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之美,美在温厚、含蓄,美在古老又年轻,美在朴素,又和谐自然。
耀州窑 白釉三足炉
D:12.4cm,H:11.7cm
说明:本炉青釉秀雅,除兽足之外通体光素无纹饰,方唇,短粗颈,折肩,鼓腹,下承三兽足,造型仿青铜鬲,因此又称鬲式炉。釉色灰白,胎骨为白胎,胎体坚致而细密,炉型规整,工艺考究,釉面滋润肥厚,似皓月当空,似美玉之莹莹,口沿、折肩处因釉水流动,显露胎色,釉面稀疏开片,凝净温润。此炉通体光素无装饰,以其造型之敦厚,釉色之俏丽,显示出迷人的艺术魅力,是元代耀州窑的上乘佳作。
耀州窑位于陜西,受五代浙江北部越窑影响颇深,其青釉以独特雅致而深受文士喜爱,流行于宋代。耀州窑多盘或碗,个别制作精品甚为精罕,本炉正属一例。
耀州窑 青瓷刻花盘
D:18.3cm,H:3.5cm
说明:本品造型简洁,器型规整,敞口微敛,浅腹圈足,底足无釉,质地坚实。通体施青釉,釉色绿如橄榄,沉静幽深,釉面可见玻璃状开片。外壁光素无纹,盘内一周弦纹下装饰缠枝莲花,以直刀和斜刀交替使用的“半刀泥”技法来表现花叶的阴阳向背,花叶丰润,脉纹清晰韧劲。
耀州窑是宋金时期北方青瓷的代表窑口,作品纹饰丰富,装饰风格不拘一格,更外销到亚洲邻国,广受人们的欢迎。
耀州窑 刻画花花口盘
D:9.8cm,H:2cm
说明:此盘胎体显薄,形体舒展优美,作六瓣葵口式,形如一朵绽放的朵花,温文尔雅。内壁单刀剔刻枝脉繁茂的花卉纹为饰,外壁光素无纹。通体施青釉,釉色绿如橄榄,积釉处色泽略深,釉面光润可嘉,宛如碧玉之质,予人极美的视觉感受。
耀州窑青釉虽以刻划花闻名,但此件器物凭借其优美的造型、静谧的釉色脱颖而出,清新绰约,气质不凡。同样造型器物还可见于同时期的定窑白釉、酱釉等。
耀州窑 刻划花花口盌
D:12.4cm,H:7cm
说明:撇口,弧腹,圈足。碗体青釉满覆,沉润清透,碗心胎体凹印,与内壁结合处突出圈棱一环,壁周白釉竖棱六条均匀比排,青白点缀之间与花形碗口共成展花一朵,造型显露质朴优雅姿态。外壁刻上卷枝花卉纹,刀法明快,刀刀见泥,线条流畅,纹饰刻画清晰,特别是有斜度的刀痕与装饰釉色相衬托,凸显纹饰的层次。
足底涩胎,足内薄擦釉。釉色青绿,具玻璃质感,灰胎,质坚细,釉面玻化程度很高,发冰裂纹,乃耀州窑代表作中的臻善。
吉州窑 绿釉瓷塔
H:19.8cm
说明:整器遵循唐代中国塔的型制而造,为四方塔/四角塔,开窗如佛门,有静谧肃穆之美。塔呈三层四面式,造型简洁,塔顶部和屋檐部满刻规则条纹,每层一门。器身通体施绿釉,底部露胎,胎色黄白,胎质紧实。釉色清丽润泽,形制规整大器,制作工艺精细,珍贵难得。
此楼阁式绿釉塔结合了中国唐代建筑的特点,是中国特有的古塔样式。四角塔虽然后期被六棱、八棱代替较多,但四角塔美学仍然影响深远。如日本浅草寺著名的五重塔,就是延续的四角塔型制,后梁思成弟子张锦秋设计建造的寒山寺普明宝塔,亦为遵循唐代四角塔的形制。
吉州窑 绿釉莲瓣撇口炉
D:9.6cm H:6.8cm
说明:炉微撇口,深腹,外部圈贴立体莲瓣,器壁随莲瓣起伏,出筋微白,底作仰瓣莲状,莲瓣娉婷而立,内壁不施釉,外壁与底施绿釉,绿釉莹润亮泽,形制小巧,制作精良,宛若真花,尽显精致。
吉州窑绿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是吉州窑中独特的品种,绿釉色泽苍翠欲滴,器型丰富,从实用器、陈设器到供奉器,无不在宋吉州窑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仿若盛夏雨后枝叶的一抹绿,也拉进了我们与宋人的距离。
吉州窑 彩绘玉壶春瓶
H:22cm
说明:瓶撇口,束颈,垂腹,圈足。胎体厚重,修足工整。除底足一圈,通体施白釉,并使用釉下褐彩装饰,具有典型的元代装饰特色。由口及底,饰有弦纹、忍冬纹,腹部主体忍冬纹。忍冬纹,又名卷草纹,其越冬不死,佛教喻之为灵魂不灭、轮回永生,所以被广泛用于雕刻回话等艺术品装饰。
吉州窑是宋代著名窑口,其装饰手法极为丰富,此拍品所应用的 “白釉彩绘”是在磁州窑影响下创烧的,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
龙泉窑 镂空连座瓶
说明:此瓶器形规整,做工考究,瓶花口,短颈,内中空,镂空肚腹,腹部以镂空工艺剔刻变体莲瓣纹一周,最下为镂空蜂窝纹。下部分呈基座状,造型敦实,镂空数组简单装饰,外部有暗刻纹路,于釉下隐现。整体形态挺拔俏丽,庄重素雅,内外满施青釉,釉层肥厚,刻划处隐现白筋,工艺繁复,装饰美观,为一件难得的明代龙泉窑佳品。
口沿花口装饰,与圆部上下呼应,构成视觉上的均衡,给人以稳重之感。工艺圆熟精湛,纹饰繁密紧凑,集镂雕,刻花,划花等制沙瓦工艺于一身,使器形,主体花卉线刻边饰,沈静色调交相辉映。胎体厚重,釉层厚润整器予人以秀美精致之感。
龙泉窑 青釉人物砚滴
H:7.5cm
说明: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著称,其创烧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最为著名。南宋中晚期,龙泉青瓷进入鼎盛时期,一直持续至元末明初,文房类瓷器也多烧制于这一时期。
砚滴为人物坐像,人物表情传神,衣纹飘逸洒脱,姿态悠闲。腹中空,侧有管流状出水口。通体施翠青釉,釉水肥厚,底部露胎处布满火石红。造型生动别致,寓意美好吉祥,既文房实用,又可陈设把玩。
龙泉窑 青菊瓣纹瓣碗
D:14.4cm,H:6cm
说明:碗形周正,深腹,小圈足。外壁刻菊瓣纹,菊瓣中脊挺拔,富有立体感。里外满施青釉,釉色莹润,釉光柔和,釉色葱翠,器壁做成菊瓣形,线条优雅亦不失华丽之感。菊瓣交接处隐露白筋,与鲜嫩的青釉相映衬,为纯美的釉色增添变化,该碗制作工艺精湛,是龙泉青釉的成功之作。
南宋龙泉是青瓷工艺的历史高峰,其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亦如巧夺天工的人造美玉,全世人为之倾倒。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同类器,可供比较。
定窑 白釉花口盘
D:13.4cm,H:3.5cm
说明:花口盘自唐代中期开始流行,受金银器影响,主要制品为青瓷、白瓷。五代时期,器物造型比唐代更加秀美,口沿的曲度变化也更为丰富,尽现玲珑轻巧,完整者极少,大概因尖唇亦折,保存不易。
盘口呈菱花形,口缘圆弧。造型秀美灵动,胎体周正。圈足,斜弧壁,胎体自口沿至器底逐渐加厚,底承圈足较高,足壁稍外斜。釉施全身不及底部,圈足露胎,胎质细腻洁白。整器釉色白晰纯净,釉面光洁。此件为日本知名藏家旧藏,此次助力器物说拍卖2021秋拍释出。著名中国瓷器爱好者和收藏家北美十面灵璧山居亦有收藏同款,编号EK192,购自ESKENAZI。并于2019年保利春拍佞宋—十面灵璧山居专场(Lot5458)拍出,成交价HKD732060。
素胎童子
H:12cm
说明:瓷塑人物素光。造型憨态可掬,席地而坐,面容圆润,笑意盈盈,头顶部留特色发髻。胸前佩戴串珠式璎珞项链,双手配镯执于胸前,持含苞莲花一朵。人物塑造生动活泼,富有动势,显示了宋代塑瓷的高超技艺。
宋代娃娃瓷塑像,主要有祈佑妇人生育男婴寓意,亦有和谐、吉祥、辟邪的寓意。塑像胎质洁白细腻,整体工艺构思缜密,孩童容貌天真,发髻系飘带,眼有神,福鼻小嘴,大耳下垂,胸前配带珠玉璎珞,长裤、布鞋,私密处可见男孩特征,可见心思巧妙。塑瓷衣领纹饰细致精巧,璎珞灵动饱满,串珠纹理清晰可见,含苞莲其莲瓣纹刻画清晰,极为精妙。以手捏和线刻方式结合处理,类似“立体面塑”的新技法,尤其在雕塑人物体态,衣着,面部表情上,表现更为生动自然,应为江西景德镇烧造。
参考:
《中国的瓷器》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陶瓷》文物出版社
巩县窑 白釉执壶
D:7.5cm,H:20cm
说明:壶撇口稍长颈,前肩缘设短流,把柄有扣为穿系,溜肩,筒腹,饼足。器形浑圆饱满,线条流畅,造型优美。该壶胎质致密坚硬,除足部外均施白釉,釉质均匀纯净,洁白光润,通体素净,盈润可人,全器清素简洁,规整典雅,给人以既雍容饱满而又凝重大方的美感,为白瓷之佳品。
巩县窑创烧于隋,白瓷始烧于初唐,盛唐鼎盛,开元时期一度为宫廷烧造贡瓷。本件拍品,无论品质、气质,必为巩县窑鼎盛时期的作品。执壶流行于唐、宋,是当时装盛沸水点茶所用的注壶,也称烫瓶。
巩县窑 白釉钵
D:16.5cm,H:9.4cm
备注:牛津热释光检测报告(OXFORD AUTHENTICATION)说明:钵敛口,丰肩,深弧腹,腹下渐收,平底。截釉切面平齐规整,显控釉能力之精湛,从切面可见薄釉及釉下的白色化妆土。内外施白釉,釉层显现细碎开片,局部有积釉泪痕,釉半木光,色泽乳白,柔和沉稳,宝光内敛。全器光素,通体素面无工,只用线条勾勒出灵动的器型,是为俭。
器底平坦涩胎,垫烧糊底痕迹不明显,为匣钵正烧而成。胎色米白,紧密结实,气韵沈静安然,如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乃造物者之无尽藏。
黑釉凸线纹双耳罐
D:13.4cm,H:14.5cm
备注:此罐圆唇,短颈而直,丰肩腹鼓下收,小底足。罐体整体施黑釉,腹下部露胎,罐身以多道凸线纹装饰,自然有力的线条恰到好处的缓解了釉色的沈闷;浓淡黑白的对比,展现出浑朴质感与北方窑口瓷器的豪迈性格。腹筋线并非和罐身一体成型,系在胎体成型之后,将白色化妆土盛于袋中,袋开小口,挤压使之粘于胎体,俟干燥后再罩釉,即所谓“沥线”
宋、金时期,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瓷窑中生产的黑釉罐、瓶等瓷器常以突起的线条作装饰,使单调的釉面呈现变化。器物线条自然有力,深具天然淳朴气息,釉色对比鲜明愈显黑釉浑朴质感,大方而庄重,简约而丰富,彰显一份不可言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