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的职场生活:职场中年,更该学会“每句话都值钱”
小冒坚持原创的641天 与其做怕被淘汰的职场中年,不如自我修炼寻求改善。
作为一个日常勤恳认真生活的平凡社畜,如何高效沟通,真的是至关重要,非常影响自身情绪和心态的重点问题。
尤其是,我的日常,还隔着语言差异,文化背景悬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完全不同,我觉得我真的应了《脱口秀大会》里呼兰的“中年危机”段子:
我读过那么多书,明白那么多道理,但那一刻,我还是上了头。
隔着一系列主观客观因素,我都不想屈服给无理落后,胡搅蛮缠的观点,不想被人以职级屈打成招,委曲求全。
所以我不仅爱上头,而且还爱战斗,英语沟通(battle)每一天。
所以我一方面,不断磨练自己心态和意志,学会手快心不乱,情绪不再轻易被工作的困难牵动,阅读了很多修身养性,豁达开阔的书:
刘墉《随遇随喜》:如何在上头和战斗的焦虑压力中重获宁静自洽?
另一方面,着重研究谈判和沟通技巧。
一开始我还特意选取,国外翻译过来的书,确实有着外文社科类书籍浅显易懂的特点,师夷长技以制夷嘛。
后来我觉得,其实沟通的障碍也未必全来自于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culture shock,其实中式思维下,抓主要矛盾的各种技巧,运用得当,也是适用相通的。
所以我2021年选择的第一步工具知识类书籍,就是这本——
《每句话都值钱》
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谈判技巧、赢得谈判成功,最终实现沟通变现的商务沟通类书籍。
仿佛一本武林秘籍:35个高效实用的沟通技巧和逻辑——“五项修炼”,“六个工具”,“七个维度”,“八个秘籍”,“九个场景”。
35项沟通法则,每一项都源自作者丰富的职场经验及切身感悟,书中生动的案例、详细的指导以及实用的建议,能有效地帮助读者突破低效沟通的屏障,最大程度地展现己方优势,最终达到换取资源的目的。
《每句话都值钱》里分析了沟通翻车的几大类情形:
(1)人身攻击 (2)文不对题 (3)理解差异(4)信息失真
基本囊括了职场中各种各样的一地鸡毛,沟通内耗。
所以对我最有启发的一个大块,就是书里集中列举的35个沟通技巧和案例,这更像是,一本解决问题的参考手册,提示自己,还能从哪种切入点进行分析。
我比较常用的沟通技巧,通过书里的分析,也更加明晰。
比如BATNA :你必须要学会的第三选择。
这个概念,我最早是在麦肯锡谈判技巧中接触。BATNA是进行良性谈判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谈判决裂时的次优策略。
遇到一些进退两难的复杂情形或重要谈判场合,我们不要预设,限制自己一定要找到万全的唯一的最好方法,而是选择尽可能模拟可能的情况和意外,基于逻辑思维,寻求一个备选替代和后手措施。
所谓“良性思维”,是指基于现实的辩证思维,即“很希望如此,但也可能失望”。即使乍一看很不好,也要采取冷静的态度,寻找能够提高自己谈判力的因素,这一点至关重要。
①明确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本质上,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从而明确什么可以妥协。
②摸索出多个替代方案——多个人选反复考量,不要过早决定唯一方案。
③使用适当的评价标准,在诸多选择中,确定一套最佳方案
麦肯锡里最关键的一步,也最容易被误解,
一定要有BATNA(Best Alternative to Negotiated Agreement,最佳替代方案)。而且,只能有一个Plan B备选方案。
纯粹是我个人经验,虽然做了两手准备,但还是要有破釜沉舟的准备和魄力,才能全力以赴,马力全开。
如果连后路都是千万条,说实话,那就都不是最佳方案,解决方案的数量远没有质量有意义。
在职场做社畜越久,越会学会开启“机智的职场生活”的各种方式。
也越来越明白,专业能力之外,那些不能用专业去衡量的沟通能力,谈判技巧,人格魅力,多么的重要。
专业的事,短期完全可以找很多专业的人来具体解决,长期也能通过时间和努力沉淀。
可是这些落到个人层面的软实力,综合素质,并不是一蹴而就,可以轻易习得的。
这大概才是,我们职场中年,应该重视起来的,我们比起活力四射,头脑灵活,思维开阔的新人,真正优势,不容易被替代的原因。
不是年龄混到那里,时间熬够,而是这些不可替代的经验,阅历积累下来的,如何转化为我们的不可替代性。
建议职场中年们,与其一边焦虑,时代会抛下我们,不打招呼,不管不顾,一边继续按部就班毫无总结规划复盘,倒不如好好充电,保持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