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金、刘心武、莫言的手稿里,我们能看到什么?

  “因为改用电脑写作,久已不用笔墨,现在说是刊登作者手迹,就很生疏地写出这几个字。”在1992年华艺出版社出版的小说集《红蘑菇》的“作者手迹”页,作家张洁用“笔”写下两行“字”。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文学同样经历了深刻变革。其中,人们极少提及的是,漫长的手写时代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趋于终结,作家们放下了手中的笔,开始在电脑上敲出一排排方块字。

  “以长时段历史的观点来看,这是文明之大变,人与字的关系、书写与阅读的方式,从此发生重大改变。这种变化的规模与深度也许至今只是初见端倪。”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作为策展人,为近期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展出的《回望手写时代》展览写了这样一段话。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文学迎来了光荣的新时期,是文学史的转折,同时也是伟大的手写时代最后的灿烂绽放。只不过当时的人们尚未有意识。

80年代时,作者写作基本还都是用笔和稿纸,因而大家也并不觉得作家的手稿有多么重要,编辑们收到稿件后经常就直接在上面编辑修改,许多手稿上都留有编辑们当初修改的印记。

  直到进入21世纪之后,文学界才忽然意识到手稿的重要性。为了防止大量作家的手稿散失,中国作协和许多杂志社都开始有意识地收集这些手稿,并移交给中国现代文学馆统一收藏。

  这些手稿所具有的文献资料价值无需多言。许多作品发表时曾经轰动一时,对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刻地铭记在读者的记忆中。

△刘心武《班主任》手稿

例如刘心武的《班主任》,堪称新时期文学的开端,从小说的手稿中我们多少能感知那个时代的气息,感知作家是如何一字一句用手把它写出来的,不仅创造了作品,也创造了历史。

  读巴金《随想录》的手稿可知,这部大书中很少有哪一篇是一挥而就的,往往几经修改,反复锤炼。《随想录》是巴老在晚年创作而成,对当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巴老也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

△巴金《随想录》手稿

面对面观察这份手稿,可以看到除了遣词造句上的斟酌,《随想录》的总体结构、内容发展,更是通过巴老一次又一次地修改逐渐成型的。

  手稿不仅记录着作品创作、发表的过程,更包含作家鲜明的个人气息,有着本雅明所言的“光晕”,这就是手稿之美

  上世纪80年代,莫言在创作《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等作品时,共手写4万余字,修改誊写数次寄给杂志社后才刊登发表。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手稿

那时,他的手稿版面笔迹干净清晰,亲切自然,每一页纸就像是在写一次“黑板报”。那字儿,年纪大一点的人都知道,一看就是写黑板报的美术字,这或许是因为他当过连队的通讯员,写过黑板报。看莫言的手稿就会发现他的字体和现在的笔迹相比变化很大。

  这些手稿可使研究者们重建和理解过去,研究作家创作、修改的笔迹,还可以对一些有关创作的疑点作出澄清,对作家创作风格加深了解。

△张爱玲《小团圆》手稿

△史铁生手稿

△铁凝手稿

它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版本研究、作家传记研究、创作心理研究、作家心态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而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人们可以通过对大师们笔迹的观察,发现艺术创作最隐微的奥秘。

凝视作家的手,

凝视作家的笔,

凝视保存在纸上的灵魂与

手写痕迹、创造与劳作历程。

以此向那个时代的写作者致敬。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2019年1月4日

(0)

相关推荐

  • 别总引用鲁迅的名言了!鲁迅的书法也是艺术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那些才华横溢的文学名人的字迹又是怎样的呢?来和小K一起看看吧! 01 鲁迅 鲁迅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对文学界产生的巨大影响,他的字迹也十分有 ...

  • 难得一见!鲁迅、茅盾、沈从文的“朋友圈”曝光

    4月22日 芳馨遗远春温永存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中国现代作家手稿展 在江汉关博物馆开展 展览由江汉关博物馆 与上海鲁迅纪念馆联合主办 展出30余位著名现代作家的 46件手稿 手稿包括小说.杂文.传 ...

  • 象牙塔|萧乾:重读巴金《随想录》有感

    书,通常是用脑子写的,这却是一部用心写的书.它同读者肝胆相照. 写自己的书,通常是自圆其说,甚至自我表彰.这部书却立足于自我谴责. 在一个宣讲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国家里,批评是随处可见的:但自发的.由衷的 ...

  • 武汉长江新区谋划大学城建设,武湖北、三里桥片区优势明显

    从目前情况看,但长江新城所拥有的高等学校数量较少,导致其高等教育.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与"光谷" 中心东湖高新区."车谷"中心武汉开发区等有一定差距.与城市发 ...

  • 世界军武图鉴:迷宫里的人骨与双刃斧,米诺斯牛头人传说背后的残酷历史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艾洋 字数:4191,阅读时间:约15分钟 编者按:冷兵器研究所之前在<世界军武图鉴·米诺斯文明:1顶头盔杀40野猪,武功秘籍刻琥珀>一文中,介绍了公元前3000年的米 ...

  • 刘心武:汪曾祺想写未写的小说

    汪老有写作冲动却并未成篇,使我少了一桩特殊的念想,更是时下汪粉的极大遗憾. 1983年在西安(左起:贾平凹.刘心武.林斤澜,右二汪曾祺) 上世纪八十代初我常和汪曾祺.林斤澜一起参加笔会.游览各处,记得 ...

  • 我的一片游 | 刘心武

    1983年,谢晋.陶玉玲与刘心武(自左至右)在法国朋友家做客 电影界有"一片游"之说,指的是有人与电影仅有参与一部的缘分,比如<上甘岭>里女卫生员的扮演者刘玉茹,她在片 ...

  • 作家看作家 | 刘心武:萧红的神秘魅力

    刘心武 河南文艺出版社 著名作家萧红 1980年到1986年,我在北京市文联当了六年专业作家.那时候还不兴将专业作家"折合"为行政级,没有什么一级.二级之分.但作家们开会,必分为两 ...

  • 观点连载‖《百家讲坛》该不该请刘心武?

    从<百家讲坛>请刘心武讲座看媒体传播的严肃性 刘心武事件炒作得这样沸沸扬扬,这里面蕴含的不单单是如何认识刘心武编故事的能力,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比如媒体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时是否应该保持 ...

  • 观点连载‖我们为什么要批驳刘心武

    其实从刘心武的"秦学"理论出炉开始,批评的声音就没断过,只不过由于"秦学"一开始影响太小,所以支持也好批评也好,在社会上没形成什么效应.自从"秦学&q ...

  • 观点连载‖为什么会有人支持刘心武

    说是观点连载,却中断良久.虽然知道关注这个话题的人不会太多,但还是决定继续发出来,感兴趣的可以看两眼,不感兴趣的也大可忽略.虽然此事早已不是热点,但很多事上的很多道理,大抵都还是相通的. 还有一个理由 ...

  • 观点连载‖从常识上看刘心武“秦学”的不可思议

    (接上文) 刘心武的"秦学"不但在史学上站不住脚,听刘心武的讲座,往往是矛盾之处颇多:有与原著的矛盾.有自己前后推理的矛盾,有与历史事实的矛盾,甚至与生活常理的矛盾,虽然伴随着各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