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故事19:左手政治,右手文学,出手均不凡
中国古代历来强调“学而优则仕”,所以大部分官员都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宋代吸取唐五代的教训,更是极力崇文抑武,特别是北宋,高级官员几乎全是文坛大师,比如范仲淹、晏殊、欧阳修、王安石等人。
苏轼作为科举出身的佼佼者,年纪轻轻就受到众多政坛高官的青睐,以国士待之,宋仁宗甚至宣称,他已经为儿孙选好了两位宰相(苏轼和苏辙)。
在凤翔签判任上,苏轼一方面雷厉风行的推行改革,另一方面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他身上得到鲜明的体现。
公元1063年的正月十五,苏轼趁着元宵佳节参观了王维留在凤翔一处院墙的画作,兴之所至,写下了一段著名的评语: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此评语一出,立即成为形容王维艺术风格的经典论断,被后人引用至今。
苏轼一生中从未写过专门的文学理论或批评专著,但他在文章中信手而写或者言谈中信口而出的一些观点,时有深刻洞见。
比如,苏轼曾评价贾岛和孟郊的诗风为“郊寒岛瘦”,成为文学史上的铁论;他还曾评价柳永的《八声甘州》“不减唐人高处”,更是石破天惊。柳永的词在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中一向不受重视,视之为格调不高、词语尘下,而苏轼将其与唐诗相提并论,很让一些人跌破眼镜。
不仅在文学上敢于突破成见,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见解,苏轼为政也是胆子大得吓人。
考中进士那年,苏轼曾向二伯父苏涣请教为政之道,苏涣告诉他:“为政就跟你写文章一样,遇到一个问题,先调查清楚,然后想好对策,一步步的去施行就可以了。”从此,苏轼将这句话奉为圭臬,既稳扎稳打又大胆创新。
理欠的事情结束后,苏轼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调查研究。
他发现,凤翔的百姓普遍都很穷,老百姓除了种田基本没有其它收入,最多就是搞点手工业和种植业,如何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呢?
苏轼认为,国家对酒、茶、盐、木、矾等物品一律实行统购包销政策,尽管可以提高财政收入,但民间经济却极为落后,限制了正常的商业活动。
为此,他给当时的宰相韩琦上了一道书,提出应该将官卖转为民卖,不仅可以提高效率、杜绝官员中饱私囊,还可以增加商人收入,至于损失的财政收入完全可以通过税收来弥补。
如此一来,经济搞活了,百姓和商人都能从中得到好处,于国于民三方受益。
这是一个极为大胆的建议,分明就是市场经济的做法。可想而知,这样的建议对于保守的当权派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上书成了石沉大海。
在苏轼的一生中,他始终贯彻儒家“仁政”主张,强调以民为本,坚信民富则国强。早在制科考试时,他就在策论中明确指出“天下者,非君有也,天下使君主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