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炸弹飞向东京的勋章背后隐藏着什么?

传说中的杜立特挂勋章

上面这张照片流传甚广,传说是杜立特将日本人颁发给他的勋章挂在炸弹上还给日本人。

这显然是个乌龙,这照片中的明明是美国总统杜鲁门,虽然他们都姓杜,可他们真不是一家子。

杜立特往东京扔的炸弹上确实是绑了勋章的,不过很遗憾这过程并没有留下影像。

很多文章说这是日本颁发给杜立特个人的勋章,这并不对哦。

杜立特绑的勋章是日本天皇颁发给美国政府的,既然在珍珠港日本都不宣而战了,那自然美国把日本颁发的勋章绑在炸弹上还给东京也就很正常了。

但是为何日本要颁发勋章给美国呢?

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就是美国才存在了200多年太年轻了,因此这个国家做事很冲动缺乏战略。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巴黎和会

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战后协约会议,美国的第28任总统威尔逊总统(1913年——1921年)在和会上提出了民族自决权(即威尔逊主义,也就是变相要求欧洲放弃殖民地统治)。

但是这个提议却被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严词拒绝,这时的美国虽然在经济实力上已经超越了英法,却在世界影响力上还是多有不如两国。

因此在提议被否决后脸上无光的美国并没有继续坚持,任由英法主导了巴黎和会的进程。

它忍了。

苏俄反击干涉和白军叛乱

十月革命后新诞生的布尔什维克政权不仅坚决退出了第一世界大战,而且还拒绝再承认协约国为了沙皇俄国参战而给予的贷款,这让本来就对布尔什维克充满敌意的协约国们找到了干预的借口。

于是在英法的牵头下,协约国的十四国联军对苏俄发起了武装干涉。

与其它协约国积极剿杀布尔什维克政权不一样,参战的美国军队基本都是跟在别家军队后面充当治安队,别家的军队占领一地他们就在当地维持治安。

别看美军现在在越南阿富汗等地劣迹斑斑,参与进攻苏俄的美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军队指挥官威廉·格里夫斯少将明确表示美军不会负担与当地布尔什维克作战的职责,因此他在俄国主要的任务就是和协约国其它的指挥官们吵架表明美国参战不开战的立场。

因此当协约国决定撤出苏俄领土时,美国军队是撤退地最积极的一个。

明面上看,1933年11月16日,美苏两国才正式建交。

生产出T-34坦克的拖拉机厂正是靠美国设备和技术人员建成的

可在这之前的1931年,开启工业化的苏联进口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这其中1931年苏联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

1932年苏联进口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美国又是其中的大头!

而且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大萧条(1929-1933)爆发,使得各国都想尽办法提高出口以维系工业规模,所以这一购买过程中苏联是择优、低价购买的!

这就是我们现在常常说到的世界史上两次最大的买卖之一,苏联从美国买到了一个工业化!

另一次则是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从苏联买到了整个工业体系。

就像我国的工业体系有赖于苏联派出的专家一样,苏联三十年代的工业化也有赖于大量美国技术人员的指导。

正是得益于从美国获得的大量工业设备和技术人才,苏联工业急速发展,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水平由1931年的世界第五位和欧洲第四位跃居为世界第二位和欧洲第一位!

后来苏联赢得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东线战场的胜利主要有赖于它的工业规模,而它的工业大发展正是源于美国三十年代的各类生产线大甩卖。

但是苏联和美国的蜜月期并不是从大萧条开始的,早在威尔逊执政的最后时期美国政府就和当时的苏俄布尔什维克政权眉来眼去了,其后苏联能大量从美国购入设备引进人才正是在这时打下的基础。

魏玛共和国

在布尔什维克为击败白军奋战时,另一边魏玛共和国(1918—1933)由于承受了协约国的巨额战争赔款而摇摇欲坠,这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向它伸出了援手。

美国对德国的援助有多少呢?

1921年4月,在美国的斡旋下德国的一战赔款从2260亿马克减少到了1320亿马克,德国在认下这笔赔款后法军才从占领的三个德国城市撤军。

为了偿还这笔赔款,从1919年到1932年,德国通过发行国债以及借款的形式偿还了360亿马克。

这些借款大多都来自华尔街,德国的国债也主要被华尔街收入囊中。

更加重要的是,这期间华尔街还给予了德国大量的借款。

正是有赖于这些借款,德国进行了大规模基础建设,成了欧洲国家中第一个从大萧条中走出来的国家。

魏玛共和国总统兴登堡与希特勒

当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新的总理时,德国工业已经恢复到了大萧条前的水平。所以什么希特勒上台带来了德国的经济奇迹就是瞎吹的,真正让德国走出大萧条泥潭的是美国的巨额借贷。

这个借款到1933年据统计达到了380亿马克!比德国同期还的战争赔款还多!

而且美国还对德国工业能源大量投资,这直接为德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截止1935年美国在全球投资总额约为702550万美元(当时的1美元约等于现在的13美元),其中在德国的投资高达82860万美元(二战前1美元等于2.5帝国马克)。

尤其战争必需的航空、石油工业更是获得了大量美国资本的投资,美国资本甚至100%持有如德国真空油公司这样的能源公司全部股份。

1934年美国对纳粹掌权的德国石油出口高达1200万美元,到了1938年就增长到了3400万美元以上。

闪击波兰、闪击西线、闪击苏联的每一辆德国汽车和坦克的油箱中都烧着来自美国的油!

1938年美国向扩军备战中的德国出口了价值1.67亿美元的物资,其中不乏各种战略物资,这极大地增强了德国的军工能力,为德国发动战争提供了物资保障。

我们都知道苏德在二战中互为死敌,然而纳粹上台后苏德却有一段蜜月期。

正是在这段蜜月期中,德国向苏联学习到了最新的坦克使用知识、空降兵大规模伞降等,可以说是苏联自己给自己培养出了一个欧陆争霸的军事对手。

纳粹和苏联这两个意识形态完全相左的政权走到一起,固然有当时世界时局的压力不得不抱团取暖的因素,但是这其中也少不了美国的牵线搭桥。

苏联这个后来和美国争霸了40年的对手,正是美国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培养出来的!

清末中国时局图

在东亚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基本被英法势力所瓜分占据,美国很难插上嘴,这让美国转而大力扶持日本。

在日本占领东三省后美国依旧对日本大量出口各种战略物资,至于理由美国议员们说得很清楚:与中国贸易一年的利润还比不上跟日本打一个星期仗的花费

1931年,美国将价值14万美元的枪支弹药,600万美元的工业设备,7000万美元的钢铁,1600万美元的石油卖给了日本。

1933年到1937年7月间,日本所需的90%废钢铁,65%的石油和相关产品,90%的铜,45%的铅,70%的军工机床都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一件事实,美国为日本全面侵华提供了它力所能及的一切!

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早期,美国明确表态它要严守中立对中日两国都实行禁运!

但是美国又在禁运措施中留了一个后门,它表示禁运只针对两国雇用的第三国船只,中日两国用注册地是本国的船只来美国运输物资不在禁运之列。

哈?

日本海军在二战前是世界第三大海军

日本当时是一个世界海运大国,它这会完全占领了中国的主要港口城市,基本封锁了中国的海岸线,这禁运是在禁中日两国吗?

1937年美国对日出口中军事物资占比58%,1938年就上升到了67%,到了1939年日本所需的石油90%都是从美国获得的!

日本又不是傻子当然明白了,它一边将从中国攫取的资源运到美国换回急需的战争物资,一边不停地给美国政府发那价值不菲的勋章不就是为了日美友好吗?

可美国也不是傻子啊,它看不出培养苏德两国会给自己带来新的对手吗?它看不出日本扩张会威胁它在亚太的利益吗?

我们不妨回头看看二战日德两国主要侵害的是谁家的国际利益?苏联崛起对哪一个大洲的影响最大?

二战前殖民地分布

1961年,法兰西殖民帝国的殖民地从1945年的1300多万平方公里,变成了只剩一万平方公里的海外省。

1984年随着文莱独立,日不落帝国的海外殖民地从1922年的3367万平方公里,变成现在的172.8万平方公里海外领,不过这其中光是南极的无人区海外领就高达170万平方公里。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国家找回面子六十年弹指一挥间。

我们得有百年斗争的心理准备,毕竟400年来都是西方内部换座次,它们怎么都是一个老祖母生的,再怎么闹也是一家子。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对本文感兴趣地话可以搜《雾里看花——那些著名的历史谣言(一)》,或是点击下面的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