望
编 委:马兰兰 康开瑜 慕樱
郑海鹏 吴亚妮 刘庆勇
王 慧 杨春玲 李华磊
杨洪民 任武德 王发茂
冯 晖
本期编辑:鱼儿姐姐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