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们把龙泉粉青和梅子青扒开看

南宋龙泉青瓷美,不可否认。
比较有代表性的颜色有两种,粉青和梅子青,很难分别。

/粉青/

重要文化财 南宋 龙泉窑青瓷弦纹瓶

根津美术馆

南宋 龙泉窑板沿洗 临宇山人藏

南宋 龙泉窑青釉纸槌瓶

成交价:4285万 港币

2018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不凡-宋代美学一千年

/梅子青/

南宋-元 龙泉窑“蚂蟥绊”碗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南宋 龙泉窑青釉鬲式炉

2020 香港苏富比 5,983,000HKD

你喜欢哪种“青”呢?投票告诉我。
那么,我们更深入一点,更笨拙一点,从技术层面来来聊聊这两种出自同一时期同一窑口的两种代表色到底有啥差别?
显然粉青的釉面是乳浊状的,梅子青较青较透。

下周微拍堂学习样本瓷片,左:粉青 右:梅子青

这两者都是龙泉窑口中的尖货。
在任何领域任何品类都存在一个金字塔结构,处于龙泉大生产顶端的粉青和梅子青两种高端产品之间的差别也是及其微小的,但正是这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极小范围内的差别,成就了粉青和梅子青各自的特点。

南宋 龙泉窑青瓷鬲式炉

大肉庄藏

说到底是对生产过程中对每一步都进行高度控制的结果。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陶瓷生产几个重点工艺构成——胎,釉和烧制
这几个部分在古代都有专门人负责,在《为什么古代文明中只有中国发明了陶瓷|肉庄私房话【第四季】NO.19》中也提到,中国为什么能生产陶瓷,这是一个先进工业化生产中劳动力再分配的过程。
在这样的前提下,才有更大的可能性把东西做好做精。因为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在专于一项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再把这每一步精品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那么几乎就是所向披靡了。

胎土-含铁量

根据硅酸盐研究所1975年的报告来看,宋代胎土的含铁量与五代和北宋的含铁量相比明显偏高,达2.1%-2.4%左右,黑胎的甚至高达4.5%,元代和明代的显著降低,约1.7%。

含铁量的高低对胎土烧成影响有三点,
一,影响胎的成型和颜色;
二,铁质在还原气氛下烧成后,大部分转化成亚铁状态,亚铁是一种强力的熔剂,可以降低胎土烧成温度(这一点可以在后面结合釉的烧成一起来看);
三,对釉面呈色也有一定影响。

铁含量高的黑胎利于成型,可以做得很薄

釉料-石灰碱

再来看一下釉面。
像前面说的,粉青和梅子青釉面的差别除了颜色,还有一个是粉青的乳浊状更明显。
大家都知道,南宋时代不用石灰釉而改用石灰碱釉,可使青釉厚而不流,气泡细密,从而达到和玉一样的效果。
厚而不流是什么概念,以及玉一样是什么效果呢?
先说釉的流动性,可以理解为类似水和蛋清的区别,因为成分差别,蛋清明显有一种厚重的凝滞感。
根据实验数据来看,南宋以后的龙泉青釉中,钾、钠含量高达4.8~7.6%,这直接影响到釉的流动性。
这种含量高度现在龙泉地区的土是达不到的,那么在南宋是如何达到的呢?
有两种可能。
在《菽园杂记》中有这样一段“青瓷,初出于刘田,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余。外则白雁、梧桐、安仁等处皆有之。然泥油精细,模范端巧,俱不如刘田。泥则取于窑之近地,其他处皆不及,油则取诸山中,蓄木叶烧炼成灰,并白石末澄取细者,合而为油?
古代烧炼釉灰用“木叶”为燃料,这种木叶很可能钾含量很高。

龙泉地区风貌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母岩种类的不同和风化程度不同导致瓷石中钾、钠含量差别很大。
例如景德镇瑶里地区的几种瓷石,氧化钾,氧化钠含量最低的只有3.6%,最高的达到6.5%。

瓷石

玉质感,在乳浊程度比较高的时候更强,就像雾和雨的差别,凝结成雾的水珠更小更密,光散射现象严重,看上去是白白的,而雨水颗粒大,相对稀疏,就不会出现白色的效果,而细雨濛濛的时候呢,又显得雾蒙蒙了。

下周微拍堂学习样本瓷片,左:粉青 右:梅子青

(可比较同面积下气泡的大小、疏密)

上釉的手法也很重要,龙泉青釉一般都上得相当厚,约在0.5-1毫米之间,有些甚至厚达1.5毫米以上,这有利于釉的发色。
由于釉层特别厚,上釉技术也特别复杂,如果没有掌握好这套技术,就会出现“苍蝇脚”跳釉等缺陷。
除了上釉手法,釉浆和稠度、粒度分布和渗透性、坯体的表面状态、含水率、釉层厚度等都有可能形成“苍蝇脚”。
如果通过提高烧成温度让釉流过开裂处呢,又有可能出现釉面有浮光像玻璃一样的效果,很难控制好。

烧制—温度和气氛

上完釉之后就可以进入烧制环节。这个过程中要把握好窑内温度和气氛(即含氧量),温度直接影响到釉的乳浊程度和流动性,气氛影响到釉的发色。

我们先说温度和釉面乳浊程度的关系。釉未经烧制前,其实是一种粉末状物质,上釉的过程,就是用水,把釉(粉末)搅拌均匀后,施于胎体表面。

图片来源:陶艺式公众号

放入窑中后,随着温度升高,釉熔融后结成玻璃状物质,这个过程,就叫玻化
气泡是怎么来的呢?
因为釉中CaO含量高,在釉玻化的过程中,未分解的CaCO3继续分解,产生CO2(二氧化碳),没有及时从釉面中排出,就形成了气泡。

玻化初期

一般说来,在玻化初期,气泡数量较多,尺寸小而均匀。

参考烧开水初期

未熔石英含量也比较高,散射程度高,在外表上,釉层透明度很差,釉面呈半木光。
玻化中后期

到玻化中期和后期时,部分气泡逐渐变大,接近釉面处的气泡则逐渐逸出。

参考水烧至75度的时候

未熔石英数量也逐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釉层给人一种半透明的感觉。
完全玻化
到完全玻化时,气泡数量已大大减少,但气泡但平均尺寸则大为增大,未熔石英数量也大大减少,在胎釉交界面上则开始有针状硅灰石晶体生成。

参考水刚烧开

处于完全玻化状态时的釉层,在外表上和玻璃十分相近。就像那句俗语“响水不开,开水不响”中描述的,烧开后,气泡就没了,同样,玻化程度高后,气泡都泡没了,自然就透了。

温度上来说,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釉的流动性往往越高,釉内铁元素还原的程度也越高,青色就更重一些。
例:曾经有人拿南宋的一块粉青标本,原烧成温度估计约为1200左右,后置于电炉中,在10%co气氛下,重烧到1300,结果釉色更绿了。这说明,梅子青釉的烧成温度比较高,玻化程度也比较高。

取自《龙泉粉青釉的仿制及呈色机制研究》

温度的高低影响釉面的同时,对胎也有影响。
温度高烧成后胎土的颜色也会更深一些,这同时也会加深釉的显色。

上:梅子青   下:粉青

而古代龙泉青瓷一般都烧结得不太致密,往往是介于生烧与微生烧之间。这是因为青瓷釉层很厚,而釉和胎的收缩比不一样,温度太高,可能会变形。
另外,前面说到,龙泉窑胎土含铁量高,而铁在还原气氛下转化成亚铁状态,亚铁是一种强力的熔剂,可以降低胎土烧成温度,所以即使在没有达到1380度的窑内温度时,胎土也有可能烧成致密的状态,达到“声如磬”的效果。

可真!难~~哦

但是南宋时期,用的燃料是柴,不像现在,用电窑气窑,能源供应稳定性较弱,再加上那时候窑的密封性,进氧量不像现在的那么好控制,而这直接影响到温度和窑内气氛,一有控制不好,就会对釉面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致使发色及玻化程度不一样。

《菽园杂记》一书记载,古代在烧成完毕时要“以泥封闭火门,火气绝而后启”,这个作用可能在于防止二次氧化。龙泉窑很多足底呈红色,正是因为二次氧化的结果。
所以,要控制好烧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达到同样的效果难度是极高的,哪怕梅子青和粉青是代表色,也很难找到完全一样的釉色,而是深深浅浅不的青。
那么,大家为什么这么执迷于“青”色呢?留个尾巴,下次说😊
(0)

相关推荐

  • 故宫博物院-瓷器11-宋瓷-龙泉窑

    故宫博物院瓷器-第11期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瓷第11期. 上几期分别介绍了"宋五大名窑"中的定.官.哥.钧. 本期介绍同样非常有名的南宋龙泉窑. 宋瓷一直以来因品味高雅而受人喜爱,& ...

  • 龙泉窑瓷器爱好者

    明代中晚期开始,窑口减少,质量下降,龙泉窑瓷业逐渐衰落.据清乾隆<龙泉县志>卷三"物产"记载:"青瓷窑--明正统时顾仕成所制者,已不及生二章远甚,化治以后质粗 ...

  • 【会员风采】张绪宇-宋官 哥不分之我见

    宋官 哥不分之我见 作者:二一闲人  张绪宇 宋代瓷器五大名窑中,只有官窑和哥窑情况特殊,都有美丽的开片纹,器型也大多相同,认为是官哥不分应该是从明代起才有的观点,应该是后世对官窑和哥窑的概念混淆所致 ...

  • 龙泉粉青和梅子青

    南宋龙泉青瓷美,不可否认. 比较有代表性的颜色有两种,粉青和梅子青,很难分别. /粉青/ 重要文化财 南宋 龙泉窑青瓷弦纹瓶 根津美术馆 南宋 龙泉窑板沿洗 临宇山人藏 南宋 龙泉窑青釉纸槌瓶 成交价 ...

  • 看馆藏宋代龙泉青瓷器,粉青釉,梅子青釉,还傻傻分不清?

    转自 长物鉴玉藏 2021-05-29 龙泉青瓷,创烧于两晋时期,鼎盛于南宋,衰败于明,结束于清,是中国制瓷史上流传时间最长的窑系,历时长达1600年.龙泉窑烧制时间长,工艺精湛,以青翠肥润的釉色见长 ...

  • 元代龙泉粉青釉八仙盖罐

    元代龙泉窑的陶工,采用了一种新的装饰技法,将素胎纹饰贴于釉面之上,露胎素烧而成的橘红色,与青釉釉色形成鲜明对比,即露胎贴花. 具体工序是: 首先在器物上装饰部分刻花纹饰,如花卉纹,而后整器上釉,但底足 ...

  • 欧阳修四月轻词两首,叶间梅子青如豆,樱桃色照银盘溜

    人间四月,还看欧阳修美词,陌上桑歌,绿明红艳,芳草连天 "四月园林春去後.深深密幄阴初茂.折得花枝犹在手.香满袖.叶间梅子青如豆.风雨时时添气候.成行新笋霜筠厚.题就送春诗几首.聊对酒.樱桃 ...

  • 梅子青,梅子黄, 菜肥麦熟养蚕忙。

    首夏山中行吟 [明・祝允明] 梅子青,梅子黄, 菜肥麦熟养蚕忙. 山僧过岭看茶老, 村女当垆煮酒香. 注释: 1.当垆:对着酒垆:在酒垆前. 译文: 梅子熟了,从青色变成了黄色,地里的菜和麦子也都成熟 ...

  • 赏瓷:夏初烟雨绵 巧悦梅子青

    江西梅子青时雨,匠人捣泥釉色浑,窑火仙人添颜色,器成天惊泣鬼神. 春已逝,夏即来烟雨蒙蒙 焕发江西美溪水潺潺 漫山碧翠 梅子已然青古今雅士 因青梅而交汇宋人曾吟唱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今人又复咏 远 ...

  •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

    转自 芝润斋 2021-05-30 此器1991年出土,高31.3厘米,口径23.8厘,足径16.8厘米,壁厚2厘米至2.5厘米.源于四川遂宁市金鱼村发现一处大型宋瓷窖藏,经清理发掘,出土完整和可复原 ...

  •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极品:卧牛

    转自 璇琮坑 2021-05-30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极品:卧牛, 长17.8厘米 南宋龙泉窑的梅子青釉是极品! 该卧牛的工艺造型也是极品,简直就是活生生的牛!

  • 荣纳堂藏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琮式瓶

    荣纳堂藏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琮式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