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艺术美诱发潜能的主要特点(二)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通过欣赏艺术美进行人才开发,不仅需要主体的自由自觉和潜移默化,还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
01
循序渐进的欣赏艺术美
循序渐进的观照艺术美,就是指人们要根据欣赏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年龄和性格特点、个人的生活阅历、兴趣和爱好等,确定自己在特定时空中的具体审美需要,然后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对艺术美进行审美观照。
比如对幼儿和儿童的审美开发,应该引导他们欣赏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儿歌和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诗歌、简单的绘画、优美的音乐,引导孩子们做搭积木和拼图的游戏等;对于少年和青年的审美开发,既可以引导他们欣赏各种文学经典名著,又可以引导他们欣赏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美。毛泽东曾经5次读《红楼梦》,实际上也是在不知不觉中的循序渐进,每读一次他都会有新的收获。
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少年时读《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体现出一个少年纯真的心理,但随着年龄和学问的增长,重读这些名著时,就会逐渐发现自己观点的变化。笔者在年轻时不喜欢读《西游记》,认为孙悟空打死了一批妖怪,然后又有一批妖怪继续作怪,自己那时候总感觉到《西游记》太不真实了,没有意思。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根据人才学研究的需要,我才渐渐发现了文学和人才学的内在关系,开始喜欢《西游记》,从《西游记》中感悟到了文本所具有的人事学、人才学乃至成功学的思想。由此可见,欣赏艺术美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随着审美的不断深入,主体的审美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02
激情澎湃的欣赏艺术美
欣赏艺术美不仅需要欣赏优美的艺术,而且也需要欣赏崇高的艺术美,通过欣赏崇高的艺术美,产生振聋发聩的特殊震撼,通过获得特有的崇高感,激发多种潜能的诱发。
艺术美中的崇高是指艺术形象形体上巨大有力或精神上伟大雄浑,令人惊心动魄、崇敬奋发、心向神往的艺术形象的审美特性。西方的朗吉弩斯、博克和康德都曾经论及崇高。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中认为崇高的事物能够引起人们的“惊心动魄”,“肃然起敬畏之情”,引起“比我们自己更神圣事物的爱”。中国古代一般是用“大”这个概念来形容崇高,《论语·泰伯》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孟子·尽心章句下》还对“美”和“大”进行了区分:“充实之为美,充实而有光辉之为大。”一般来说,崇高分为物体的崇高和精神的崇高。前者如物体的体积巨大,在形式上表现为高大、广阔、挺拔、粗犷等气势磅礴的姿态,具有超凡的物质力量,往往突破了比例、均衡、节奏与和谐等形式美的规律,超出了人们感官的把握能力,使人感到震慑和惊惧;后者是指人们在为社会进步事业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非凡才能、博大胸怀等高尚的品格、伟大的思想和超人的行为,体现了人的最优秀的本质力量。
对于艺术美中那些形体巨大的形象所显现的崇高美,人们只有凭借理性和能力自觉能够把握对象时,从而在对象中确证了主体的本质力量,彰显了主体超越自身的巨大威力,才能唤起主体的崇高感,因此,这种崇高感产生的心理过程大多是先惊惧后赞叹;对于精神的崇高,因为崇高的对象本身就是特定主体思想和行为的显现,所以,欣赏者面对精神的崇高,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庄严感、敬仰感、惊叹感、欣喜感和自豪感。崇高感与优美感相比,崇高感虽然也会有愉悦感,但还具有超越优美感的惊惧感、突兀感、叹服感和敬仰感。如果说优美感是主体与优美的事物之间平等的交流与对话,那么,崇高感则是崇高的事物对欣赏者一种比较“专制”的“征服”。
欣赏艺术美中的崇高对于人才开发之所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崇高的形象能够校正个人的渺小,激发做人的尊严感和自豪感,弘扬人的主体意识,塑造人的坚韧、勇敢、自信和自尊的精神个性,激励人们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作家王蒙在《自传》中,他说保尔·柯察金直接影响了他的生活道路选择。他读了《毛泽东的青年时代》,感受到了毛泽东青年时期的雄心壮志,尤其是读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感到的是震动更是共鸣。青春原来可以这样强健、才华原来可以这样纵横,英气原来可以这样蓬勃,胸怀原来可以这样吞吐挥洒。我只能不揣冒昧地说,在近十五岁的时候,在中央团校学习革命的理论的时候,在华北平原的良乡,在晴朗的秋天的夕阳照耀之下,在河边和河水的浸泡里,在毛泽东的事迹与诗词的启发引导之下,我开始找到了青春的感觉,秋天的感觉,生命的感觉,而且是类毛泽东的青年时代的感觉。辽阔,自由,鲜明,瑰丽,刚强,丰富,自信,奋斗,无限可能,无限希望,无限的前途:像风,像原野,像古老的城墙,像天降大任的期待,像革命的领导人的榜样。”应该说,保尔的崇高理想和毛泽东的豪放与浪漫情怀极大地影响了王蒙的思想和性格的形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代中国人。
总的来看,通过欣赏艺术美能够诱发人的潜能,有利于促进人才开发,既有生理科学为依据,又为大量的审美实践所证明。在审美实践中,我们可以广泛地运用美学原理,全方位的促进人才开发,通过引导人们阅读文学名著,举办诗歌朗诵会,欣赏音乐,观看影视、绘画、雕塑、人工园林、建筑艺术等;可以组织人们在旅游中欣赏自然美和各种历史人文景观;可以组织人们观看劳动环境的美、劳动过程的美和劳动产品的美;可以组织人们学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实美,包括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等;可以引导人们结合自己的实际,了解一般的美学原理,充分利用各种艺术美学、劳动美学、技术美学、生活美学进行各种审美创造,如艺术创造、工艺品制作、创造美的产品等;作为管理者,还可以充分利用美学原理,对人力资源进行美学的管理,通过以美的事物,美的方式,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以美来开发人的想象力,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提高组织的发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