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40+的年纪,从鲁迅文字中读出“不惑”
文/张是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创作于1926年,1927年添写《小引》和《后记》重新编订而成。
书名意为早上的花晚上来拾取,清新淡雅的意味与鲁迅先生一贯辛辣的笔锋很不一致,但读来依然能感觉到冷峻笔下的炙热的深情,简练凝练中对生活的洞见。
炎热不止于广州的夏天,还有内心的焦躁。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才会奢求在忙碌纷繁中去探求一分清净,在回忆往昔中得到一片祥和:如鲁迅写童年之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以及对藤野先生深深怀念等等......小书较为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经历,文字清新隽永,读来质朴明白。
温暖是生命的底色,
辛辣只是表达方式
对当下的清醒觉知才能活出意义,
而不是麻木
鲁迅先生的文字带着强烈的对抗,在人们都在迷恋当下,不顾未来的时候,能够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看,从他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中就可以看到。翻阅了鲁迅先生1927年2月16日的讲演《无声的中国》,文中提到“要恢复这多年无声的中国,是不容易的,正如命令一个死掉的人道:“你活过来!”——其心情的百味杂陈,为民族振兴、国人觉醒的忧心忡忡更是显而易见。
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依然活着。
《悬崖之上》中的主角周乙才是理性镇定、勇敢智慧,在每个决策的当下都是清醒的人——哪怕到了最后,他问小兰要了药片也只是处理事情的一部分。就像《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么?》说的那样,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以位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一个人能够清楚地定位自己是多么不容易:知道自己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又明白自己是自己的全部。能够用二维、三维甚至更高维次去看事物,人才能获得充分发展,身而为人的意义才真正体现。而鲁迅先生最为可贵的一点,那就是始终保持清醒。而被生活、工作、人生价值零零种种包裹着的我们的清醒又在哪里?
人最大的能力不在于看清,
而在于会理性地选择
大道至简,厚德上善。
总觉得用一种风格去定义鲁迅先生总是太狭隘。因为人们总是太容易用自己的喜好去评判。《狗猫鼠》一文中相上写的是三种动物,而本质上写的是人。可是,不管他怎样的笔触,都一直让他孜孜不倦的坚持,唯一的解释是:信!坚定地相信自己所作的能够唤醒,相信民族、国家必强盛。
或许编辑这本小册子不过是他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当时鲁迅先生已凭《狂人日记》已确立了中国百话小说第一人的地位,但是经过了“三一八惨案”,不得不临时南下避难。40+岁年纪,生活、精神上负累可想而知,他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之下完成文字梳理。同样40+的年纪,再读,觉得“不惑”不是因为不惑,是因为对惑的无力、对惑的清醒,然后是清醒后的依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