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印象,誉满江南,红色记忆,金陵第二夫子庙,金陵第一古街,淳溪古街

南京 有个 高淳 , 高淳 有条老街,老街的名字叫淳溪,早就听说这条老街,名声不小,反应不同。有人说很不错原汁原味,有人说没意思太商业化,现在流行看古城,看古镇,看古街,这看古城古街,总是有人纠结。啥是古城古街?每人的标准不同,目的不同。总会有人会觉得遗憾。因为有人喜欢商业化,人多热闹有吃有喝那就有意思。有人喜欢探古寻幽,原汁原味古老建筑才有感觉。我自己也有个不断认识的过程,商业化,不断的出新维护这是必然的。不用解释想想都知道。仅存的还能看到的古镇古街能看到那是不容易了。看到了是荣幸,多拍点片子,多留点资料也是荣幸。其他不要纠结。只要是有历史的,有传承的,有文化的,有典故的古城,古镇。不管它如何?是新是旧,是商业化是原汁原味。都是历史,都是传承,都是文化,都是遗产。开发古镇是干嘛?不就是为了商业化吗?不就是为了开发旅游吗?
说了半天,就是说我想去看看淳溪。至于淳熙老街所说的誉满 江南 ,不是我说的,老街上有牌坊写得清清楚楚,至于红色记忆是我看到的遗址让我有感触而发,至于第二夫子庙那是官方的说法,至于金陵第一古街也不是我说的。攻略我不说了,游记我不写了。我就说说我看到的感觉。说说历史,说说传说。

下了s9乘公交往城里走, 高淳 给我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清净,干净,整齐,漂亮。

到了泮池园,走不远就看到了大门,牌坊。看到这牌坊感觉挺新,我心里还在忐忑,可能真是商业化了。
高淳 老街位于 南京 市 高淳 区淳溪街道,又称淳溪老街,是 高淳 的商业中心, 江苏 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也是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街,被誉为“金陵第二夫子庙”,有“金陵第一古街”之称。高淳 老街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
省内保存最好的古建筑群,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街。。。我边走边看,感觉不虚此名声,

(网络图片)由于角度的原因,从网上找了一张照片,从这张片子上可以看出老街两旁基本上全是老宅。
(西大门牌坊)就是老街的老大门,它是老街的标志性建筑,是由四柱 三门 所组成。牌坊上面写的“金陵第一古街”和“ 高淳 老街”这几个大字,

老街东西全长800米,宽4.5-5.5米不等,因呈“一”字形,又称一字街。中间用粉红色的胭脂石横向铺设,两边用青条石纵向围绕,整条街面色鲜艳,整齐美观,历经八百年风吹雨打,人行车压,依然坚固耐用。
老街分布着成片的明清建筑群,这些古建筑傍水而列,粉墙青瓦、飞檐翘角,配上精美的砖木石雕和传统的书法牌匾,古朴典雅,被中外学者和游客誉为“东方文明之缩影”、“古建筑的艺术宝库”。
评价不低,我也一下子被吸引了,商业是商业了,但是那古老的建筑仍然会让人动心!

看着二层的小楼,小楼上的窗,栏,雕刻,屋檐。。。一楼门柱上的雕刻。都让人倾倒。

现在是4A景区

蝴蝶瓦

老街木构件上都有精美的木雕,或人物、或动物,栩栩如生,工艺精湛,反映出古代 高淳 工匠的高超技术。

在不懂这也能看出来这是财神爷,主发家致富的神。

临街建筑,风格独特,采用木结构斜撑和额枋部位施雕“五路财神”、“连年有余”、“麻姑献寿”、“玉川品荣”、“太百醉酒”、“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渭水河”、“郭子仪做寿”、等历史典故与花草吉祥文饰。

古老的宅子,仿古的街灯,现代的红灯笼融合在一起,毫无不和谐之感觉。

淳溪老街位于 高淳 的商业中心。它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如今那儿房屋新旧交替。现存的建筑物多为明清所建。这些建筑大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典型的建筑风格。

房屋大多是前店后宅,楼宇式双层砖木结构,桃檐斗拱,木排门板,镂花窗格,马头火墙,蝴蝶小瓦,典型的 江南 韵味,又揉进了徽派风格,使这些建筑博大精深、隽永持重。

住家,过道是改造过的,石板路是老的。

老街上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各种小吃,特产,糕点,麻糖,臭豆腐,小螃蟹,菱角,老鹅。。。。。。

酒家,饭庄,小吃,零食,琳琅满目,想吃喝玩乐的肯定可以满足,就不是为了吃喝的看着这五颜六色也会动心。

老宅子,石板街,

正大光明的用手搓。

关王庙,是道教关王庙, 江南 地区惟一现存的供奉三国名将关羽的庙宇,始建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

秋风起,蟹脚肥,膏肥蟹黄的大闸蟹来了。

大闸蟹

文物保护

旧址,遗迹。

老宅,清代建筑

很多老宅挂有文物保护,清代建筑,雕花

蝴蝶瓦

老街旁有很多小巷,巷子里也有很多老宅子

深巷有乾坤,老人,老宅。

过道的横梁透漏出岁月沧桑。

特色,特产。老街的特色产品十分丰富,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产品有淳溪老酒、固城湖螃蟹、慢城叶画、老街布鞋、羽毛贡扇、珍珠饰品、玉泉炻器、香干豆腐、风味糕点、云溪香鹅等等,其中以淳溪老酒、固城湖螃蟹及羽毛贡扇最负盛名。

这也是特色

建筑特色

。。。

房子够老,店名也有特色。

人们都在看街面的美食,我一直在盯着看上面的瓦当,屋檐,雕花,门窗,有些细节部位很有意思。

这是上面照片局部放大截屏。门面两侧墙伸出檐柱外处,山墙侧的上身墙处,墀头分上、中、下三部分外挑,上部分砌成 龙口 含珠,中下二部分雕垫花,圆线凹进凸出,变化多端。

中部木雕

清代建筑,旧址

虽然可能经过后期维修过,但是看起来仍然很有味道。

杨厅

文物保护,清代建筑

杨厅原为 高淳 老街糕点大王赵 东阳 的故宅,后出售给杨氏,改称为“杨厅”。它建于民国初年,纵深为三进,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首进是一座面宽3间、上下2层的砖木结构楼房。石门坎上还安置6扇镂空屏风与门正对,意谓对外邪不入内,对内财不外流。
进门面为排门式,门额之上设骑楼,檐口由曲缘外挑,既挡雨又遮阳。出门枋下撑木雕草花龙。两侧山墙垛头逐级外挑。画有铁拐李、牡丹、福寿等图案。
中后二进为“走马楼”造型。天井两侧设厢房,原为来客和仆役居住。进与进之间设天井通风采光,天井还汇集四周雨水,谓之“肥水不外流”。
每进堂间看柱内设石门坎,共3进4门。后进雕花门罩朝内,上雕 “德乃福基”,这区别于徽派华丽对外的特点,而具有苏派对内自观的特征。
后进正堂,桌、椅、香几皆如当时。左右边间分别为主人及公子卧室,楼上则为小姐闺房。每进堂间看柱内设石门坎,共3进4门。门坎一进高过一进,象征生活、经商步步走高。杨厅建筑同样大量施用木雕,内容有“福寿禄三星”、“双凤戏牡丹”、“双狮锈球”、“岁寒三友”及“云拐”等。

二层小楼,马头火墙。

岁月的痕迹

文化遗产

一字街

高淳 老街房屋前面营业,上部住宿、会客,后进用作仓库或作坊。商店门面多为三间,纵深数进,两进之间有厢房连接,自成院落,中间是天井,天井在古建筑上是为通风采光而设计的,但在民俗方面却有它独到的含义,在古时候,人们把水比喻成财富,所以有见水生财的说法,天上下的雨水就是天赐之财,古人专门设计了天井,下雨时,雨水顺着屋檐流到天井里,寓意“回水归堂,肥水不外流”。

老街的店铺多为三间,纵深数进,两进之间有厢房连接,中间是天井,形成一个院落,这种结构就是 江南 古建筑中较为典型的“一颗印”式建筑,房屋都为两层砖木结构,单檐悬山,青砖小瓦马头墙,白色墙壁,黑色屋顶,虽少几分华丽,却陡添了许多典雅与古朴。

酒楼,反正路两边不是酒楼饭庄就是小吃零食。

高淳 老街的街面,中间是胭脂色的花岗石横向排列,两旁用青色石灰岩纵向铺成。色调暖冷相间,排列横纵有序,给人们以强烈的美感。
除了街面非常有特点外,沿街的老式排水管道也很有讲究,下水道的石制板融合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盖子外框是正方形的,中间是圆形的,这代表“天圆地方”,中间腰形的把手依照宋朝银元宝的形状,在古时候,每当清理下水道的时候,工人们为了不弄脏过往行人,往往会喊一句“见水生财了”,这时,大家就知道要避让了。

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 中山 大街东端,原为吴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前进戏楼,中进享堂,后进祭殿,是新四军一支队开辟 茅山 根据地挺进苏南的第一站。

1938年5月,陈毅同志根据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关于新四军开展游击战、挺进苏南敌后创建以 茅山 为中心的 江南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指示,率领新四军一支队由 皖南 岩寺出发向苏南挺进。6月3日,部队初抵高淳 ,司令部设在县城淳溪镇吴氏宗祠内。

吴氏祠堂位于淳溪街道当铺巷78号吴氏祠堂内,建筑始建于乾隆四十六年,为砖木结构,皖式风格,分为前、中、后三进。每进均面阔三间,第一进戏楼,中进议事堂,后进祭堂。总占地面积为2700平方米。南为固城湖官溪河,北靠 高淳 历史文化街区 高淳 老街,是一处留存完整的清中期古建筑。其四周均是清代古民居与商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保存状况为完好。

吴家祠堂里又是大殿,又是天井,很是气势。

高淳 老街已成为全国重点影视拍摄基地,电影《黄桥决战》、《将军的抉择》、《张文祥刺马》、《银楼》及《半个冒险家》,央视连续剧《大江风雷》、《红与黑2000》、《风雨 中国 心》,以及热播的《无懈可击之高手如林》、《老严有女不愁嫁》等均在此取景拍摄。

誉满 江南 ,

土特产

老宅子,屋顶上都有雕花

戏台,民俗表演的地方

高淳 非遗展示馆

我看到指示牌有新四军驻 高淳 办事处旧址,在街上找了几遍没找到,问了一个店家,原来是在一条叫仓巷的巷子里。

找到了

新四军驻 高淳 办事处旧址,是一栋建于清末民初的建筑,

高淳 的红色革命史,似乎诉说着在那个年代,艰苦卓绝而又顽强的抗日故事。

曲径通幽三尺巷

淳溪老街

誉满 江南 ,老街虽然很商业化了,但它的历史,传说,掌故,传奇。。。。。。还是值得一看的。

(0)

相关推荐

  • 金陵第一古街,这是你本真的样子吗?

    高淳老街位于南京市高淳区淳溪街道,又称淳溪老街,是高淳的商业中心,江苏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也是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街,被誉为"金陵第二夫子庙",有"金陵第一古 ...

  • 中国最大传统古街市,与上海城隍庙齐名,有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

    中国四大文庙究竟是哪四座一直颇有争议,但其中南京夫子庙的地位一直不曾动摇.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南京夫子庙一带,素有"六朝金粉"之称,为古代中国江南文化枢纽之地,不仅是明清 ...

  • 很少人知道的金陵第一古街!江苏南京高淳老街。300小众景点分享

    很少人知道的金陵第一古街!江苏南京高淳老街。300小众景点分享

  • 张华华 梁德新‖松口寻古

    松口寻古 张华华 梁德新 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距梅州市区50多公里,地处闽粤要冲,水上交通发达,自古至今商贸物流活跃而蜚声中外.松口建置于南汉乾和三年(945年),距今已越千年.2010年总人口66 ...

  • 宿州没有古街?这条靠近高铁站的古街虽是新建,但却是游玩的好去处

    宿州这座城市虽然有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浓厚,就连宋大文学家苏轼都称赞宿州为"此去淮南第一州",但是市区内像模像样的古建筑和古街却没有一条. 如果有人非要和小水抬杠的话,云集的美食 ...

  • 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带你去旅行 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是南京著名的开放式国家AAAAA ...

  • 南京蜂巢(下)风景就是故事

    (下)风景就是故事   南京蜂巢酒店之游,除了欣赏酒店景观外,还游览了酒店所在南京地区的一些景点.其实,朋友们都不是第一次来南京,有的还对南京相当熟悉.这次旅游安排的景点,许多人以前去过,有的还不止一 ...

  • 高淳风光

       高淳邻近苏.锡.常,西接安徽的宣城.马鞍山,被誉为南京的后花园.南京的南大门.     高淳素有"江南圣地"的美誉,为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境内的固城湖.石臼湖物产丰富,地方特 ...

  • 江苏一条千年老街,名气完全不输夫子庙,听说去过的人都会发大财

    南京人,提到老街,首先想到的是高淳老街,高淳老街又称淳溪老街,这个被誉为"第二个夫子庙"的老街位于南京市高淳区淳溪镇,是江苏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 作为江苏省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 ...

  • 鱼养千年誉满江南

    江南水乡吴县黄桥镇,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很久很久以前"东长荡"(今青台湖)周边是一片水乡泽国,是长江和太湖往东海泻水的水网区,冲积成时干时湿的沼泽地,后来海平面退缩形成了高低不平,杂 ...

  • 南村书堆不一般 誉满江南古书乡

        参观完莫氏庄园来到报本禅寺, 参观完报本禅寺,便顺理成章地就近来到了东湖畔的南村书堆.因为两个景点仅一箭之遥.     南村书堆是东湖八景之一. 南村书堆之所以名闻遐迩,是因为" 南 ...

  • 高淳老街--金陵第二夫子庙

    高淳老街又称淳溪老街,位于南京市高淳区淳溪镇,是高淳的商业中心,江苏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被誉为"金陵第二夫子庙". 高淳老街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老街 ...

  • 槐卿人生之二十二:第二十一章 : 率先报道尹升事迹 大爱新闻誉满乾坤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槐卿人生之二十二:第二十一章 率先报道尹升事迹 大爱新闻誉满乾坤 编者按:从今日起,诗眼看世界将连载沧州青县韩中清先生的< ...

  • 栗江风韵:桐木老街印象(1)

    作者简介: 饶少萍,网名奕轩,上栗县桐木镇人,1958年出生,高中文化,上山下乡当过农民,也入过伍当过兵,从征后参加过两次对越自卫反击战,退伍后便在上栗县乡镇和县直部门从事教育宣传工作直到今年退休. ...

  • 栗江风韵:桐木老街印象(2)

    作者简介: 饶少萍,网名奕轩,上栗县桐木镇人,1958年出生,高中文化,上山下乡当过农民,也入过伍当过兵,从征后参加过两次对越自卫反击战,退伍后便在上栗县乡镇和县直部门从事教育宣传工作直到今年退休. ...

  • 栗江风韵:桐木老街印象(3)

    桐木老街印象 三.风俗人文 文/饶少萍 老街建埠时年长,齐名五镇扬赣湘. 两省三县吸精华,借重南来北往商. 商兴还需文化先,五湖汇聚吴楚襄. 口音独特标一炽,有别周边县与乡. 发声铿锵短有力,仿佛国语 ...

  • 栗江风韵:桐木老街印象(4)

    作者简介: 饶少萍,网名奕轩,上栗县桐木镇人,1958年出生,高中文化,上山下乡当过农民,也入过伍当过兵,从征后参加过两次对越自卫反击战,退伍后便在上栗县乡镇和县直部门从事教育宣传工作直到今年退休. ...

  • 栗江风韵:桐木老街印象(5)

      五.百匠增辉 街小巷不深    隔墙共鸡鸣 各业艺匠聚    开工通街闻 商贾辜老总    生意顶精明 孤身闯南北    只求微利盈 奇货善调剂    从不黑良心 白布变黑青    染坊老板寻 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