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印象,誉满江南,红色记忆,金陵第二夫子庙,金陵第一古街,淳溪古街
南京 有个 高淳 , 高淳 有条老街,老街的名字叫淳溪,早就听说这条老街,名声不小,反应不同。有人说很不错原汁原味,有人说没意思太商业化,现在流行看古城,看古镇,看古街,这看古城古街,总是有人纠结。啥是古城古街?每人的标准不同,目的不同。总会有人会觉得遗憾。因为有人喜欢商业化,人多热闹有吃有喝那就有意思。有人喜欢探古寻幽,原汁原味古老建筑才有感觉。我自己也有个不断认识的过程,商业化,不断的出新维护这是必然的。不用解释想想都知道。仅存的还能看到的古镇古街能看到那是不容易了。看到了是荣幸,多拍点片子,多留点资料也是荣幸。其他不要纠结。只要是有历史的,有传承的,有文化的,有典故的古城,古镇。不管它如何?是新是旧,是商业化是原汁原味。都是历史,都是传承,都是文化,都是遗产。开发古镇是干嘛?不就是为了商业化吗?不就是为了开发旅游吗?
说了半天,就是说我想去看看淳溪。至于淳熙老街所说的誉满 江南 ,不是我说的,老街上有牌坊写得清清楚楚,至于红色记忆是我看到的遗址让我有感触而发,至于第二夫子庙那是官方的说法,至于金陵第一古街也不是我说的。攻略我不说了,游记我不写了。我就说说我看到的感觉。说说历史,说说传说。
下了s9乘公交往城里走, 高淳 给我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清净,干净,整齐,漂亮。
到了泮池园,走不远就看到了大门,牌坊。看到这牌坊感觉挺新,我心里还在忐忑,可能真是商业化了。
高淳 老街位于 南京 市 高淳 区淳溪街道,又称淳溪老街,是 高淳 的商业中心, 江苏 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也是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街,被誉为“金陵第二夫子庙”,有“金陵第一古街”之称。高淳 老街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
省内保存最好的古建筑群,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街。。。我边走边看,感觉不虚此名声,
(网络图片)由于角度的原因,从网上找了一张照片,从这张片子上可以看出老街两旁基本上全是老宅。
(西大门牌坊)就是老街的老大门,它是老街的标志性建筑,是由四柱 三门 所组成。牌坊上面写的“金陵第一古街”和“ 高淳 老街”这几个大字,
老街东西全长800米,宽4.5-5.5米不等,因呈“一”字形,又称一字街。中间用粉红色的胭脂石横向铺设,两边用青条石纵向围绕,整条街面色鲜艳,整齐美观,历经八百年风吹雨打,人行车压,依然坚固耐用。
老街分布着成片的明清建筑群,这些古建筑傍水而列,粉墙青瓦、飞檐翘角,配上精美的砖木石雕和传统的书法牌匾,古朴典雅,被中外学者和游客誉为“东方文明之缩影”、“古建筑的艺术宝库”。
评价不低,我也一下子被吸引了,商业是商业了,但是那古老的建筑仍然会让人动心!
看着二层的小楼,小楼上的窗,栏,雕刻,屋檐。。。一楼门柱上的雕刻。都让人倾倒。
现在是4A景区
蝴蝶瓦
老街木构件上都有精美的木雕,或人物、或动物,栩栩如生,工艺精湛,反映出古代 高淳 工匠的高超技术。
在不懂这也能看出来这是财神爷,主发家致富的神。
临街建筑,风格独特,采用木结构斜撑和额枋部位施雕“五路财神”、“连年有余”、“麻姑献寿”、“玉川品荣”、“太百醉酒”、“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渭水河”、“郭子仪做寿”、等历史典故与花草吉祥文饰。
古老的宅子,仿古的街灯,现代的红灯笼融合在一起,毫无不和谐之感觉。
淳溪老街位于 高淳 的商业中心。它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如今那儿房屋新旧交替。现存的建筑物多为明清所建。这些建筑大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典型的建筑风格。
房屋大多是前店后宅,楼宇式双层砖木结构,桃檐斗拱,木排门板,镂花窗格,马头火墙,蝴蝶小瓦,典型的 江南 韵味,又揉进了徽派风格,使这些建筑博大精深、隽永持重。
住家,过道是改造过的,石板路是老的。
老街上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各种小吃,特产,糕点,麻糖,臭豆腐,小螃蟹,菱角,老鹅。。。。。。
酒家,饭庄,小吃,零食,琳琅满目,想吃喝玩乐的肯定可以满足,就不是为了吃喝的看着这五颜六色也会动心。
老宅子,石板街,
正大光明的用手搓。
关王庙,是道教关王庙, 江南 地区惟一现存的供奉三国名将关羽的庙宇,始建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
秋风起,蟹脚肥,膏肥蟹黄的大闸蟹来了。
大闸蟹
文物保护
旧址,遗迹。
老宅,清代建筑
很多老宅挂有文物保护,清代建筑,雕花
蝴蝶瓦
老街旁有很多小巷,巷子里也有很多老宅子
深巷有乾坤,老人,老宅。
过道的横梁透漏出岁月沧桑。
特色,特产。老街的特色产品十分丰富,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产品有淳溪老酒、固城湖螃蟹、慢城叶画、老街布鞋、羽毛贡扇、珍珠饰品、玉泉炻器、香干豆腐、风味糕点、云溪香鹅等等,其中以淳溪老酒、固城湖螃蟹及羽毛贡扇最负盛名。
这也是特色
建筑特色
。。。
房子够老,店名也有特色。
人们都在看街面的美食,我一直在盯着看上面的瓦当,屋檐,雕花,门窗,有些细节部位很有意思。
这是上面照片局部放大截屏。门面两侧墙伸出檐柱外处,山墙侧的上身墙处,墀头分上、中、下三部分外挑,上部分砌成 龙口 含珠,中下二部分雕垫花,圆线凹进凸出,变化多端。
中部木雕
清代建筑,旧址
虽然可能经过后期维修过,但是看起来仍然很有味道。
杨厅
文物保护,清代建筑
杨厅原为 高淳 老街糕点大王赵 东阳 的故宅,后出售给杨氏,改称为“杨厅”。它建于民国初年,纵深为三进,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首进是一座面宽3间、上下2层的砖木结构楼房。石门坎上还安置6扇镂空屏风与门正对,意谓对外邪不入内,对内财不外流。
进门面为排门式,门额之上设骑楼,檐口由曲缘外挑,既挡雨又遮阳。出门枋下撑木雕草花龙。两侧山墙垛头逐级外挑。画有铁拐李、牡丹、福寿等图案。
中后二进为“走马楼”造型。天井两侧设厢房,原为来客和仆役居住。进与进之间设天井通风采光,天井还汇集四周雨水,谓之“肥水不外流”。
每进堂间看柱内设石门坎,共3进4门。后进雕花门罩朝内,上雕 “德乃福基”,这区别于徽派华丽对外的特点,而具有苏派对内自观的特征。
后进正堂,桌、椅、香几皆如当时。左右边间分别为主人及公子卧室,楼上则为小姐闺房。每进堂间看柱内设石门坎,共3进4门。门坎一进高过一进,象征生活、经商步步走高。杨厅建筑同样大量施用木雕,内容有“福寿禄三星”、“双凤戏牡丹”、“双狮锈球”、“岁寒三友”及“云拐”等。
二层小楼,马头火墙。
岁月的痕迹
文化遗产
一字街
高淳 老街房屋前面营业,上部住宿、会客,后进用作仓库或作坊。商店门面多为三间,纵深数进,两进之间有厢房连接,自成院落,中间是天井,天井在古建筑上是为通风采光而设计的,但在民俗方面却有它独到的含义,在古时候,人们把水比喻成财富,所以有见水生财的说法,天上下的雨水就是天赐之财,古人专门设计了天井,下雨时,雨水顺着屋檐流到天井里,寓意“回水归堂,肥水不外流”。
老街的店铺多为三间,纵深数进,两进之间有厢房连接,中间是天井,形成一个院落,这种结构就是 江南 古建筑中较为典型的“一颗印”式建筑,房屋都为两层砖木结构,单檐悬山,青砖小瓦马头墙,白色墙壁,黑色屋顶,虽少几分华丽,却陡添了许多典雅与古朴。
酒楼,反正路两边不是酒楼饭庄就是小吃零食。
高淳 老街的街面,中间是胭脂色的花岗石横向排列,两旁用青色石灰岩纵向铺成。色调暖冷相间,排列横纵有序,给人们以强烈的美感。
除了街面非常有特点外,沿街的老式排水管道也很有讲究,下水道的石制板融合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盖子外框是正方形的,中间是圆形的,这代表“天圆地方”,中间腰形的把手依照宋朝银元宝的形状,在古时候,每当清理下水道的时候,工人们为了不弄脏过往行人,往往会喊一句“见水生财了”,这时,大家就知道要避让了。
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 中山 大街东端,原为吴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前进戏楼,中进享堂,后进祭殿,是新四军一支队开辟 茅山 根据地挺进苏南的第一站。
1938年5月,陈毅同志根据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关于新四军开展游击战、挺进苏南敌后创建以 茅山 为中心的 江南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指示,率领新四军一支队由 皖南 岩寺出发向苏南挺进。6月3日,部队初抵高淳 ,司令部设在县城淳溪镇吴氏宗祠内。
吴氏祠堂位于淳溪街道当铺巷78号吴氏祠堂内,建筑始建于乾隆四十六年,为砖木结构,皖式风格,分为前、中、后三进。每进均面阔三间,第一进戏楼,中进议事堂,后进祭堂。总占地面积为2700平方米。南为固城湖官溪河,北靠 高淳 历史文化街区 高淳 老街,是一处留存完整的清中期古建筑。其四周均是清代古民居与商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保存状况为完好。
吴家祠堂里又是大殿,又是天井,很是气势。
高淳 老街已成为全国重点影视拍摄基地,电影《黄桥决战》、《将军的抉择》、《张文祥刺马》、《银楼》及《半个冒险家》,央视连续剧《大江风雷》、《红与黑2000》、《风雨 中国 心》,以及热播的《无懈可击之高手如林》、《老严有女不愁嫁》等均在此取景拍摄。
誉满 江南 ,
土特产
老宅子,屋顶上都有雕花
戏台,民俗表演的地方
高淳 非遗展示馆
我看到指示牌有新四军驻 高淳 办事处旧址,在街上找了几遍没找到,问了一个店家,原来是在一条叫仓巷的巷子里。
找到了
新四军驻 高淳 办事处旧址,是一栋建于清末民初的建筑,
高淳 的红色革命史,似乎诉说着在那个年代,艰苦卓绝而又顽强的抗日故事。
曲径通幽三尺巷
淳溪老街
誉满 江南 ,老街虽然很商业化了,但它的历史,传说,掌故,传奇。。。。。。还是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