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陈佾生:苦读岁月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陈佾生
陈佾生,曾用笔名巴月,高中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散文网会员,中华现代文学艺术促进会南国作家学会会员,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发表散文、诗歌、散文诗、小小说、通讯及教学论文两百多篇。
苦读岁月
天津 陈佾生
读书苦。贫穷年代,读书更苦。禀性愚钝如我者,自是苦上加苦。
读小学时,晚上点着煤油灯做作业,后来到学校参加夜修,还要自带凳子和油灯。一家五口人挤在一间瓦房,既嘈杂又拥挤,连个书桌也没有。
读初中时我终于有了自己的书房。
堂舅到海南下乡,他家的空房子先被人作牛棚用,后我借来兼作我的“书房”。每天夜晚,我就独自到“书房”读书。这是一排废弃的空房,左右几十米内无人居住。堂舅的这间房子里没桌没椅,一个废灶台就是书桌,几块破砖垒起来就是椅子。豆大的煤油灯光,把乌七八黑的破房子照得更加阴森凄冷。周围倒是热闹。蚊子嗡嗡作响,窗外风吹芭蕉,“沙沙”而过,传来蛙鸣虫唱,老牛久不出声,忽而“扑扑”几声“闷雷”从其屁股后面响起,随即一堆黑东西堆叠而起,随着一股热气散开,一阵臭味混杂着室内原有的霉味弥漫空气中,让久读疲倦的我一下子“振作”起来,倒也“爽快”许多——那几年,老牛成了我最忠实的“伴读”。牛可是农民的宝啊!如此看来,我读书倒也颇为“奢侈”的。
初二时班主任李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看人家城里人,坐办公室,端铁饭碗,吃公家粮,穿的笔挺光鲜。你们不好好读书,就一辈子裤腿长、裤腿短,扛锄头,挑畚箕。”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家恢复高考,很多农家子弟靠读书洗脚上田,成为“公家人”,为后学的田舍郎树立了榜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就业门路少而窄,读书成了很多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不少高考落榜者甘愿当现代版的“范进”,复读重考,有的一拖近十年仍不死心。
“读书苦,不读书没有出路,苦无尽头。”父母们经常这样说。
小时候,追随电影队看电影是那个时代晚间最大的娱乐。每逢村里放电影,就是村里最盛大的节日。当晚,父母们都会尽量煮些好吃的东西慰劳一家人,以示庆祝;孩子们则会早早地到放电影的旷埕占位,全村老少都象过节一样兴奋忙碌。最忙的当然是一群孩子,一村看完仍不过瘾,电影队走哪村,孩子们的身影定会准时出现在该村的屏幕前。
我也曾是追看电影的孩子队伍里的一员。但是,升上初中以后,我非但没出村看电影,有很多时候,家门口电影场热火朝天,人头攒动,我在房子里读书写作业,自有另一片清凉安静的天地。
禀性愚钝的我,读书总是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却不见得收获比别人多。唯一让我有点沾沾自喜的是,当年中考,我这个连二十六个字母都读不准的农村娃,居然和另外三位城里学生(四取二)同到揭阳一中参加英语口语考试,差点儿被广州外国语师范学校录取。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到公社读初中,后来到县城读高中,一直要搭坐同学金波的自行车。当年我的境况与孙少平差不多,我直到参加工作才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这是后话。高中三年,我都是搭坐同村同学阿平的自行车上学。阿平父母摆了一个豆浆摊,他每天都要早早地起来帮忙磨豆浆或卖豆浆,要么帮忙浇菜,上学路上用的时间精准掐算,容不得半点耽搁。从家里到学校十多里路,我们每次都是埋头拼命踩车,唯恐迟到。有一次,我们只顾埋头赶路,等到抬头时才忽然发现前面一辆大货车挡住去处。踩车的狠命刹车,后座的跳下车紧拉车架,怎奈车子不听使唤,一个劲儿往前冲,眼看着就要冲进车腹下,阿平只得扭转车头冲上路中央绿化带。瞬间,车是止住了,人也安全了,车前轮却严重变形。两个人抬着这辆破车,一路狼狈奔赴学校,不用说,迟到是免不了的。结果是,挨了班主任一顿批评,罚站教室外。
皇天不负苦心人,我拼命读书,总算考上大学;可惜放榜时得知不理想的分数,大哭一场。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陈彩洁
编校:田光兰
制作:吴金程
1、天津散文微刊每周一、三、五早上八点,与您不见不散!敬请阅览!
2、为了回报广大散文爱好者支持与关注,凡是在本微刊推送散文作品的作者都可参与年终的“网络人气奖”。本奖根据单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留言量进行综合评定。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周璇
荣誉编辑:李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