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女市长雷厉风行 忠壮公浩气长存

|每周五更新/廉克飞(撰文)|
1949年3月,杨祖彤调任扬州市副市长兼扬州市支前总队长,为大军渡江作支前准备。这是军事任务,要求严、限期紧。刚解放的扬州尚无群众基础,加上南边的施家桥、瓜洲尚有国民党部队驻守,困难自是很多。但是她最终经过困难的淬炼,按时完成了任务。1949年5月,杨祖彤任扬州市市长、市委常委、市府党组书记兼市人民法院院长。她虽曾多次担任地方行政领导工作,但国民党统治了几十年刚解放的扬州百废待兴,面临的全是新课题。当时扬州各级干部除少数与杨祖彤共过事,大多不了解她,市内各界人士只知道新上任的是位女市长。
杨祖彤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部署机关各部门干部每周日晚上分组召开“民主生活会”,谈思想、生活等方面问题,对优点表扬,对缺点批评与自我批评。每次民主生活会记录,杨祖彤及时调阅,了解情况。同时在市府领导层,她制定了“政务办公会”的活动,定期召开,市府直属各部门的领导参加,汇报、交流各单位工作情况,讨论全市重要工作。这种办公会议加强了各部门以及党内外负责同志的团结,集思广益,提高了工作效率。
她还公布“市长接见群众日”,亲自接待来访的各方面人士,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杨祖彤对来访者都平等相待,诚恳谈心。当时扬州刚刚解放,条件艰苦,群众生活困难,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一大问题。
杨祖彤和市里负责同志开始与扬州上层各界人士接触时,不少人还不怎么了解共产党,表面上“尊重”,骨子里若即若离。杨祖彤他们总是真诚相待,几经接触之后,使他们感到共产党是讲情理、重信义的,便也以诚相处。1949 年 9 月,召开第一届扬州市各界人民代表第一次会议,中心议题是“克服困难,生产自救”。代表们都能心往一处想,直抒己见,共同订出了生产自救的措施。
杨祖彤任市长期间,很重视学习与了解新动态。当时市府秘书室人员编制不多,资料室却安排了三个人,专门保管上级有关文件指示、各大城市的政府公报、市内的重要档案资料,整理各方面动态以及剪贴报纸等项工作。她每天不管怎么忙,都要抽时间阅读有关文件资料。加上她平时深入实际,工作总是胸有成竹,遇事不乱。她在工作中注意充分发挥各部门主动作用,不随意干预,但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轻率放过。平时与机关工作人员相处很随和,从无“市长架子”,跟她在一起,感到无拘无束,大家都乐意和她接近。每逢召开市府党组会议或是政务会议,杨祖彤总是倾听大家发言,尊重正确意见。
杨祖彤在工作中,一向以机智、果断、干练著称。拆除扬州古城墙和拓宽市区两条十字主干道,这项工程十分浩大,牵涉面广,杨祖彤动员组织有关方面的力量,根据当时实际情况(解放初期,失业者众,又逢严重春荒)出发,采取“以工代赈”方针,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全盘筹划,统一安排,整个工程均能有序进行。这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周长8705 米,体积 30 万立方米用糯米汁嵌砌的古城墙,仅用了4个月时间就全部拆除。这对扩大城乡交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拆城工程,支付民工大米计 121.3万斤,赈济面达两万余人,使城市失业人员渡过了春荒。拆卸的城砖,按计划分别用于拓宽市区主要街道。
同年6月开始,又着手拓宽市内主要十字干道,这些古老街道狭窄拥挤,必须拓宽改造。但这些街道是市内主要商业区,拓宽路面首要拆除沿街店面,当时又处于商业萧条时期,问题复杂,政策性强。杨祖彤和市委领导摸清情况后,周密规划,根据不同对象反复宣传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一般商业主自行拆除,重建店面;小商业主酌予补助重建店面费用;个体摊贩及小手工业者的店面,政府帮助解决困难。当时在路面拓宽的程度上也有争论,焦点问题是:如更多拓宽,势必有 80%以上的店面全将拆除,向后延伸,又将影响无数居民住房,善后处理的问题就更复杂了。最终还是从实际出发,拓成现有宽度。
拆城、筑路,是扬州解放后市政建设第一大工程,杨祖彤和示威同志们率领千军万马,克服无数困难,历经7个月的日日夜夜奋战,准时完成了任务。1951 年10月1日国庆节,新建的马路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全城人民扶老携幼,欢欣鼓舞地齐来观赏古城的新变化。,夜幕降临,万灯齐放,照耀如同白昼。全市党政军民举行规模宏大的提灯游行,庆祝古城扬州解放后的新成就。
杨祖彤在市长工作中为工人谋福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解决了不少工人居无定所的困难。又专门成立工人门诊室,解决工人就医困难。杨祖彤从1949年到1952年10月,在扬州市市长的工作中,以其深入群众、艰苦奋斗、以身作则的优良作风,充分发挥了她的聪明才智,为解放初期古城扬州的改造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普遍的赞誉。1952 年10月,杨祖彤奉调新建的省辖新海连市任市长。
后来,杨祖彤调江苏省政府工作,无论是在哪个岗位她都兢兢业业,敢于负责,任劳任怨。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杨祖彤始终坚贞不屈,对他们推行极左路线极为痛恨,与之作坚决斗争。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她以惊人的毅力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疾病作顽强斗争的同时,仍然关心党的工作,关心对子女的政治教育,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杨祖彤早年即追求革命真理,积极参加学生运动,革命四十多年的生涯中,在党的领导下,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息。1985年1月21 日 21 时3分在南京逝世,终年70岁。杨祖彤的一生以坚毅的人格践行着革命与爱国,这种骨子里流淌的精神正是祖父左宝贵的血脉。
时至今日左宝贵家族人丁兴旺,枝繁叶茂,后代佼佼者层出不穷,左氏家族如今已经延续至第六代,家族人口多达一百多位,基于篇幅所限,我们不可能一一陈述其事,虽然止笔于此,但是左宝贵的精神和后代血脉定会永久流传下去。
左宝贵家族世系表(笔者调查走访整理,如有左家后人遗珠,请联系我们添补,左右滑动查看表一,上下滑动查看表二)

表一

表二


王成老师创作的掐丝壁画《甲午英雄左宝贵》

晚清著名爱国将领左宝贵矢志不渝地奋斗了一生,最终将忠骸留在了异国他乡,给世人树立了一个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家乡人民对其无限敬仰和思念。“勇武”、“忠君”、“爱国”、“爱民”、“自强不息”是左宝贵一生奋斗的精神支柱所在。左宝贵几乎兼备了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的全部美德,以勇立功,以忠事主,以身献国,立业、立身、立名,正契合了封建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心理。左宝贵精神世界的形成,有其特有的主观条件及客观环境、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民俗的影响
他在山东鲁南山区长大。史书中所称的“粗而好勇”、“人性刚强”的山东人的性格,以及回族人民的尚武习惯和英勇刚毅的精神使他受到影响;而从小历尽人间辛酸和艰苦磨难的生活,又使他对劳苦民众有一定的同情心。他从小生活在孔孟之族乡,受到孔孟思想的熏陶,这使他的性格具有“刚”和“柔”双重性,这种双重性格使他在不同环境下得到表现。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藐视困难,受挫益坚,这正是人们赞美的一种“阳刚”之美。他回家省亲和蔼可亲,不让邻居长辈称“左大人”,而让以乳名呼之;他在奉天热心于倡捐社会公益事业,这又反映了他性格中的“柔仁”之美。
二、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自汉武帝后,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是儒学占据正统地位,儒学对巩固和延续封建制度,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左宝贵受儒学影响极深,他的历史已为我们提供了清晰可辨的递嬗轨迹。
首先,人伦观念上受到了儒学“三纲五常”的影响。儒学中的“三纲五常”在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上教化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左宝贵正是遵循此准则,才形成了坚定的“忠君”意识。
其次,受儒学“群体观”影响。儒学各派都将社会看成集合体,群体受到损坏,个人的生活也就失去了保障。因此,儒学总是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群体,所以正是群体意识,才使左宝贵形成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儒学思想在长期封建的中国社会的意识中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中形成了一个“自强不息”的优良思想传统。这一思想传统在民族关系方面,就是要努力维护民族的独立,不屈于外来侵略。在个人行为方面,能坚持人格独立,肯定人格价值,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人格独立的表现。这一“自强不息”的内涵,在左宝贵一生功过是非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三、受社会的政治因素的影响
风雨飘摇中的清末王朝也和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一样,总是把培植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队伍作为一项重要的施政措施。升迁、荣誉、封赏等就是他们笼络人心,培养自己的势力,加强统治的手段之一。作为一再加官晋爵升至高级将领的左宝贵,曾先后受到三个皇帝的赏赐。这些政治因素,不可避免地使他把统治者的利益与自己的政治生命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左宝贵从人伦观念上的“忠君”和政治志向上的“保清”一致起来。“报国恩于万一”的左宝贵不仅希望清朝安全,而且希望清朝强盛,由此产生了一种主人翁意识的社会责任感。
生活的哲理就是这样,换一个角度,便有一片新的视野:左宝贵追求清王朝统治下的长治久安,这也是一个民族自存自卫自强的正当要求,表现在外倭入侵上,就要挺身而出维护整个民族的利益和尊严,左宝贵做到了,但以皇帝为首的腐败的清王朝统治者却做不到;左宝贵高尚的民族气节和骨气,清王朝统治者身上却没有。甲午战争前后,清王朝统治者签订的投降卖国条约就已证明,左宝贵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清末统治者们是民族的败类。他们虽有联系,更有本质的不同。
左宝贵生活在清朝末期,在思想政治等方面受到当时社会条件的局限也属必然。他也和其他民族英雄人物一样,无法摆脱时代的影响,但这无损于他的爱国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当中日战争发生,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时,左宝贵站在中华民族的利益之上,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表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气节和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斗争精神。他义无返顾,誓死抵御,壮烈殉国的爱国精神天地共存,与日月争辉!百年之前的中国面临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时的清政府病入膏肓,未抓住当时的“百年未有之大机遇”,结果是虽有如左宝贵一类的爱国忠臣,却也无法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只能喟叹扼腕,让后人叹息。而当代的中国面临的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今日的中国定然会昂首阔步,迎头赶上,抓住“千年未有之大机遇”,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之梦!

王成老师创作的掐丝壁画《甲午英雄左宝贵》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