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爆的地方诞生:日本人花190多万打造的“暴走卡车”什么样?

说起改装车文化,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沉默还是诧异呢?
沉默的是:中国没有改装车文化…
诧异的是:我一个说卡车的,咋搂上了改装?再说了,卡车和改装车好像关系也不大吧?
要说相似的地方,可能也就它俩都是一台发动机带着轮胎跑的家伙了。
○ 图丨发动机工作原理
你要是向上面这样想的话就有点片面了,轿车能够改装,卡车当然也能够改装,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唠唠这个卡车改装文化。
依我说,轿车改装在卡车改装面前都是弟弟,如果要论个头的话那更是弟中弟。
○ 图丨改装卡车

改装文化的起源

既然都说到改装了,那肯定是有必要先了解一样这种文化的起源。
据家哥了解,改装并不是大家想象的,往车身上怼零件、打开机盖换发动机那么肤浅。
改装,最早出现在上世纪60、70年代的欧美,起初是用在赛车上的,以车辆的寿命、油耗、舒适性为代价,来换取速度极限。
很多人为了能够在比赛中大放异彩、赢取奖金,都会将自己的爱车纷纷加装发动机、排气管等多项设备。
这种直接改变原车配置的方法也是现代改装车的由来。
家哥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各类汽车赛事其实就是一场改装技术水平的较量。

行业发展促使文化交融

几十年过去,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汽车工业的发展,改装文化也渐渐进入大众的视线,改装车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种时尚。
连世界著名的几大汽车制造商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专业改装厂和改装品牌:
专门为奔驰改装的AMG、BRABUS;
为宝马改装的ACSCHNITZER;
为大众和奥迪改装的ABT;
为丰田改装的TOM’S、TRD;
为本田改装的MUGEN、HRC;
为日产改装的NISMO;
为三菱改装的RALLLART等
每个行业都有部分小机灵鬼,改装车也不例外。
○ 图丨改装卡车
有些人不满足于改小车,开始把目光瞄向了体格更大一点的卡车,所以几乎是随着改装文化的发展,卡车改装也开始盛行。
亚洲的改装文化,日本绝对是绕不过的弯,从家哥上面列举的为日系车改装的品牌数量也能看出。
而在改装造型方面,日本的暴走卡车绝对是特点鲜明。
○ 图丨日本暴走卡车

历史长河中的弄潮儿

既然提到了暴走卡车,就不得不了解一下,催生其发展的暴走文化。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广岛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原子弹严重破坏的城市,所以广岛人有种异于常人的悲愤。
○ 图丨造到轰炸的日本广岛
上世纪50年代,为了平复内心的不甘,或者说是为了发泄战败的不满,一群始终无法脱离战争阴影的广岛籍退伍军人开始搞事情了。
他们买了几台摩托车、剃个平头、找了几件神风特攻队专用的飞行员制服,浩浩荡荡组成了一支“拿着武士刀骑车、以恶作剧为乐”的日本首支暴走族。
○ 图丨日本早期暴走族
但家哥再悄悄告诉你们,其实日本的暴走族是有抄袭嫌疑的。
在美国,也有不少走不出战争阴影的大兵,他们的做法居然也是买几辆摩托、留起长发、套上战时的飞行员制服,打着“老子看谁不爽就扁谁!”的口号在街头穿行。
○ 图丨美国“地狱天使”
而人老美的“暴走族”起的名就比较有范了,叫地狱天使,据家哥了解,美国“暴走族”出现的年代要比日本早四、五年。

两轮变四轮 暴走卡车上路

进入60、70年代,暴走文化开始在日本卡车界流行起来。
○ 图丨日本70年代电影里的暴走开车
家哥猜想,可能是因为当初那群单身骑摩托的“东瀛追风少年”纷纷组建家庭了,但他们并不愿抛弃年少的追求,所以在谋生的同时把“暴走”载具换成了体积更大的卡车。
○ 图丨暴走卡车
70年代,暴走文化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日本东映搞了一部名叫《卡车野郎》(トラック野郎)的系列电影,可观的收视率也让暴走卡车的受众圈开始变大。
○ 图丨《卡车野郎》剧照
剧中,日本已故演员菅原太文饰演的男主角桃次郎就是开着一辆“一番星”号暴走卡车在跑长途运输。
电影的风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日本卡车改装的发展,而暴走卡车也有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名字——Dekotora( デコトラ),这种叫法是从英语“decoration truck”变音过来的。
○ 图丨游弋在日本公路上的暴走卡车
正所谓兴趣使然,一批热衷于卡车改装的东风追风中年人也在当时成立了日本第一家改装卡车同好会“哥麿[mí]会”。
在当年,如果能加入哥麿会的话,那可以说是莫大的荣耀了。

什么是暴走卡车

融入“叛逆”暴走文化后的日本卡车行业,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 图丨暴走卡车
现代暴走卡车的特点,除了张扬的配色、独特的外观造型、过度浮夸的内饰之外,最直观的三个关键词应该是它们。
电镀件
作为吸睛的重点配件之一,高亮还反光的电镀配件可以使得这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卡车,在白天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到人们的视线并加以锁定。
○ 图丨为了吸引目光而加装的满车电镀件
这群东瀛的追风中年人为了能够让自己的暴走卡车在白天成为gai上最亮的崽,往自己车上怼电镀配件也是下足了功夫的。
○ 图丨炫目的电镀零件
其实就算不是暴走卡车,在日本的街道上,你也能看到不少配备了电镀件的普通卡车,诸如五十铃、日野等日本品牌,原厂车就可以选装电镀面罩。
○ 图丨选装了电镀面罩的日野拖头
这里家哥再多一句嘴,讲讲日本卡车与电镀件的渊源。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岛国,这也催生了繁荣的水产运输业,为了防止卡车在面对海水、海风时出现腐蚀的情况。
○ 图丨日本街头的卡车
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不少卡车司机就给自己的车装上了电镀件来保护车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了似的。
霓虹灯
当然,光在白天吸睛还不够,这帮子追风少年暴走族,要的可是随时随地被人所关注的那种焦点感。
○ 图丨夜间开启霓虹灯的暴走卡车
如果自身关注度随着太阳下山而减少的话,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他们又行动了。
○ 图丨夜间开启霓虹灯的暴走卡车
白天有阳光和电镀件的搭档合作,耀眼夺目;晚上的话咱们就用灯吧,用霓虹灯!够亮、够闪!
○ 图丨夜间开启霓虹灯的暴走卡车
到了晚上,各车纷纷打开了遍布车身上的霓虹灯开关,势要做这条路上最亮的车。
○ 图丨暴走卡车上夺目的霓虹灯
大包围
前面说了,既然这群“东瀛追风少年”的初衷是为了博取关注,那么除了亮以外,体积相比也是他们在考虑的点。
○ 图丨夸张的大包围
暴走卡车另一大特点就是拥有尺寸夸张的大包围。这玩意装上以后,如果单论尺寸的话,普通的小轻卡能够轻松拥有中卡的身材。
○ 图丨夸张的大包围
你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暴走卡车就是一台超大型、带车轮的“老虎机”。

高光没抓住 开始走下坡路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肯定对暴走卡车的看法都有着自己的打算,但我可以肯定的说,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支持过或者看过有关暴走卡车的电影。
《头文字D》大家应该都看过,除了藤原拓海驾驶着AE86在秋名山上肆意的漂移,其实咱们的暴走卡车也是有一点戏份的。
○ 图丨《头文字D》中出现的暴走卡车
家哥记得当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只是一个小白,只觉得须藤京一(陈小春饰演的角色)也太夸张了吧,赛个车而已,用得着开辆大卡车来吗?
后面随着知识的丰富,才知道那部卡车,是名为暴走卡车的改装文化载体。
○ 图丨《头文字D》中出现的暴走卡车
但可惜的是,暴走卡车文化并没有随着电影播出而再度圈粉,也许是因为匆匆一瞥的镜头,也许是这一次的高光全部打在了杰伦与陈老师的身上……

为何现在无人问津

要拥有这么一辆风格鲜明的暴走卡车,光有钱是不行的,你还得有足够的时间来盘它。
○ 图丨暴走卡车
完成一辆暴走卡车的设计,至少需要3年时间,更有甚者可以花费长达数十年的时间来不断打磨自己的座驾。
而关于费用,我觉得就不得不提一个叫仲努的日本人,就是下面这个插着腰的大叔。
○ 图丨仲努
前面家哥讲过,70年代暴走卡车的火热与《卡车野郎》的播出脱不开关系,而当时读小学的仲努就是在看完电影之后迷上了暴走卡车的。
○ 图丨仲努的暴走卡车不出意外的拥有尺寸夸张的大包围
都说男人永远不会长大,只是玩具越来越大。出于对暴走卡车的喜爱,仲努可谓真正的把男人对玩具的坚持发挥到了极致。
○ 图丨仲努的暴走卡车
据家哥了解,为了拥有一台独一无二的暴走卡车,他大约投入了超过三千万日元(按现在的汇率算大概198.87万人民币)对其进行改造。
写到这里,家哥也大该明白为什么暴走卡车现在无人问津的原因了。
○ 图丨长大后的“东瀛追风少年”
其实现在还在坚持驾驶暴走卡车的司机,大多都是当年那些骑摩托的“东瀛追风少年”,只不过他们都长大了。
○ 图丨长大后的“东瀛追风少年”保养自己的爱车
反观现在的年轻一代的日本卡车司机,已经缺失了那一份洒脱;换言之,他们不能很好地领悟到暴走卡车传递的精神。
而二者信念没有重合的话,给再多的时间和金钱也是白费。
○ 图丨大包围尺寸夸张的暴走卡车
宏观来看,日本政府禁止卡车过度装饰的相关规定、由于暴走卡车尺寸问题引发的交通事故等问题,都使得暴走文化的存在受到质疑并阻碍其传承与发展。

家哥有话说

一方面,就像电影里演的一样,陈小春因为翻车输掉了比赛,暴走卡车文化在进入21世纪时也仿佛跌入了谷底一样。
另一方面,时代进步的同时技术也在升级,现在也不是通过电镀来防腐的年代,而日系卡车的四大品牌(日野、五十铃、三菱、UD)却在自家主流产品的升级换代上依旧采用电镀零件,家哥猜想:这是不是一种暴走文化的传承呢?
时至今日还在坚持驾驶暴走卡车的司机,在家哥看来都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抗议,通过暴走卡车夸张、浮夸的装饰,来刺激自己应对枯燥且乏味的生活,并以此表达对这个聒噪社会的不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