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陈佾生:苦读岁月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陈佾生

陈佾生,曾用笔名巴月,高中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散文网会员,中华现代文学艺术促进会南国作家学会会员,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发表散文、诗歌、散文诗、小小说、通讯及教学论文两百多篇。

苦读岁月   

 天津  陈佾生

读书苦。贫穷年代,读书更苦。禀性愚钝如我者,自是苦上加苦。

读小学时,晚上点着煤油灯做作业,后来到学校参加夜修,还要自带凳子和油灯。一家五口人挤在一间瓦房,既嘈杂又拥挤,连个书桌也没有。

读初中时我终于有了自己的书房。

堂舅到海南下乡,他家的空房子先被人作牛棚用,后我借来兼作我的“书房”。每天夜晚,我就独自到“书房”读书。这是一排废弃的空房,左右几十米内无人居住。堂舅的这间房子里没桌没椅,一个废灶台就是书桌,几块破砖垒起来就是椅子。豆大的煤油灯光,把乌七八黑的破房子照得更加阴森凄冷。周围倒是热闹。蚊子嗡嗡作响,窗外风吹芭蕉,“沙沙”而过,传来蛙鸣虫唱,老牛久不出声,忽而“扑扑”几声“闷雷”从其屁股后面响起,随即一堆黑东西堆叠而起,随着一股热气散开,一阵臭味混杂着室内原有的霉味弥漫空气中,让久读疲倦的我一下子“振作”起来,倒也“爽快”许多——那几年,老牛成了我最忠实的“伴读”。牛可是农民的宝啊!如此看来,我读书倒也颇为“奢侈”的。

初二时班主任李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看人家城里人,坐办公室,端铁饭碗,吃公家粮,穿的笔挺光鲜。你们不好好读书,就一辈子裤腿长、裤腿短,扛锄头,挑畚箕。”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家恢复高考,很多农家子弟靠读书洗脚上田,成为“公家人”,为后学的田舍郎树立了榜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就业门路少而窄,读书成了很多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不少高考落榜者甘愿当现代版的“范进”,复读重考,有的一拖近十年仍不死心。

“读书苦,不读书没有出路,苦无尽头。”父母们经常这样说。

小时候,追随电影队看电影是那个时代晚间最大的娱乐。每逢村里放电影,就是村里最盛大的节日。当晚,父母们都会尽量煮些好吃的东西慰劳一家人,以示庆祝;孩子们则会早早地到放电影的旷埕占位,全村老少都象过节一样兴奋忙碌。最忙的当然是一群孩子,一村看完仍不过瘾,电影队走哪村,孩子们的身影定会准时出现在该村的屏幕前。

我也曾是追看电影的孩子队伍里的一员。但是,升上初中以后,我非但没出村看电影,有很多时候,家门口电影场热火朝天,人头攒动,我在房子里读书写作业,自有另一片清凉安静的天地。

禀性愚钝的我,读书总是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却不见得收获比别人多。唯一让我有点沾沾自喜的是,当年中考,我这个连二十六个字母都读不准的农村娃,居然和另外三位城里学生(四取二)同到揭阳一中参加英语口语考试,差点儿被广州外国语师范学校录取。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到公社读初中,后来到县城读高中,一直要搭坐同学金波的自行车。当年我的境况与孙少平差不多,我直到参加工作才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这是后话。高中三年,我都是搭坐同村同学阿平的自行车上学。阿平父母摆了一个豆浆摊,他每天都要早早地起来帮忙磨豆浆或卖豆浆,要么帮忙浇菜,上学路上用的时间精准掐算,容不得半点耽搁。从家里到学校十多里路,我们每次都是埋头拼命踩车,唯恐迟到。有一次,我们只顾埋头赶路,等到抬头时才忽然发现前面一辆大货车挡住去处。踩车的狠命刹车,后座的跳下车紧拉车架,怎奈车子不听使唤,一个劲儿往前冲,眼看着就要冲进车腹下,阿平只得扭转车头冲上路中央绿化带。瞬间,车是止住了,人也安全了,车前轮却严重变形。两个人抬着这辆破车,一路狼狈奔赴学校,不用说,迟到是免不了的。结果是,挨了班主任一顿批评,罚站教室外。

皇天不负苦心人,我拼命读书,总算考上大学;可惜放榜时得知不理想的分数,大哭一场。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陈彩洁

编校:田光兰

制作:吴金程

温馨提示

1、天津散文微刊每周一、三、五早上八点,与您不见不散!敬请阅览!

2、为了回报广大散文爱好者支持与关注,凡是在本微刊推送散文作品的作者都可参与年终的“网络人气奖”。本奖根据单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留言量进行综合评定。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周璇

荣誉编辑:李相清

(0)

相关推荐

  • 【天津】李雨生丨散文/遐想书房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李雨生: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静海区作家协会理事,天津铁路夕阳文学社社长.从1984年开始,先后在国家及省市级报刊 ...

  • 【西散原创】黄大荣作品 | 名典飘香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雁过留声.名典是咖啡馆美喻而成的名字, ...

  • 散文||风吹落叶,岁月无恙

    风吹落叶,岁月无恙 明月似银盘,挂在西方的天空之上.月光如流水,洒在广袤的大地上.寒风起,吹到了身边的角角落落!叶子落下的也已经悄无声息,未落的却在沙沙作响.静下来你会听到枯黄的落叶接触地面的声响!踏 ...

  • 【大家诗歌】——在明乐山庄,我邂逅一匹汗血宝马(07)

    在明乐山庄,我邂逅一匹汗血宝马 文/胡庆军   夕阳染红了目光,所有的思维都被涂成了晚霞 那些横在故事中间细节,轮廓依旧分明 谁把你镶嵌在晋中大地,让和平.向上.拼搏的汗血马 成为山西晋中榆次&quo ...

  • 「写作坊·美文」李雨生|生活离不开仪式感

    作 家 新 线 干 HAPPY NEW YEAR r 生活离不开仪式感 近些日子,人们似乎对仪式感谈论很多.先是我的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散文叫<仪式感是时代气息>,无独有偶,我的一位老友也转发 ...

  • 现代诗歌|岁月与梦想(外二首) 文/白素平

    站在岚山之巅,举目四望,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三水六桥,步云飞虹历历在目,远山崎岖连绵直奔八闽百粤,湘水绵水在山下汇为贡江蜿蜒九曲,飘然西去,车水马龙田园村舍,风景如画使人心醉神迷,宠辱皆忘,禁 ...

  • 【散文】‖ 陈佾生:月光,阳光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陈佾生 陈佾生,曾用笔名巴月,高中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散文网会员,中华现代文学艺术促进会南国作家学会会员,天津散文研究 ...

  • 【教师专栏 】 陈佾生 || 2021年高考教师下水作文

    2021年高考教师下水作文 [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 适用省份:山东.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 ...

  • 【教师专栏】 陈佾生 || 仪式,不仅仅是形式

    ●[电子课本:20年秋]1-12年级 ● [中小学:试卷]语数英 ● [20年秋:微课合集][语数英] ● [优质课教学视频]语文 ● [世界经典电影] 800部(合集) 作为一名教师,我向来重视课前 ...

  • 陈佾生 || 高考喜报背后的冷思考

    ● 中小学[资料:合集] ●[电子课本:20年秋]1-12年级 ● [中小学:试卷]语数英 ● [20年秋:微课合集][语数英] ● [优质课教学视频]语文 ● [世界经典电影] 800部(合集) 高 ...

  • 「年度散文推荐」李雨生|岁月静好是一种追求

    作者简介 李雨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静海区作家协会理事,天津铁路夕阳文学社社长.从1984年开始,先后在国家及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共获国家级.省市级 ...

  • 陈勇健【散文】你所谓的岁月静好其实是在浪费生命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你所谓的岁月静好其实是在浪费生命 文// 陈勇健(贵州普安) 昨日 ...

  • 【“草木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卖得草药好寻钱/陈怀生

    我读三年级暑期的一天,村巷里格外热闹,原来是河西(注一)誉家洲一位农民,推着两车箩西瓜到村里来卖.当时到乡村来卖西瓜,只卖瓜囊,瓜子留给自己,所以买瓜的人一般会站在车箩旁边吃瓜.那时,到樟树镇做买卖的 ...

  • 陈怀生丨票证的故事(散文)

    改革开放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无数的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于百姓非常重要,那就是买东西不再需要"票证"了.如今的年轻人,不知道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票证&qu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冬学教员/陈怀生

    我最早记住并喜欢的是一个外地年轻女人. 我七岁那年的冬天,村里兴办"冬学",设在"众厅"里. 我们村由陈氏于明洪武年间建村,后来陆续迁入一些杂姓人家,结果有五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