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暑假,绝不是玩命超前学!最后一周,我把真正的超车秘籍告诉你
学习并没有捷径,再聪明的孩子也不是过目不忘,需要一定的重复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所以,复习,很重要。如何复习、怎样提高复习的效率,看看这篇文章。
——青榄君说
作者:常爸
来源丨常青藤爸爸(ID:ivydad_ivydad)
正值暑假,家长们一定都听过这句话: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于是,除了匆忙赶作业之外,家长总想着提前把下学期的语数英教材买回来,给孩子预习预习,多学一点、多赶进度,免得一开学被“学霸”们落得更远。
但是,今天想给大家提个醒,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比预习更重要的,其实是复习。贪图超前、盲目赶进度的学习方式,并不能让孩子真正“学得好”。
关于复习的重要性,其实我们强调过很多遍,但很多家长还是“不为所动”。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家长对于复习的了解还不够。所以,今天我就跟大家聊一聊:学习最根本的要义是什么,以及如何用高效复习帮助孩子实现学习的飞跃。
1.
为啥孩子上了补习班
成绩反倒下降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小舍得》里,关于欢欢和子悠的两个学习细节:
欢欢考了倒数,在哭天抢地闹着要上择数竞赛班之后,数学还是倒数,毫无起色;
子悠从班级前五倒退到班级19名,除了孩子抑郁、有厌学情绪之外,班主任张老师还说了这么一番话,大概意思就是:孩子课外内容学得太难太多了,基础知识反而没打牢。
习惯以抢跑取胜的子悠,却在小升初的节骨眼上,败在了复习不到位、知识掌握不牢靠上。
现实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孩子学得不理想,家长着急忙慌、四处报班,课外时间就是带着孩子满城奔波,上完这个赶下一个,那么大概率最终的结果,孩子的成绩不会变好只会更差。
为什么呢?因为学习的本质并不在于谁学的多,而在于谁记住的内容多!
换句话说:学习最根本的奥义,在于复习。
复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帮助我们消化吸收的过程。如果这个环节不做,或者做得不到位,盲目地给大脑塞入过量的信息,新旧知识混作一团,大脑超载,后果就是:啥都忘了,啥也没记住,啥也不会。
所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小舍得》里的欢欢上了择校的竞赛班依旧考倒数,因为形成了“记忆干扰”。就和吃饭一样,孩子只能吃一碗,一碗还没消化完,又强迫他吃了第二碗,结果消化不良,两碗饭“都吐出来”了。
2.
学了不等于会了
预习、学习、复习的比例
应该是1:4:16
所以,一味图快、赶进度的方式,并不能真的让孩子“学得好”。
那么我们到底怎么给孩子补功课呢?东京大学脑科学教授池谷裕二在《考试脑科学》一书中就建议一定要重视复习。
书中甚至提出了“学习的本质就是复习”这样的观点,而这也是有脑科学原理作为解释的。
为什么平时会的题、背过的内容,考试的时候一紧张就忘了?拿起孩子的试卷分析,为什么他们看起来会的题也能“马虎”做错?
那是因为,他们都不!是!真!的!会!了!
这就要从人脑的结构开始讲起了。
人脑中存在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人脑的存储量非常有限,而每天我们都会接受大量的信息,哪些是能够记住的、哪些是应该被遗忘的?
为了灵活运用有限的大脑存储空间,大脑会根据信息的价值将其分为“必要信息”和“非必要信息”,只有被大脑判断为“必要”的信息时,才会被运送到大脑皮质内长期保存。而这个信息必要性的判断官就是——海马体。
如何让海马体觉得这些公式定理、古诗单词是必要信息呢?
方法只有一个——不断地、重复地向大脑输送同一个信息,这样就会让海马体觉得:
哦,反复送了这么多次的信息,应该挺重要的吧,不如就列入“必要信息”好了。
所以,如果要学得扎实、即便上了考场也不会忘,方法只有一个——反复记忆,也就是多复习。
没复习、复习一次、复习两次的记忆效果
当然,重视复习,不等于完全不预习。作者提出的建议是,预习、学习、复习的比例,应该是1:4:16。
所以从这点我们也能知道,学了不等于真的会了,会了不等于考场上也能写出来,只有把知识扎扎实实的反复记忆,才能真的叫掌握了。
没有天生的学霸,高分背后一定是反复、重复地练习。
3.
4个提高学习效率的技巧
遗忘,是大脑运行的必然规律。人人都会忘掉一些信息,好保持充沛的“脑力”处理新的信息。那么,为什么孩子们拿出同样的时间上课,写作业,有的孩子学得好,有的孩子没提高呢?问题就出在学习效率上。
下面的3个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大脑的运行规律,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
抓住“一个月”的复习黄金期
可以按照如下计划展开复习:
第一次复习:学习后的第二天;
第二次复习:第一次复习一周之后;
第三次复习:第二次复习2周后;
第四次复习:第三次复习一个月后。
应用这样的复习方法,通过几次的复习,海马体会将信息判定为重要信息,列入大脑皮质,我们才算真正将知识“牢牢记住”了。
运用多感官刺激,记忆效果提升2-3倍
复习的时候,尽可能地调动自己多个感官,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传达的信息,都会对刺激海马体起到积极的作用。
举一个例子:孩子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不仅仅是用眼看,遇到一些优美的句子,好的词语,还可以动手画一画,写一写,甚至是出声朗读一遍课文。这样下来,学习的效果可以提升2-3倍。
向别人讲述自己学到的知识
这其中还有个非常重要的窍门,我们之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就是向别人讲述自己学到的知识(也被称为费曼学习法)。
向别人讲述的过程,是很好地将知识记忆转化成经验记忆的方式,会帮助我们记得更牢。
知识记忆,是我们记住某个知识;
经验记忆,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所留下来的记忆。
我们会很快地想起来自己吃过的某家餐厅、摔倒的经历,这是因为这些事情我们亲身经历过,所以印象格外深刻。
而向别人讲述知识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亲身经历这个知识的过程,我们会在后续更容易回想起当时向别人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所以也就能更轻松、更深刻地记住知识。
输出比输入重要
只是往脑子里输入还不够,一定也要往重视输出。因为大脑的模式是“输出依赖型”,它更重视输出。
说白了,多做练习多刷题,其实也是一种输出的方式。
人人鄙视的题海战术,其实对于提升记忆、加深印象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经过实验,哪怕只有一次学习测验,学习效果也比不测验好很多。
因为做题的过程也就是大脑输出的过程,它能显著阻断遗忘过程,提升我们的记忆力。这个过程就像是串手链,记忆力像绳子,珠子像知识点,做题就像打结。
打一个结,就能阻止珠子滑走。做一次题,就相当于给记忆力打了一个结。多做几次,就是多打了几个结,知识点的记忆也就越牢固,这就是测验效应(testing effect)。
说了这么多,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学习并没有捷径,再聪明的孩子也不是过目不忘,需要一定的重复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所以,对于复习,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但是学习有方法,如何复习、怎样提高复习的效率,这是今天这篇文章中,我们希望大家重点关注的。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帮助孩子在学习上“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希望每个孩子在暑假都能收获满满,通过努力,给上学期的学习画上一个完美的句点!
媒体来源:青榄家长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