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西汀州府八县古代科举概况

扫码安装企鹅号App

梅江夜话2021-06-22

福建闽西汀州府八县古代科举概况

汀州府位于福建西部汀江上游,亦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和发祥地,有“客家大本营”和“客家首府”之称。汀州置州后,成为福建五大州(福州、泉州、漳州、建州、汀州)之一。设立初下辖长汀、黄连、新罗三县,境域东接沙县,西接江西于都,东南接龙溪县,西北接江西虔化,东北接宁化县,西南接广东海阳、程乡二县。范围包括现今整个龙岩市和三明市的宁化、清流、明溪、永安等地。在明清时期称汀州府,下辖长汀、连城、宁化、清流、归化(明溪)、上杭、武平、永定八个县。

汀州历代各类文武进士

汀州历代3位状元(含1位外地考生)319名文武进士

其中唐代1人 宋代87人 元代3人 明代64 清代164人 另有举人数千名。

(长汀为汀州府衙所在之地,宁化为客家祖地)

附:汀州府各县进士人数 现有人口

长汀70人 宋代29人 明代21人 清代20人 长汀县:人口49万

宁化50人 唐代1人 宋代29人 明代6人 清代14人 宁化县:人口35万

上杭50人 元代1人 明代12人 清代37人 上杭县:人口48万

永定39人 明代5人 清代34人 永定县:人口46万

清流38人 宋代20人 元代1人 明代11人 清代6人 清流县:人口15万

连城30人 宋代3人 明代3人 清代24人 连城县:人口33万

明溪22人 宋代4人 元代1人 明代4人 清代13人 明溪县:人口12万

武平20人 宋代2人 明代2人 清代16人 武平县:人口36万

合计319人 唐代1人 宋代87人 元代3人 明代64人 清代164人 总人口: 274万

长汀位于福建西部汀江上游,是国务院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晋代置新罗县于长汀初辖境相当于唐之汀州,故从盛唐到清末均是州、路、府的治所,亦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和发祥地,有“客家大本营”和“客家首府”之称。悠久的历史给长汀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巍峨耸立的唐代城楼三元阁、唐代大历四年(公元769年)修建的古城墙、独特罕见的唐宋“双阴塔”古井;还有革命遗址:长汀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央红军医院旧址福音医院、周恩来旧居——中华基督教堂和刘少奇旧居——水东街204号。所有这些,足以使人领略汀州古城的历史风采,被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誉为“中国两个最美丽的山城之一”。

汀江文化形成较早,唐末至宋初开始兴学育才。汀州郡学创建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在州府建文庙,培育人才。各县相继创设县学,兴办书院。汀州客家读书成风,人才辈出。据《客家风情》一书收录自唐宋至清代进士以上及其他人物的汀州客家名人计148人。如文状元张显宗,宁化人,武状元丁锦堂,上杭人。清代著名画家有上杭的华岩、长汀的上官周、宁化的黄慎、武平的李灿等;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显著地位。还有著名书法家、惠州知府伊秉绶(伊汀州)是宁化人,著名爱国华侨胡文虎是永定人。从书中所记,可见汀州人文鼎盛。

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客家风情》一书作者统计,从北宋至清末,汀州府至少出现过76位较知名的诗人。如北宋的郑文宝,明朝的李鲁,宁化李世熊、黎士宏,上杭刘坊诸人。

除此之外,近现代的文学家江翰、诗人康泳、法学家诗人江庸、书法家伊秉授、项朝钦、黄肇河、李云霄、林钟鸣、罗丹等;新加坡诗人胡浪曼,台湾女词人傅玉良等都是汀州客家人。

古老秀美的汀江孕育了客家文化,逐步发展壮大了客家民系。明末清初从中原迁来的客家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具有极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名节思想。他们为人则“不食周粟”、退隐山林,为文则愤世嫉俗、慷慨激越、彪炳可翫。其佼佼者有李世熊、刘坊、黎士宏诸人,他们的道德文章,光辉千古。在客家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特殊地位。

长汀县

府学

宋天圣中期(约1027年),创府学于文庙,几次随庙迁移。绍兴三年(1133),迁定卧龙山下(今县文化馆址)。

府学于文庙殿翼两廊分设六斋。殿后建明伦堂、稽古阁、宸奎阁等。嘉熙二年(1238)庙、学分开,就学左射圃地创文会堂,分前、中、后为三斋。明成化八年(1472),增拓学地,创志道、依仁、据德、游艺四斋。十五年置乐器教舞乐。弘治元年(1488),又建书楼七间。七年,设膳堂及训导衙。崇祯九年(1636),移射圃于府东预备仓左。清至民国迭经修葺。

府学有廪膳生(由官府供给廪米)、增广生各40名,附学生不限额。由教授掌学宫课试等事,有训导协助教育所属生员。府学置有学地。清康熙间(约1670年)田产60亩左右,取租作生员平时灯油及赴乡试旅资补助。

社学

府社学,创于明弘治四年(1491),设在古镇南门外街右,毁于万历间(约1600年)。清雍正二年(1724),在各坊、里共设县社学13所。乾隆四十五年(1780),把位于龙山书院背后的三教堂撤毁,改办县社学。为时不久皆废。

书院

长汀兴办书院,始于明嘉靖间(约1530年),多系官学,分府设、县设。规模大小按生童多寡而定。书院由“山长”主持,教师称“主讲”。教学采取教师自由讲课,个人自觉攻读的方式。订有不尽相同的学规,大致是端正品行、勤习课业等内容。创于明代的书院有新罗书院、正谊书院、鄞江书院、觉觉书院、龙山学舍、龙江书院等。清代增设正音书院、紫阳书院、丽泽书院、南山书院、龙山书院、道南书院、森玉书院。还有东山、喻义、广陵、文明、观文等书院创设时间不详。龙山书院最著名,规模宏大,为汀州八县人士肄业之所。

宁化县

宋末胡太初、赵与沐编纂的《临汀志》,特意对其中的“进士题名”做了统计分析。临汀即汀州,当时领有长汀、宁化、上杭、武平、清流、连城六县。该志修 成于1259年,十几年后南宋就灭亡了,进士题名统计到1256年文天祥榜。

统计结果是:唐代进士1名,宁化人;北宋进士24人,其中宁化13人,长汀11人;南宋进士35名,其中宁化17人,长汀16人,清流2人。这证明, 整个唐宋时期,宁化是汀州文化最发达的县份,超过了府治所在的长汀县。上杭与武平建县比清流早,没有出现一个进士,让人略感意外。

唐宋时期汀州府的名人分布也此结果类似。王子今先生对《嘉庆重修一统志》中的汀州府“人物”部分进行分析,结果是唐宋时期汀州府共11位名人,5人为宁化 籍,将近一半;如果只考察唐及北宋,汀州府共8人,宁化籍多至5人;唐代汀州府只有一位名人,就是宁化的伍正己。可见,年代越早,宁化在闽西文化中的地位越重要。

因为宁化受闽北文化辐射所致。宋代是闽北文化的全盛时期,科举发达,理学兴盛。明清时期,闽北文化衰落,而闽西文化逐渐发展起来,直至超过闽 北。而这时,宁化又得益于闽西核心区的文化辐射,能维持局面,没有像泰宁邵武一样大规模滑坡。宁化处于闽西与闽北两大文化区之间,左右逢源,利益均沾。

据新编《宁化县志》,宁化在明代有6名文进士,清代有14名文进士。据1996年出版的《福建教育史》,刘海峰先生统计汀州府明代共52名文进士,清代共87名文进士。可见明清两代,宁化的科举已经沦为汀州府八县中的一个普通县份。(萧按:刘海峰的统计与新编《宁化县志》不大一样,他认为明代宁化只有3名进士,长汀17名,清流、上杭各12名,连城2名,武平1名,归化为零)。邵武府的泰宁县宋代也是科举强县,曾出过2名状元,明清时期闽北文化整体衰退,泰宁的科举也一蹶不振,明代有7名进士,清代竟只有1名进士。与没落的闽北各县比较,宁化清代的科举成绩相当不错,沾了闽西整体文化崛起的光。

清代是宁化文化教育成就超越唐宋,大放光芒的一个朝代。清代宁化涌现了李世熊、雷、黄慎、伊秉绶这些在史学、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不但傲视汀州府诸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近代上杭诗人邱复评论说:“予尝论吾汀人文,近三百年来独萃于宁化,如寒支(李世熊)之文章、气节,翠庭(雷)之理学,墨卿(伊秉绶)之书,山人(黄慎)之画而兼诗,皆可卓然而传百世。”宁化再次夺回在闽西、闽北文化教育的领先地位。

数据是枯燥的,在成效上有时却很有说服力。自隋唐实施科举制以来,宁化共考取举人152人,正榜进士及第50人,状元1人。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宁化孕育出文韬武略、政声彰著的众多客家历史名人,仅列入《中国人名大辞典》的就有30多位,他们为发展客家文化和繁荣华厦文明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县学

宋建炎三年(1129年),知县施禔建儒学于正东门。淳熙十一年(1184年)始迁儒学于翠华山之南,曾数易其址。明洪武间(1368~1398年),教谕、训导各1人,主持孔庙祭祀,宣扬儒家经典及皇帝的训诫,教诲和管束所属生徒。至科举废,县学停。

社学义塾

明太祖诏天下每50家设社学1所,延请有学行的秀才训迪军民子弟。不久废除。正统间(1436~1449年),御史杨春始奏民间子弟令入社学,讲读《大诰》孝顺事实、四书经史之类,以备选补生员名缺。嘉靖十一、二年(1532~1533年)宁化知县莫大德奉文建社学6所:一在太平巷五王庙,一在东门外五通庙,一在塔下街夫人庙,一在西门佑圣堂,一在安远司前,一在石牛驿侧。当时会同里有义民张亨驯捐地、卢瑞银募田建义塾于滑石铺宜生桥边。清雍正二年(1724年)在兴善、龙下两里新设社学各1所。光绪十五年(1889年),知县武颂扬在城区设义塾3所。每所费钱三十千文,考选贡廪增附教读,已俱废,不复知其名。

书院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知县潘时宜,把山川坛左旧射圃之址,改创为书院,作为诸生藏修游息之所。万历十年(1582年)废。清康熙九年(1670年)复建。后圮。乾隆八年(1743年)就旧县丞署创建云龙书院,邑人贾文兆捐银700两。乾隆三十二年其子辉生重建书舍55间,费银1200两。道光、光绪年间(1821~1908年)其孙及玄孙又重修。宣统间(1909~1911年)改为县立高等小学,迭有修葺。雍正七年(1729年)奉文设正音书院于县城南侧。乾隆五十六年知县毛振翮在县城隍庙右边(今县体育场南端)创建诚正书院,已俱废。

在乡村的书院有: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童学蕴等倡建翠峰书院于石牛驿(今双石小学地址)。嘉庆年间(1796~1820年)陈励堂在湖村巫坊、张亨亭在店上创办过思乐书院和牖民书院。光绪八年(1882年)巫桥祖、官儒林在泉上创办毓秀书院,后改为泉上学堂。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知县邹经镕与西乡绅董募资建道南书院于河口,后改为道南高等小学。

上杭县

附:元明清全县科举获“功名”人数

元 文进士1人、荐举1人。

明 文进士12人、举人54人(乡试夺魁1人)、武举1人、(会试)贡生220人、荐举22人。

清 文进士16人(钦点翰林4人)、举人165人(其中解元6人)、(会试)贡生313人、武进士21人(其中“殿试”状元1人)、武举161人、孝廪方正10人、荐举3人。

附:清末书院分布

中路 在城文馆,赆典庄(冈背街)

东路 文馆有安澜(安乡)、九堡(庐丰)、东山(横冈)、作新(茶地)、崇文馆(泮境)、回澜(双溪铺)、紫阳(黄潭)、鳌溪(官田)、辑怀(杨梅洞)。

书院有允怀(院前水口)、洛德(白水)、聚奎(磜头水口)、五云(丰稔市)

南路 文馆有上都(禅林寺侧)、中都(兴泰冈圩)、弘文馆(中都田背)、龙文馆(南蛇渡圩)、鳌山(峰市上水)、连山(峰市下水)。

书院有双峰(河头城)。

西路 文馆有应峰(湖洋下)、兰田(横坑里)、见田(上坊)、蔚南(古楼冈)、太平(通贤)。

书院有龙田(回龙)、龙田(南阳、原长汀)

北路 书院有螭头(白砂)、敬业(华家亭)、崇文达(蛟洋)、成翘(白砂、古田合设)。

刘秀实,字乘时,号文敬,胜运里干田村(今稔田乡官田村)人。生卒年不详。明洪武年间中举。初任四川顺庆知府,后任江西饶州知府。永乐年间,从饶州返乡,见家乡土地平衍,人居稠密,田多水缺,一遇天旱常减产乃至失收,心里焦急。他沿溪察看时,发现距村上游数里处可引水,便倡议在此筑一大陂。陂成后又组织村民从右岸开一条长700多米、底宽1米、圳塍0.7米的渠道;把水引到村里,灌溉旱田500多亩。还在陂的两旁山上种植树木,既可护陂,又能就近取木修复。他推举一名诚实可靠的农民专管,另推一名协助做好堤坊疏浚工作。从此,500多亩旱田当年秋季就有了好收成。人们把“旱田”改为“官田”,以为纪念。

清流县

书院

宋置县后,首任县令刘叙,在县城南雷氏祠创办儒学,后迁皇华驿故址,几经修葺。明正德十四年(1519)重修。明宣德元年(1426),招收廪膳生员(由官府供给膳宿)20名,增广生员(自费)20名,附学生(旁听生)15名,武生岁试录取15名,共计70名。儒学经费除县库拨给外,尚有学田租谷,年收租米约170.4石、铜钱62652文。

清顺治元年(1644),改设丰山书院,康熙四十五年(1706),院田租米只有10石余,尚不敷讲授者薪金。乾隆二十八年(1763)改为龙津书院。乾隆五十一年,县令俞畴捐己俸置院田,租米增至26.25石,用以补充教席薪金。清道光七年(1827),县令乔有豫捐俸19.8万文置田产。两年后,乔令又捐俸钱5.16万文置田,职员陈家言等捐助田产,院田租米增至56.4石、铜钱1800文、茶油10斤,书院经费稍为宽裕。清咸丰年间,本县岁贡余楚臣任该院山长。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龙津书院改为县立敦本小学堂。

观亭书院,设于樊公庙侧,县内士人都在这里会课文艺。其经费来源靠民众捐助的田产和钱,年收租米5石3斗、铜钱7500文。

南山书院,设在赖坊乡。

正音书院,清雍正七年(1729)设于法海坊(今文化街)。

校溪书院,设长校乡,招收长校、灵地、沙芜及连城一带生员入学。

玉华书院,设嵩溪与林畲之间的玉华铺。为明末长汀郡守王廷伦所创建,时称“王公书院”。

另外,还有城南的龙山书院,古坑的锄金书院,田坪的醉金楼学馆(巫起文出资创办,楼上设文馆、分蒙馆与经馆,楼下设武馆),灵地的塞上庵书院(山长黄吉赏),上坪庵书院(山长邓文伯),黄坪书院,嵩溪的福潭书院等。

书院设山长、首士、学士各1人,由乡社士绅公议,山长主持讲学。首士学士入院讲课,内容有“四书”、八股文写作等,院舍由地方官吏筹办。

义学

社学创办于元代。清雍正元年(1723),规定“大乡巨镇各置社学”,选聘有学识的人为教师,供农民子弟免费读书。清乾隆二年(1737),在坊廓里、永德里设社学7所,全县有社学11处。

清乾隆年间,由城内绅士、里民捐金二百余两,在小东门法海坊设立义学,后改为龙津书院。乾隆四十九年(1784),秀才叶绂、邹廷芳等人在义学任教。

永定县

永定县有32位文进士(含10位翰林,3位寄籍外地的进士),再加上7位武进士,永定县一共有39位文武进士。

连城县

清以前的教育,主要是私塾、经馆、书院。童生经过县试合格者称为生员(秀才);生员入县学或书院进修,然后进省城参加乡试,合格者称举人;乡试次年进京参加会试,合格者为进士。连城建县至辛亥革命废止科举为止,经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者,有进士29人(其中武进士10人);举人263人(其中武举110人)。按朝代分:宋代进士3人;明代进士3人,举人41人(其中武举人2人);清代进士23人(其中武进士10人),举人222人(其中武举108人)。

私塾

建县前连城已有私塾,建县以后私塾有发展。明、清两代,私塾几乎遍及各乡、村,人口较集中的大乡村有十多所,偏僻村落也有一至两所。

私塾形式多样。有塾师自设学馆的;也有殷实人家请塾师到家中开堂讲学的;也有用祠堂、庙宇的公产收入或靠私人捐赠而办义垫的。私塾的学制不正规,学生数不固定,少则三、五名,多则一、二十名不等。学生进私塾后,一般都是初学《三家经》、《千字文》、《增广昔时贤文》等书籍。后进入经馆,学习四书、五经,练习八股文,吟诗作对。塾师结合文章内容,圈点串讲,尤重传授孔、孟学说。

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多次提出废止私塾,兴办现代学校。但由于私塾规模小,不需要宽敞教室,不讲求教学设备,适合山区、农村儿童就读,因此,至民国24年(1935),全县仍有私塾56所,就读儿童1071人。新中国建立后一些山村仍有少数私塾,直至1953年,后私塾全部停办。

县学

连城县学建自宋绍兴四年(1134),学宫在县治东南。绍兴五年,县令冯 迁学宫于东南尉司(现商业局、供销社一带)。绍兴八年,县令刘国瑞修建学舍,拨给官田以资助生员就读。明成化八年(1472),修建明伦堂,十二年又增建县学衙舍。明嘉靖五年(1526),拆除尉司庙、定光寺、福山观、东岳庙等旧式寺庙,修建了适合讲学的尊经阁、聚奎楼,还建了专供学官及生员住宿的学舍40间。三十二年,学宫进行全面葺,复修学前泮池。万历四十五年(1617)修建了文昌阁,与县学连成一片。连城县学至此修建完整。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上拨各类经史书(诗经、尔雅、易经、书经、前汉史、唐史、三国史、五代史、明史、大清律、四书解义等)共786册给学宫。

明代,连城县学设教谕1人,训导2人。清代设教谕、训导各1人。教谕主持所属生员的考试;训导协助教谕办理各项校务。

县学生员,设廪膳生员20人,增广生员20人。三年考试一次,名“岁考”,取文童15名,武童15名。每逢乡试的前一年为科考,取文章15人的附考生员。学额有时“恩加”。光绪年间,县学“恩加”生员5人,使县学生中达50人左右。

书院

连城兴办书院,宋以前无文献可考。宋代则有丘鳞、丘方叔侄创建的“丘氏书院”及邓旦在石门岩创建的“尚有斋书室”。元代沈德卫创建樵唱山房。明、清时期,城、乡书院有20多所。其中有官立的,也有乡建、族建和个人建的,有的名为山房,有的则称“馆、室、轩、堂、斋”等。

修竹书院,亦称修竹书屋或修竹书室,院址在冠豸山,系明代正统年间李庆创办,并自任主讲。

东山草堂,地址在冠豸山,是明代谢清源倡建。草堂正厅的梁上,前后悬挂着清代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题赠的“追步东山”和清道光年间民族英雄林则徐题赠的“江左风流”匾。

豸山书院,又名五贤书院,院址在冠豸山。清乾隆十一年(1746),由县令秦士望主持修建。书院建成后,聘请名师执教,秦县令也常在政务之余,到书院授课。书院田产400余亩。每年可收租谷8000公斤。

培元书院,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县令郑一嵩主持修建。院址设在城北文昌阁下。专作发放乡、会试“卷资”的机构,集资捐来的公田,年可收租谷11.3万公斤,折合市斤为10.5万公斤。科举废止后书院规定凡中学毕业者发给一次性“花红”银元4元、大学毕业者加倍。赴省考试的凭入场卷每人津贴旅费20元,入京考试的每人津贴银元100元。

文明书院,清道光十年(1830)修建。院址在今实验小学。原为崇祀明代县令徐大化的祀庙,道光年间,改建书院,增设新生“花红”,集资捐赠学田,每年可收租谷10万公斤,专作生员参加府试、乡试、会试,揭榜录取者一次性奖励之用。

西山书院,座落在姑田西山,也称紫阳书院。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有田产20亩,原广东潮州、惠州知府进士华定祈卸职归乡后曾在书院任教。自乾隆至光绪年间,有300多名学子在此就读。书院田产每年可收租谷3万公斤,备用金1000银元,在中堡曾设立书院庄,作为书院的办事机构。

南山书院,座落在宣和乡培田村。创办于清乾隆三十年。乾隆年间,尚书斐元章视察南山书院,写下了“距汀城廓虽百里,入孔门墙第一家”的对联。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办小学堂。

武平县

县学

武平县学(又称学宫)设在孔庙,是招收生员(秀才)读经明道的场所。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官府建养士院于城东兴贤坊。端平元年(1234年)增设会讲堂、大成殿。元大德十年(1306年)加建明伦堂,供教谕讲学。明成化五年(1469年),武平籍南京兵部主事王琼捐献住宅建县学,于是迁县学于城西(今县政府大院内)。清咸丰四年(1854年)又一次进行改建,形成一个略具规模的建筑群。以大成殿为中心,有东西庑、明伦堂、启圣祠、乡贤祠、文昌阁、敬一亭、教谕衙、训导衙、崇德斋房、讲艺斋房,还有戟门、泮池、棂星门。清代毁于火。

武平县学设教谕、训导,负责讲学课艺,管理生员。有一套教学职责、考试制度、奖惩办法等学规。生员中选学长一人,负责传递学生作业,检察学生过犯。规定学额廪膳生20名(每月优待米若干斗,并给一定数量鱼肉),增广生20名,附读生、武童生若干名。清咸丰以后,由于武平赋役岁贡完成出色,增加文武学额各10名。县学经费,由官府筹拨。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曾任吏部主事的西厢人王启图,在西门创建考棚。有前门、龙门、大院、正堂、左右长廊,规模宏敞,可容千人,供科举考试之用。

书院

武平的书院有官办、民办官助和民办三种。清雍正七年(1729年),县署在县城创办正音书院,学习官话。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县城东门街后山建平川书院。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县城东门内建梁山书院。民办官助书院有乾隆四十年(1775年)创办的岩前希贤书院,咸丰三年(1853年)创办的县城文垣书院。民办书院始于乾隆年间,有中堡林坊的凌云书院、十方鲜水的鹅山书院、武东川坊的培英书院等。至清末,全县共有民办书院22所。

书院设“山长”一人,主持讲学。较大的书院增聘“助教”、“讲师”。有时还请名儒来院演讲。书院的学生,一类是经童试合格或相当程度的童生,另一类是准备乡试应考的秀才。学习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从2月至11月每月授课3次,采用个人自学、集中讲解、个别点化和质疑解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指导写作,学生所写的文章诗赋交山长批阅。书院订有学规,以约束学生修正品行,勤于学业。

书院经费,多数来源于院田租谷,辅以社会捐助。

明溪县

县学

明成化七年(1471年),巡道周谟、知县郭润在城关西清街明溪旧驿站前创建县学(又称儒学)。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县学迁至城东山川坛左,有正厅3间、东西廊6间,大门后塌毁。成化十八年(1482年)重建,后再废。至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知县涂希禹将其迁至东门旧常坪仓,天启七年(1627年),巡道朱大典、知县庞景忠将县学迁于城北,后遭焚。崇祯十年(1637年),代理知县周谋重建,后又焚于火。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县学设于县东20里龙湖宋儒杨龟山宅址,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落成。建学龙湖后,因距城关较远,诸多不便,故仍将西清街旧校保留(俗称旧学)。雍正三年(1725年),知县周儿复重修县学,咸丰七年(1857年),正殿及两厩均焚毁。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明溪县学,屡毁屡修,足见重教之风。

县学课程,以“四书”、“五经”为主,八股文由教谕、训导教授考核,当时全县有廪膳生员20名,由官府发给膳食津贴。另收不享受廪膳待遇的增广生员20名,岁科两试每次各取附学生员15名,岁科并试取武生15名。清咸丰起,加军数额3名,遇朝廷恩赐年再加5~7名。考取的新生须向学官交纳“卯礼”(即“卯金”,每名缴银数百或数十两不等。武生交纳的“卯金”更高,贫家子弟即使有才学,苦于“卯金”过高也不敢应试)。光绪二十年(1894年),绅士揭螽振、揭枢振、冯翼等仿永安县办法禀请上宪批准,由县内各姓捐定“卯金”租谷,公举董事经收,按新考取生员数每名送学官“卯金”40元。自此,应试考生才能安心学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县学停办。

射圃设于学宫,是生员课余学习礼仪与习武的场所。县射圃初设于县旧学之后,后废。

书院

凡参加科举考试落第或读过经馆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均可入书院学习,书院主持人称山长,多由名儒充任,以研读儒家经书为主,也议论时政。采用教师集中讲授与学生自学,问答结合的教学方法。县内先后办有书院8所。

翠云岩书院 在县东80里的归下里(今三明市岩前镇)淳化寺侧。宋元丰元年(1078年),杨龟山与侍郎张驾、司谏陈瓘青年时读书于此。这是县内最早创办的书院。

文昌书院 在县城东白沙桥之右,后毁,康熙十八年(1679年),由绅士萧微声,李珍等重建。

联飞书院 在县北温庄里曲岗,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由温庄廪生李维恒倡导兴办。

正音书院 雍正七年(1729年),奉文将城内义学改设。

文兴书院 在城东登科坊前阁。民国11年(1922年)由地方捐款改建新式楼房,作为学务公所,后为国民党县党部借用。

龟山书院 在县东龙湖村杨龟山祠右后面,宋创建,“题名第”即该院旧址。

道南书院 在县南胡坊乡,创办于清末民初(1911~1912年)。民国26年后改为胡坊中心小学。

峨嵋书院 在县城北,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由绅士黄虞夏等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后,书院改办学堂。

社学

县社学创建于明清时期,有民办公助性质,教育15岁以下少儿。除劝教农桑外,兼有教化蒙学任务。读《三字经》、《百家姓》、《人家日用》、《孝经》、《增广贤文》、《千字文》等;还教些朝廷文告,律令及冠、婚、丧、祭礼节。据《归化县志》记载,县内社学有城东社学、广济街社学、西门外宾饯亭社学、石珩乡社学、荐福寺社学。雍正二年(1724年),再设4所,即归上里社学、归下里社学、柳杨里社学、中和里社学。这几所社学由村民自筹经费、自聘教师,办学地点多借用祠堂庙宇。

附:明清时期福建各州府科举及第情况分析表

相关链接:

福建省长汀县古代科举概况

福建省宁化县古代科举概况

福建省上杭县古代科举概况

福建永定县古代科举概况

福建省武平县古代科举概况

福建省连城县古代科举概况

福建清流县古代科举概况

福建明溪县古代科举情况

明清时期福建各府州科举及第情况一览表

(0)

相关推荐

  • 合浦书院 书院文化 翰墨留香

    书院文化 翰墨留香 发布时间:2010-05-17 10:40 文章来源:北海日报 作者:范翔宇 海门书院匾 廉州古城不但以南珠故郡而闻名于世,更是一个文明礼仪昌盛之城,尤以重教兴学,书院遍布而著称. ...

  • 掌阅盖州观天下|千载诗书城

    千载诗书城 文/于学忠(辽宁盖州) 人以文名,城以人兴.盖州,自古以来儒学昌盛,蔚然成风:自金.明时始,盖州进士.举人.生员.贡士等层出不穷.明清以来,许多名家大儒纷纷在此聚徒讲学,书院.学堂盛行一时 ...

  • 丁存金:清代云南义学的发展和演变

    摘要:清代云南义学由元明时期的社学发展而来.康熙五十二年(1713)以后,云南开始有官办义学.雍正三年(1725)后,以义学为代表的云南边疆民族基础教育政策形成并发展到一个顶峰.云南义学呈现出发展快. ...

  • 清代宁国府进士群体的初步考察(一)

    清 代 宁 国 府 进士群体的初步考察 刘佰合 摘  要: 清代宁国府共产生165位进士,在安徽科举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与安庆府.徽州府并为安徽进士强府.宁国府进士群体县际区域分布呈现出鲜明的非均衡特 ...

  • 宁 化 古 邑 春 秋——读书札记

    (一) 宁化自唐开元十三年升镇为县,至建国为止,已历一千二百余年,邑志之修,始于明嘉靖年间,前后有五,其中首纂和万历年间重修的两种版本已经失传,崇祯年抄本只余九卷,民国十五年修志,"凡例悉依 ...

  • 《文化安顺》2017年第51期(总155期) 史话沧桑 明清科举与安顺举人、进士及其它(三)

    明清科举与安顺举人.进士及其它(三) --丁武光 在明清的科举制度中, 府一级的考试,是科举的初始阶段.明代称为郡试, 又称小考.清代称童试,考生需通过县考.府考和院考,在取得生员资格后,方能参加省一 ...

  • 巧记明清科举(文化常识)

    明清科举简表院试乡试(秋闱)会试(春闱)殿试考场学政巡回案临考场(府县)京城和各省贡院(省城)京城贡院(礼部)皇宫(宫殿)主考人各省学政中央政府特派官员钦差大臣皇帝参加者童生(儒生)生员及监生举人贡士 ...

  • 屡试不第吕秀才,子曾经曰过:你真的了解科举吗?

    一提到酸秀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武林外传>里的吕轻侯吕秀才,他屡试不第,贫困潦倒,落魄到随便一个人都能讥讽的地步,是一个肩不能提.手不能扛的酸秀才,是彻彻底底的明朝科举的失败者.当代人提起 ...

  • 第八回 纂修县志朱邹二人执笔 革除冒籍东西两县呈文

    第八回 纂修县志朱邹二人执笔 革除冒籍东西两县呈文 南江古韵(来自网络) 话说林致礼知县在开凿东.西圳和开通西山大路后,觉得自己在文化建设方面还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必须在这方面下些工夫才行.于是在东门外 ...

  • 县考棚

    县考棚为清朝前官设的科举之乡试场所.宿松考棚设立始末,旧县志载:"邑试棚,试童子也.自汉及元有童子科,但取颖悟记涌.清因明制'.明初在治西北半里,有郡守李公禹江建"日新书院',亦名 ...

  • 比起当年廉州府考秀才的艰难,现在的“高考”不过是小儿科

    合浦郡有名,廉州府名声也不差,"中原南徼尽廉州"(清·李符清),虽然地处岭南,但毕竟是镇守南疆的国家机关.公元1100年琼州"副州长"(琼州别驾)苏东坡从海南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