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阴经脉

1.经脉循行

【原文】

《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 1 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 2 。

其支者,循胸出胁 3 ,下腋三寸 4 ,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 5 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 6 出其端。

【注释】

[1]心包络: 《脉经》《甲乙经》《铜人》无“心包络”三字。心包,原意是心外之包膜也;心包络,则是指与心包相连的络脉。心包与心包络有所不同,但后来注家多以“心包络”为专名。

[2]历络三焦: 指本经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3]胁: 乳下旁肋部。

[4]下腋三寸: 腋下3寸,与乳头相平处,为天池穴。

[5]两筋: 指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

[6]小指次指: 即无名指。

【语译】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胸部支脉,沿着胸中,出于胁部,至腋下3寸处,上行抵腋窝中,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少阴经之间,进入肘窝中,向下行于前臂两筋的中间,进入掌中,沿着中指到指端。

掌中支脉,从劳宫分出,沿无名指到指端。

2.经脉病候

【原文】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 1 ,心中澹澹 2 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

是主脉所生病者 3 ,烦心,心痛,掌中热。

【注释】

[1]支满: 支撑胀满的感觉。

[2]澹澹(dàn): 形容心悸状。

[3]主脉所生病者: 诸脉皆属于心,心包是心的外卫,可代心受邪,故主脉所生病。

【语译】

本经异常变化表现为下列病症:心中热,前臂和肘弯掣强拘急,腋窝部肿,甚至胸中满闷,心悸,面赤,眼睛昏黄,喜笑不休。

本经主治有关“脉”方面的病症:心胸烦闷,心痛,掌心发热。

3.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

(二)手厥阴络脉

【原文】

《灵枢·经脉》: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别走少阳,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

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 1 。取之两筋间也。

【注释】

[1]烦心: 原作“头强”,据《甲乙经》《千金方》改。

【语译】

手厥阴络脉,名内关。在腕关节后二寸处,出于两筋之间,分支走向手少阳经脉,并沿经向上联系心包,联络心系。

实证,发为心痛;虚证,见心烦。取手厥阴络穴治疗。

(三)手厥阴经别

【原文】

《灵枢·经别》: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 1 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 2 。

【注释】

[1]出循: 《太素》作“上循”。

[2]完骨之下: 约当天牖穴部。

【语译】

手厥阴经别,从腋下3寸处分出,进入胸腹,分别归属上、中、下三焦,上经喉咙,浅出于耳后,与手少阳经会合于完骨下方。

(四)手厥阴经筋

【原文】

《灵枢,经筋》: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贲 1 。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及胸痛、息贲。

【注释】

[1]贲: 原误作“臂”,据《太素》改。此指膈部。

【语译】

手厥阴经筋,起于中指,与手太阴经筋并行,结于肘内侧,经上臂内侧,结于腋下,分散前后夹两胁。分支进入腋内,布散胸中,结于膈部。

其病症:本经筋循行、结聚部位掣强,转筋,以及胸痛或气息急迫。

本经小结

1.经络小结

(1)经脉走向: 从胸走手。

(2)循行分布: 起于胸部,经胸壁外侧,行于上肢内侧面中间,经腕掌侧横纹中间,止于中指端。一支脉由掌中分出至无名指端,交接于手少阳三焦经。本经有1条主干,2条分支。

(3)联系脏腑器官: 心包、三焦;喉咙(经别)。

(4)衔接经脉: 上接足少阴肾经,下接手少阳三焦经。

2.取穴要点

主要应掌握乳头、肱二头肌肌腹、肱二头肌肌腱、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掌指关节、中指端等解剖标志。

胸部: 于乳头向外旁开1寸取天池穴。

上臂部: 于腋下2寸,肱二头肌肌腹中取天泉穴。

肘部: 于肘横纹上,当肱二头肌肌腱尺侧缘取曲泽穴。

前臂部: 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均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之。

指掌部: 于第3掌指关节后桡侧缘取劳宫;中指端取中冲。

3.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1)神志病: 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治癫狂痫;曲泽治善惊;中冲治惊风、昏厥。

(2)心胸病: 心经诸穴皆治心悸、胸痛;劳宫治烦闷。

(3)胃病: 曲泽、间使、内关、大陵治胃痛、呕吐。

(4)皮肤病: 郄门治疗疔疮;大陵治疮疡;劳宫治口舌生疮、鹅掌风。

(5)出血证: 郄门治吐血、衄血。

(6)经脉循行所过外经病症: 天池治乳痈、瘰疬;天泉、曲泽、内关治肘臂挛痛。

4.刺灸注意事项

天池穴不宜直刺,深刺易伤及心肺;郄门、间使、内关、大陵等穴针刺时如出现触电样麻感向中指端传导时,应将针提出少许,转变针刺角度,避免刺伤正中神经。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歌

PC心包手厥阴,起于天池中冲尽,心胸肺胃效皆好,神志血病亦可寻,

天池乳外旁一寸,天泉腋下二寸循,曲泽腱内横纹上,郄门去腕五寸寻,

间使腕后方三寸,内关掌后二寸停,掌后纹中大陵在,两条肌腱标准明,

劳官屈指掌心取,中指末端是中冲。

(0)

相关推荐

  • 针灸配穴法

    针灸总不离"盛者泻之,虚者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治疗原则,但这需要处方配穴之优化.针灸之所以能治病,是因为针灸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使 ...

  • 【每日一穴:内关穴】内关穴内关穴是手厥阴...

    [每日一穴:内关穴] 内关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作用: 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中医养生# #健康长寿 ...

  • 手厥阴三焦经

    ​ 手少阳三焦经穴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 审阅专家马庆宇 手少阳三焦经穴即手少阳三焦经的所有腧穴,左右各23穴,本经腧穴主要治疗侧头.耳. ...

  • 手厥阴络脉

    手厥阴络脉 手厥阴络脉为十五络脉之一,又称手心主络脉.名曰内关,即从内关穴处由手厥阴经分出.在腕横纹后两寸(内关)处,于掌长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分出,然后沿着手厥阴经循行部之浅层上行,联系心包络.此 ...

  • 中医手厥阴到底归属何脏?

    学中医的都知道,手厥阴心包经,千年传承都是这样,难道还有异议吗?      我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蔡长福老中医通过仲景在黄疸篇提出"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 ...

  • 手太阴经脉

    ​(一)手太阴经脉 1.经脉循行 [原文]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 1 于中焦 2 ,下络 3 大肠,还 4 循胃口 5 ,上膈 6 属 7 肺.从肺系 8 横出腋下,下循 9 ...

  • 手少阴经脉

    手少阴经脉

  • 手太阳经脉

    手太阳经脉

  • 手少阳经脉

    手少阳经脉

  • 足厥阴经脉

    足厥阴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