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闽散文:紫山灵秀 在何方

如果一定要讲紫山(今白云岩)的灵与秀,讲过去的传说,闽南语叫'讲秕古',可以怡情,不可以全信。我讲讲实感,近些年,大凡去白云岩做点实事,大多有高额的福报,比如九十年代,颜厝许跃国镇长第一次代表政府,为白云岩修葺拨了五千元。二十世纪初颜厝高平原副书记,在当先行工程指挥时,开辟了上山道路,洪坂村刘海防老支书亲自打理白云岩紫阳书院翻修--当然,没有白云岩,我也出不了4本书籍。这些人,离开了白云岩之际,仕途进步,家道兴旺,福报很大!当年,我作为颜厝副书记兼任白云岩管委会主任,发动社会能人为白云岩朱文公石雕捐款,起初找了田址一位平常有来往,却假客气的洪xx,他上山时说'哎!咱又不是颜厝首富,捐款石安不如去桑拿,走走走…',我一听,走不动作罢!事后,没几年,他的暧昧女出纳,一时卷走600万现金走路,企业开始逆变下坡·-不久,另一位古县企业家,外号'麦仔膏强',主动捐建了如今百草亭那尊朱文公解经石雕,当时颜厝有11家麦牙糖民企,20年后大浪陶沙,仅幸存'麦仔膏强'一家,而且规模增强到原来20倍左右!白云岩,真是山秀神灵啊!

讲更具体一件小事,老同事黄元章时任工会常务主席,有一天带同事一车,上白云岩开展爱心活动,临行时拉上了我去讲解故事,在文公祠门口,工会阿肥驾驶员很虔诚说'明天孩子要抽签学校,拜拜朱文公保佑一下读一中',接着上香祭拜又漆油。而同行的另一个颜厝人,却'哼哼两声,小时候经常来,这牛棚有啥可拜,迷信呀!',然后,第二天抽校结果,他和驾驶员的儿子,分别抽中了四中和一中,偶然吧!或许是巧合···但对文圣朱子或武圣关公神灵面前,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殿堂,如果在这里仍然不起恭敬心,可能就有冥冥之中的反馈应验!闽南人俗称'现世报'。

清代漳州会元陈常夏曾作诗《游白云山》曰:“甘棠百尺老清溪,埜鸟悲愁作意啼。高晓晴岚宽海岸,夕阳还照落雌霞。客径石罅频相失,水接天光竟自迷。刚道白云深处好,几人来借一枝梅”。其实,这样描写的风景诗,在九龙江西溪和北溪两岸可见的许多山头,诸如云洞岩、瑞竹岩、玳瑁山、龙池岩等都可随意呵成。

  清乾隆版《龙溪县志》卷二十四有进士潘思榘先贤写作《重修邺山讲堂碑记》一文写道:“朱子毅然以讲明正学为己任,其杖履所至,在淅则大涤书院,在闽则漳之紫阳书院而后憩于兹山。”在环漳州诸多名山重岩中,白云岩何以独领风骚而吸引朱文公去爬涉小憩,并且立意创办“紫阳书院”呢?其实,早在朱熹十九岁高中进士后的第五年(1223年),时任泉州府同安县主簿的朱熹,便带着其“粉丝”弟子到龙池岩创办“华圃书院”,这是朱文公入仕后创办的第一所书院。龙池岩位于龙海市角美镇文圃山东南麓。唐武宗会昌四年(公元844年),唐太子李忱随高僧断济禅师云游全国,来到文圃山上池塘“石棱泉冽”,解衣畅浴,暑气全消,随后赋诗云:“惟受禅林秋月空,准能归去宿龙宫。夜深闻法餐甘露,喜进莲花世界中”。因先有“真龙”入池,后才有文圃山之“龙池岩”。过去,龙池岩属泉州府同安县,现已归属漳州市龙海市管辖。如果说,龙池岩因“真龙浴谷”而成名,这也可算作朱文公引领众弟子上山创办书院的动因。那么,白云岩呢?

  这又引出另外一个故事。佛教自汉末、魏、南北朝传播以来,到了南朝梁武帝时代,可谓达到一个鼎盛时代,当时寺院林立,大凡名山胜迹,多有寺庙存在,这反映在唐代诗人杜牧七律诗《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小村山廓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中。龙池岩禅寺创建的年代也就是六朝之后的北宋,是今天龙海市辖地开基较早的临济派禅宗圣地。唐代建国初期,唐太宗以其英明雄略,接受了六朝以来的政治经验和惨痛教训,对宗教的态度,无论是佛教、道教,甚至景教、袄教,都一律兼容并蓄,任由全国上下自由信仰,这一政策一直到唐武宗发动反佛运动才改变。当时的“景教”到了明朝便是“明教”,到了清代即成“白莲教”,还发动了“白莲教起义”,其源头传自波斯穆罕默德创始的伊斯兰教,信奉《古兰经》。当代电视剧《笑傲江湖》里的“魔教”便是同一脉所承。北宋徽崇宁年间,龙溪县出了一个“景教”信士杨虔诚,他十四岁弃俗慕道,历游名山大川,擅长诗文医道,自号“白衣道人”。崇宁三年(1104年),他在天宝大山学道修行时,遥见东北方天空出现“天灯云旗”异象,便循天象,辨方位,从古溪吴峰登天柱山“芟草斩棘,结庐定居”。次年秋夜,杨虔诚在天柱山巅静坐夜观天象,忽见九龙江西溪南岸白云岩、鱼嘴岩一带上空“灵光闪烁、如同白昼”奇观,遂离“临漳第一胜处”天柱山来到白云岩勘探道场,他在山上转了几圈,本想结庐隐居,无奈找不到水源,一时怒从胆边生,手持手杖凿击半山腰的一块顽石。这时,一泓新泉在其杖击处喷射而出,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至今,白云岩上仍留有杨虔诚“卓锡”遗迹。以现代科学知识来解释“灵光闪烁,如同白昼”奇观的奥秘,无非是地球物理现象“火山爆发”而已。我曾多次到白云岩山巅,并没有找到旧火山口状征,却随处可遇见烧焦的火山岩,与之相邻的“鱼嘴岩”则完全类似古火山口,我想,在远古“鱼嘴岩”火山大爆发时,曾向四处喷洒地下岩浆直至下方的白云岩。查阅漳州许多志书,并没有鱼嘴岩“死火山”的记录,也许其爆发过的时间太过遥远,到了北宋杨虔诚还有幸看到它的最后一幕吧了。而在此之后,精通天文地理和人事世俗的漳州府“知州事”朱文公,为了创办“紫阳书院”,是否也冲着这不一样的地质特征的山水而来呢?他一定听过当地人对白云岩“黑狗公饮壮阳泉”的传说。相传古代白云岩山脚下的东庄村,有一户“员外”养一条黑公狗,这条狗晚上不好好替主人守更防盗,却经常跑上白云岩喝“矿泉水”休憩,后来居然苗壮无比,与人同寿,而成当地人竞相传颂的一道奇闻。在白云岩西麓的田址村,古名称“紫山村”,因其东面的白云岩曾有“紫阳夫子”朱文公“使飞瓦”创办书院教化惠民之故,其宗洪氏先贤逐取意“紫气东来”之吉意而号村名。今天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福建紫山集团,是田址村村民洪长水先生等十一人于八十年代创办的,该公司先以做“咸水蘑菇”土法上马起家,后又开发“紫山矿泉水”而享誉大江南北。这里边,与白云岩的文化底蕴和鱼嘴岩火山口的自然条件,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白云岩的“灵山圣泉”自古以来就是当地老百姓“取水代药”的甘露,如今已变成了世界性的名牌饮品。据原白云岩禅寺管理人员介绍,在“文革”动乱后期的七十年代末,紫山集团创始人洪长水先生时作为田址大队的基干民兵,被颜厝公社革委会派往白云岩“牛棚”,参与看管正在那儿接受劳动改造的“牛鬼蛇神”,亦即地富反坏分子。有一天傍晚,月出江海,他忽来灵感,在白云禅寺禅房二楼东壁凝神下笔,题下了“紫气腾龙江,山灵绕白云。闻泉清如许,源远活水来。”五言藏头诗一首,这首诗的头一个字连起来就是“紫山闻源”。这就是后来的洪长水先生创办“紫山集团”,开发“紫山矿泉水”而潜伏多年的文化意识。九十年代某一天,白云岩禅寺再次翻修时,这首壁诗真迹不知被哪位粗心的粉刷工一杆刷掉了,而造成一桩新的宋公明“江州”憾事!

  朱熹何以独钟白云岩,除了特殊的地质原因外,我认为还有传统的地理因素。环漳州平原著名的“内七首岩”亦即集中在今龙海市九湖镇凤凰山南石狮岩、虎硿岩诸峰,当时“内七首岩”有五座佛教寺庵,可象征漳州“南方佛国”。而外七首岩之一的云洞岩自隋潜翁养鹤而兴盛为“丹霞第一洞天”,骚客文人,趋之若骛,十分热闹,亦不利静心读书讲学。后人多以为朱熹亦是堪舆风水大师择地之故,朱熹本人对风水地理的观点却这样表露:“信则有,不信则无”(《朱子语类》卷一)。而白云岩也是漳州的名穴“万人朝拜”大地理。站在山上往下看,云洞岩全景一览无遗,九龙江西溪蜿蜒东出,晚浦归帆的船上传来吆喝的船工号子,一排排船工对着白云岩用力摇橹,起伏有序,就像向白云岩朝拜不已一样……年年月月,甚至天天如此,不禁使立身白云岩的人领略到无比的尊严与神采!

  还有一种可能是时间因素使然。漳州地方民谚:“春登于芝山,夏憩于岐山(云洞岩),秋涉于白云,冬驰于七首(石狮岩)”。朱熹于南宋绍熙元年(1260年)四月廿四日上任知漳,时值初夏,朱熹游云洞岩后曾留下“溪山第一”崖刻。民间传说“朱文公使飞瓦”建白云岩“紫阳书院”的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当时朱文公看到芗江旧桥人满隐患,为转移部分百姓竞看“划龙舟”之兴而略施小计,一举两得之故。另一文章所举的朱熹“使飞瓦”时间是黄超云先生在一九九九年十月五日《闽南日报》载文《朱熹“使飞瓦”传说探源》所说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不论是盛夏望秋的端午节,还是中秋之后的重阳节,都是游白云山的好时光。从在出游的交通工具方面看,当时白云岩下不远江边有三个古渡口即洪坂渡(现已不存在)、陈洲渡(现称丹洲渡)和马洲渡(现仍在使用),从漳州城内出门乘舟顺江而下再上岸爬山临岩,不过一个时辰,从便利的角度看亦有可取之处。

  当然,朱熹作为宋儒理学集大成者,时下莅政漳州府,从其“尊德性”的理念和“忠君报国”的政治追求想象,居岩办学之余,俯视漳州平原大地,包括漳州府第,可不忘政事。而白云岩地处当时首都临安(今杭州市)、朱熹故里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省)和出生地延平府尤溪县(今属南平市)的同一南方,上山远眺北望,可使朱熹宛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同时不忘故里抚育之情和祭祀香火,以提醒自己以尽人臣之忠和人子之孝之道。

梧闽风采


郑亚水,笔名梧闽,自号"山石码'',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散文作品并入选《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作家出版社)。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

2009年9月《新文化泛思》入选中央党校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编审的《科学发展观学习与实践文集》;《<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

(0)

相关推荐

  • 杨眼看景:白云深处

    杨眼看景:"白云"深处 杨少辉 题记:今天上午回老家,顺道再访白云岩,有感于"紫阳过化",南宋理学家朱熹创办"紫阳书院",开启漳州一代学风, ...

  • 一副名联成就一座书院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这是宋代朱熹在福建漳州任知府时留下的对联,千古流传. 这副名联出自历史上漳州白云岩的紫阳书院,白云岩位距漳州市区约10公里. ...

  • 到白云岩寻宝去

    少年时读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总觉得诗人太夸张了,白云深处如何住人呢?前些时候,前往漳州白云岩,不仅领会到"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还探寻到几处很有价值的历史瑰宝. ...

  • 【市博科普】福州古厝系列(92)长柄朱子祠

    长柄朱子祠 长柄朱子祠位于今马尾区亭江镇长柄村,旧时因朱熹题刻"跃龙津"而被称为龙津学院.1986年,福州郊区人民政府(当时长柄村属于福州郊区人民政府管辖)公布其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 ...

  • 梧闽散文:《三八线》的灵魂

    当朝鲜战事处于相持阶段,为了在谈判桌上赢得更多的筹码,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向上甘岭某高地发动了轮番进攻,守护阵地的志愿军某连队异常顽強,成功地击退了联军多次立体进攻,以无畏伤亡的气慨造成联军惨重损失- ...

  • 梧闽散文:反者道之功

    祸转为福,福化为祸,事物不停地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意思是事物向相反方向转化是合乎规律的. 在世俗说法中,"反动 ...

  • 梧闽散文:不见巫山一片云,如何格外有春风

    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有些人举手投足便露没文化的马脚.朱元章的原配夫人本是村姑出生,从小没有读过书,当皇后之后"出宫入庙"总是大大咧咧,有时还和其它官太开玩笑聊起皇帝当年和她上床的 ...

  • 梧闽散文:劳动节快乐

    五十岁过后,六十岁马上就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真神,小时间,好奇,贪玩,无忧-日子过得很惬意,过年更有很多好吃,好穿,好去的玩意儿,这巴不得春节快到的相对慢年,感觉是很深刻的-中青年代,既有学业,又要 ...

  • 梧闽散文:含泪看完《苦涩的野山桃》

    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因为儿子阿毛在冬天的雪地门口,被野狼叼走而变成疯子--.<苦涩的野山桃>是因为疯娘生了小树球而表露出正常人的唯一真情--母爱."有爱就有一切! ...

  • 梧闽散文:三味人生

    人生有没有味道?如果没有走一遭,绝然不会有这种话白.如果仅经历了其中一段,便惊呼悟道,人们也未必信以为真,甚至以为是痴人妄语.即便是到了鹤发的老年,亦莫筹一是.年代不同,各有感慨!就是同一时代,亦另有 ...

  • 梧闽散文:距离之美

    在2002年日韩足球世界杯,中国男子足球队圆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之梦以后,有一体育女记者李响撰写的纪实文学作品<零距离>轰动了体坛和文坛,也成了畅销书.有许多球迷. ...

  • 梧闽散文:露出马脚

    "露出马脚"或"露马脚"成语,比喻无意中暴露真相,老底相见,带有贬义的意思,这应是众所周知的.有许多名著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这一成语,如<水浒全传>第一 ...

  • 梧闽散文:希望幸福

    亚历山大大帝给希腊和东方世界带来了文化的融合,架设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当年,他在出发远征波斯之际,曾将自己所有的财产分给臣下.群臣之一的庇尔狄迦斯深以为怪,便问亚历山大大帝说:"陛下,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