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谏官到六部尚书,夏言只用了1年时间?可他为何斗不过严嵩呢

嘉靖被称为是明朝最聪明的皇帝,因为这哥们把权谋之术玩出了新花样。

他一个人躲在深宫之中长达20年之久,却能把手底下那帮人精一般的大臣们玩得团团转。在他手底下,有能力的人数不胜数。

我们通过《大明王朝1566》知道的人就有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陈以勤、李春芳、严世蕃、徐有贞、赵贞吉、胡宗宪等等。

其实这些人只是嘉靖皇帝生涯中,下半场表现比较突出的人。在嘉靖皇帝生涯的上半场中,也有一批比较优秀的骨干分子,夏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夏言这个人,一个字:绝!

明朝实行户籍制度,农民的后代永远都是农民,军人的后代永远都是军人。夏言他们家是军籍,也就是说,不出意外夏言长大了就得去扛枪打仗。

问题是夏言的脑瓜子倍儿灵,是个读书的天才。这孩子要是去扛枪打仗,岂不是白瞎了?所谓学而优则仕,夏家自然希望夏言能够读书考进士,继而做官。

而且如果夏言能够做到兵部尚书,那他们家就可以脱离军籍了。于是夏言读书别提多卖命了,最终在正德十二年,36岁的夏言终于高中进士。

考中进士以后,别以为他就能平步青云了,这哥们年纪其实已经不小了,所以想要做到兵部尚书,只有另辟蹊径,于是乎他成了一名谏官,也就是专门挑刺儿的人。夏言做了谏官以后,绝招频出。

绝招一,建议嘉靖革除正德时期的弊政。

嘉靖皇帝刚登基,夏言就发现机会来了!他明白新官上任三把火,所以积极上书,希望嘉靖革除弊政。嘉靖那叫一个高兴啊,全都给办了。

为啥?因为革除的是他堂兄朱厚照时期的弊政,换来的是嘉靖皇帝自己的新时代。

绝招二,不畏权贵的态度,赢得嘉靖的赏识。

夏言就这么走入了嘉靖皇帝的心中。你以为夏言只会拍马屁?那你就错了!夏言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从来不拍马屁,可他的建议却能让嘉靖乐呵。

比如说夏言曾经多次上奏,希望限制后宫和皇族们的庄田利益,这是在跟老朱家斗法啊,结果呢?嘉靖帝别提多高兴了!为啥?因为当时的皇亲国戚都是朱佑樘、朱厚照留下的人,他刚登基后宫能有多少累赘呢?于是嘉靖果断准了!

绝招三,破坏旧制度,为嘉靖立威。

尝到甜头的夏言,主动上书,希望嘉靖能把天地分开祭祀,也就是破坏旧制度,建立新制度。这事儿可把朝臣们给气坏了,大家纷纷反对,其实谁也不知道,嘉靖帝就是要这么干!

嘉靖刚登基的时候,就为了“大礼议事件”跟朝臣们对着干。现在坐稳大位以后,又想着破坏旧制度继而可以进一步让自己凌驾于群臣之上。夏言此举显然是戳中了嘉靖的小心脏。天坛和地坛就是这么来的。

绝招四,无招胜有招。

夏言和内阁首辅张璁是死对头,但是张璁起家比较早,他恨透了新上来的夏言如此受宠,所以找了各种机会来打压夏言。

结果呢?夏言完全不接招,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做官做事,压根就不理张璁。甚至面对张璁的公然诬陷,夏言也只是否认,却不做过多的解释。

结果嘉靖一查之下,张璁这家伙太不像话了,咋能如此重伤我们的夏言大帅哥呢?于是张璁就这么被夏言干掉了。

没多久夏言就从谏官摇身一变,成为了礼部尚书。好家伙,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1年时间而已,堪称历史之最。

二、严嵩的出现,导致夏言失宠了。

夏言很快就进入了内阁,而且在内阁中说一不二,没办法,人太红了,哪怕没成为内阁首辅,其他阁员也不敢小看他,没多久内阁首辅李时挂了,夏言成功升任内阁首辅。

一直到嘉靖十八年,夏言都非常受宠。可是从这一年开始,一个叫严嵩的人,看出了夏言的套路,于是也开始有样学样,逐渐进入了嘉靖的视线当中。

严嵩领悟到了夏言做官的精华,所以他也试着把马屁拍出了刚正不阿的味道来。结果嘉靖还真的吃这一套,立马开始喜欢严嵩。

至于夏言,由于嘉靖“移情别恋”,所以过去不犯错的夏言,现在做什么似乎都能挑出毛病来,甚至因为迟到一会儿,差点儿被嘉靖赶回家养老。

迟到被赶走一次,奏疏里有错字被赶走一次,嘉靖看星象发现不对头,莫名其妙又赶走夏言一次。总之人家烦你的时候,要赶你走是不需要其他理由的。

严嵩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是推波助澜,结果严嵩就这么取代了夏言,进入了内阁。而夏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家养老。

三、巅峰对决,夏言终究不是严嵩的对手。

嘉靖二十四年,嘉靖发现严嵩这家伙太贪婪,而夏言又太可怜了,所以就把夏言给召回来了。结果夏言一回来,立马凌驾于严嵩之上,开始打压严嵩,并且一反常态地排除异己。

过去夏言是以敢说话而闻名天下,现在夏言却不允许手下人乱说话,否则直接被赶走,吓得言官们瑟瑟发抖。

不光言官们害怕,就连严嵩也很害怕,他知道,不彻底打垮夏言,自己是没有好日子过的。于是严嵩开始布局了。

第一,严嵩收买了嘉靖身边的一堆宦官,让这些人在嘉靖耳边一直夸赞严嵩,同时贬低夏言。时间长了,嘉靖自然对夏言产生了反感。

第二,嘉靖皇帝喜欢写青词的大臣。每当夏言写的青词,得不到嘉靖的赏识时,严嵩就非常努力地写好青词,从而获得嘉靖的青睐。

第三,夏言主张收复河套,这是跟严嵩商量过的,严嵩没有表示反对。可嘉靖却不愿意这个时候收复河套,所以严嵩找准机会,果断上书反对收复河套。同时称夏言为了收复河套做了很多努力。夏言被严嵩这操作给吓呆了,此时嘉靖已经怒了。

显然,此时的嘉靖对夏言已经非常失望了,甚至认为他有胁迫君主和群臣的嫌疑。所以再次把夏言给赶走了。

意识到危机的严嵩明白,夏言不死,还是有复出的机会。于是严嵩再接再厉,妙招频出,直接把夏言给搞死了。

第一,严嵩让人散布流言,说夏言在回家途中,一直埋怨嘉靖皇帝。

第二,严嵩弹劾负责收复河套的曾铣战败不报,有贪污军饷的嫌疑,且贿赂过夏言。曾铣是夏言力保之人,事情落实以后,嘉靖大怒,下令逮捕夏言。

这么一搞,夏言的死罪就算是落实了。尽管夏言一再陈述,这是严嵩在捣鬼,可嘉靖就是捂着耳朵表示:我不听,我不听!最终67岁的夏言被杀。

总结:只能说江山代有才人出。

严嵩虽然是个奸臣,可夏言在做官的过程中,难道就是青莲一朵吗?当然也不是。他重新上台以后,力压严嵩,排除异己,重用心腹,本身也触碰了嘉靖的底线。

而且昔日那个稳如泰山,斗倒张璁的夏言,到了晚年遇到严嵩时,却慌不择路了。这使得嘉靖觉得夏言真的理亏。反观严嵩,已经学会了夏言那套稳如老狗的坐姿,以无招胜有招。

参考资料:《明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