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你是有多“丧” | “丧文化”的心理学
(一)
什么是“丧文化”
什么是“丧”?我们想当咸鱼的想法和行为是丧,有目标没动力是丧,每天上班只想回家躺尸是丧,爱说一些听起来就很消极的话是丧,还有很多很多例子,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的所闻所见。
那文字上怎么去定义呢?百度百科是这样说的:
“丧文化”指一些90、0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生活、学习、事业、情感等的不顺,在网络上、生活中表达或表现出自己的沮丧而形成的一种文化趋势。
“丧文化”是指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
以“废柴”、“ 葛优躺” 等为代表的“丧文化”的产生和流行,是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一个缩影,它反映出当前青年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在一种程度上是新时期青年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的一个表征。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丧文化”的载体主要依赖于各种多媒体平台,而新媒体的盛行,更加为这个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片沃土,而从各个平台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年轻人的颓废,消极,悲伤,压抑的言论或者表现。
我们在网络上随便一搜,就有很多关于“丧文化”的语录:
这个世界其实只是看起来很大,实际上你哪也去不了。
你所谓的工作“稳定”,只不过是一直在工作,并没有让你自由。
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些人就生在罗马。
像我这种连名牌都不认识几个的人,有时候连别人在炫富都感觉不到。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他还会顺便把窗也一起关了。
这段日子迷茫又黑暗,撑过去了会有下一个黑暗等着你。
如果你觉得自己,整天累得跟狗一样,那你真是误会大了,狗都没有你这么累。
……
青年人是这个时代的主力军,看到以上的这些言语,如此之消极,难免让人感到忧心忡忡,这恐怕不利于社会的未来的正常发展吧。特别是在老一辈看来,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恐怕要断送在这些年轻人的手中吧。
其实不然,虽然很多人日常都表现得很“丧”,但是不代表这些年轻人不努力不奋斗。在我看来,这只是他们用来调剂现实生活中所面对的压力和苦闷罢了。
(二)
“鸡汤”和“丧文化”
面对生活的各种压力和不顺心,曾经有很多的“鸡汤”文去开解大家。像盛行一时的“成功学”,碎片学习法的推崇,轻松月入过万的案例,如何如何地去过好一生之类的。
但是慢慢地,“鸡汤”变成了“毒鸡汤”。“鸡汤”之所以毒,是因为“鸡汤”总是容易让人一时振奋,心血澎湃,但是回到现实的你依旧觉得无力,看似鸡汤很补,却也让你更清楚地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让人深感无法逾越,面对生活,更加地无奈和无力。
这些年,“丧文化”的盛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宣泄途径和平台,让大家不用再和以前一样把所有的情绪和不满都留在自己的肚子里,无处安放。有了一个合理的宣泄环境,让你可以不用再时刻都绷的那么紧。
“丧文化”的盛行,让大家直面了生活的残酷,但是不同的以往的是,有一群人和你一起抱团取暖,让你不会感到那么地孤独、无助,就算内心依旧彷徨,也能获取前行的力量。
其实“鸡汤”和“丧文化”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曾经的“鸡汤”,也一度地安抚过很多人的情绪和不安,但是“鸡汤”灌多了,可能有点腻了,对此味道容易麻木,需要换换口味,于是有了“丧文化”,它和鸡汤不一样,它不会不断地给你打鸡血,而是阐述现状,与你共情,让你的情绪得到理解,从而释放内心的烦闷与不安。
所以不管怎么样,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鸡汤”也好,“丧文化”也罢,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顺应潮流便是。
(三)
“丧文化”的心理学
也许关于“丧文化”的种种,在心理学上我们有两个这样的词语:习得性无助、防御性悲观。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 是指个体经历某种学习后,在面临不可控情境时形成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事情结果的不可控认知,继而导致放弃努力的一种心理状态。
当我看完“习得性无助”的实验,不由自主地想起有个同事和我说过,感觉自己被工作和生活按在了地上摩擦,却无能为力。
“996”的工作制度,加不完的班,居高不下的房价,学业上的压力,考不过的证书,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内卷等等,这些扑面而来的压力总是让人触不及防,喘不过气。
有多少人信了那句“天生我才必有用”,一次次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最后得到了被“摩擦”的结论,犹如那句话说的“有时候你不努力一下,不知道什么叫绝望。”
这是大家日常的“丧”,好像真的有点看不到希望。但是也许“防御性悲观”可以让我们窥视到现代人“丧”的积极意义。
“防御性悲观”是指在过去的成就情境中取得过成功,但在面临新的相似的成就情境时仍然设置不现实的低的期望水平并反复思考事情的各种可能结果。
防御性悲观者会预测消极后果,从而降低对事情结果的期望,对于糟糕的结果,也可以提前准备对策,这不仅仅可以降低内心的焦虑,也因为对糟糕的结果未雨绸缪,从而可能让事情的走向变得更有利,甚至取得成功。
像前面提到的那些有关“丧文化”的语录,更多的是大家对现实的一种嘲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家其实都很明白现实的残酷,只是大家需要吐槽,需要发泄一下心中的愤懑,发泄完再继续努力。
正是因为看到了现实,更明白了努力的重要性,一边说想当咸鱼,但是也一边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而努力赚钱。
正因为看到了现实,才更加明确自己与梦想的距离,更坚定了自己的目标。
也有的人,真的只是想当咸鱼,但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内心估计更是苦闷不已,在这个“丧文化”的环境中,他们不会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不会被人说懒惰和肤浅,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宣泄一下内心,然后再调整好心态回到现实中工作。
在这个如此浮躁的社会,如果没有一些适当的方式去转移部分不良情绪,恐怕才容易引起社会的恐慌,心理抑郁的人数也会不断地攀升。
(四)
学会辨别“丧文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丧文化”随处可见,但是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去对待“丧文化”,特别是未谙世事的年轻人,刚毕业的学生。因为如果不能正确去识别“丧文化”中的积极意义,那么就很有可能成为一种错误的导向。
比如李诞所说的“人间不值得”,原话是“看开点朋友们,人间不值得”,他也多次在节目和公众场合强调,其实是想安慰粉丝朋友们,对一些事情看开一点,没有必要把事情看得那么绝望。
但是很多人只看后半句,知其一不知其二,都简单理解为不得活在这人世间,虽然很多人都作为一种对生活的戏谑,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真的是要学会去辨别,比如一个高三学生,面对高考压力太大,假如对这句话错误解读,那就很有可能酿成错误的后果。
存在即合理,“丧文化”是现代生活的一种符号,一定程度上能让我们看到现代年轻人的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但是态度只是一部分,我们应该佩服他们揭露现实的勇气,同时也应该看到他们背后的努力。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但愿我们都能实现自己的英雄主义,都能表面丧,但内心永远火热,永远热爱生命,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