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越窑鉴定那些不为人知的技巧和方法
唐代晚期,以上林湖越窑为代表的瓷业生产已进入了鼎盛状态,制瓷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产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致,造型优美。器型有碗、盘、盏、杯、盆、钵、壶、罐、盒、水盂、碗、唾盂、灯、香熏、瓶、鸟玩等,釉色纯净,光泽、滋润,“如冰似玉”,隐露精光;器表装饰有刻划花、印花、褐色彩绘和镂雕等;花纹有荷花、荷叶、荷花飞鸟、云、龙鱼等;刻线条流畅粗放,刀法熟练;器物普遍采用匣钵装烧,有一匣一件和一匣多件装烧。
最迟从唐僖宗咸通年间开始,越窑烧制成功了秘色瓷,随后延续百年,大多数时间都在钱氏的统治下烧瓷,秘色瓷在五代十国时期成为了与国之间交流的优质物品。甚至前蜀国国王王建也用这种吴越秘色瓷作为国际之间的交流物品。清代乾隆年间唐衡铨著《唐氏肆考》言:“蜀王建报朱梁信物,有金棱碗。致语云:'金棱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 说的是王建和后梁朝开国皇帝朱温的交往事,信物有金釦秘色瓷碗,这在当时可是宝贝。(后梁是五代第 一个朝代,其后还有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赵匡胤本是后周臣子,五代从907-960,一共54年)
唐代以“南青北白”两大瓷窑系统所生产的瓷器最 具代表性,也即南方越窑的青瓷与北方邢窑的白瓷。越窑、邢窑、外加创烧出了釉下彩瓷的长沙窑构成了唐代三大名窑。
浙江越窑是我国青瓷的主要产地,它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
越窑青瓷在唐代辉煌璀璨文化的影响下,又有了突出的成就。唐代的“秘色瓷”是越窑的代表作品。隋唐五代的越窑可以说是一个大发展的时期,窑场扩大、作坊激增。仅上虞县就有28处。官府设立贡窑,其产品地位空 前提高,大大促进了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并跻身于社会上层的生活领域。也由于越窑产品与金银、宝器、丝绸、珍品并列,使越窑成为全国六大青瓷名窑之首。许多文人纷纷吟赋作诗来赞美越窑。如顾况的“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孟郊的“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施肩吾的“越碗初盛蜀茗新”;许浑的“越瓯秋水澄”;郑谷的“茶新换越瓯”;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反映了越窑瓷的釉色特点。或碧玉般晶莹,或嫩荷般透翠,或层峦叠翠般舒目,等等。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到了唐宋时期,中国人烧造的青瓷就非常完 美了。越窑是青瓷中最重要的一支,出现得最早,历史悠久。越窑是唐代最著 名的窑场,位于长江以南,“南青北白”形成了青白对峙的局面。唐代的青瓷颜色偏黄,到了唐代后期、五代乃至北宋初期,开始出现湖绿色的越窑,非常漂亮。
代表当时最 高制瓷工艺水平的是南方烧造青瓷的越窑和北方烧造白瓷的邢窑,唐代茶圣陆羽在所著《茶经》一书中曾形容越窑青瓷“类冰类玉”、邢窑白瓷“类银类雪”。这两个瓷窑的产品均造型规整,工艺精湛,颇受世人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