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外星人遗址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提要:德令哈之所以被称为外星人遗址,是因为有插入岩石中的铁管,看起来很像是远古核反应堆的冷却装置。但是,物理学规律,人造装置要遵守,大自然的物质运动仍然要遵守,在某种巧合下会形成类似的东西。德令哈的外星人遗址就属于后一种。
任何一个文明想要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获得能源。人类对月球感兴趣的原因就是月球上含有大量的氦三,这是一种可以进行核聚变的原料。

太阳风从太阳带走了大量的氦3,由于地球大气层的阻挡,氦3无法到达地面,但是却大量的沉淀在了月球上。

不管是核聚变能源还是核裂变能源,都是以热能释放的。要转化成人类可以利用的能源,需要把热能提取出来转化成高压热水的压力能,再转化成机械能。

用于进行热交换的工质,都是大热容量的液体。在热交换器里面工作的液体往往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从进口到出口进行热量转换,需要足够大的接触面积,虽然圆形管道的接触面积是最小的,但是由于其力学性能好,所以在热交换器里面都有通过密集布置的圆形管道,增大热交换的面积。

》青海德令哈白公山,有几个三角形的洞穴,洞穴中几十根铁管插入岩石中,与岩石结合的天衣无缝。

从质地和颜色上就可以看出来,这些铁管和周围的岩石是完全不同的组成。经过化验分析,这些铁管含有30%~80%不等的氧化铁。

在白公山的旁边还有一咸一淡两个湖泊,在湖畔的地下,伸出来还有更多的这样的铁管,其直径从一公分到40公分不等。

这些铁管都是中空的结构,单侧壁厚大约在半径的1/3~一半。

这些密集排列的铁管,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核反应堆的热交换器。由于其古老的地质年龄远远超过人类有记录的文明史,难免让人浮想联翩,认为是远古外星人的杰作。所以这里被称为“外星人遗址”。

》因为奇怪的构造,白公山的铁管,很早就引起了有关专家的兴趣。

专家多次考察后的结论就是,这里的地质年代在2000万年以上。据了解,所有灵长类的共同祖先在5000万年前开始出现,在大约500~800万年前分化出南方古猿,这个时候人属动物才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再过了几百万年以后才形成了人类。

由此可见,“外星人遗址”存在的年代,连人类的直系祖先南方古猿都没有出现,更不可能有史前文明。

一般我们认为,智人在14万年前才开始出现,所以任何史前文明都不可能早于14万年。

把青海德令哈“外星人遗址”想象成是来自外太空的超级智慧降临地球,制造的能源生产基地,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推测。

但是我们仔细分析,这里仍然有很多疑点。

》自然生成的物体和人造物体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人造物体有按目的和顺序的装配过程。这个过程在数学上可以表示成一个拓扑序结构。

但是很明显的是,白公山的铁管都是无规则分布和排列的。所以不可能是人工有目的制造的。

白公山和褡裢湖的所谓铁管都是天然形成的。它们是地下热液冒出地面的出口。我们知道热液里面往往溶解的各种矿物,而且很多都是饱和溶液。这些溶解了矿物的液体冒出地面冷却下来的时候,矿物质就会析出,沉淀在热液的出口。

青海地下有大量的地热资源,既有热泉,又有干热岩,符合形成热液的条件。

美国黄石公园就是一个地热资源很丰富的地方,热液的喷出口明显颜色与其他的地面不同。黄色的是含硫矿物,褐红色的是氧化铁。而白公山的铁管恰恰是褐红色的三氧化二铁。

从喷口的形态上来说,从地下喷出的泉眼基本上都是圆形或者是接近于圆形的。因为这是水流的运动,服从最小作用量原理,按照阻力最小的方式流动。

根据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方程,液体流动时候受到的阻力大小与周围固体管壁接触的面积有关,一般学术上称为“湿周”。圆形管道的湿周最小,因而阻力最小。

所以喷泉的泉眼都是呈圆形的,喷泉的压力越大,这个圆形越标准。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大洋底收集的海底热烟囱,与德令哈的所谓铁管的结构相同。

现在我们可以模拟一下青海德令哈白宫山和褡裢湖周围的圆形铁管的形成过程:

地下热水溶解了大量的三氧化二铁,在高温高压下,三氧化二铁的溶解度非常高。这些溶解了三氧化二铁的热液,顺着岩石的缝隙喷出了地面,久而久之形成了规则的圆形管道。在天然管道里流动的热液,随着压力的降低和温度的降低,溶解的三氧化二铁析出,沉淀在喷管的壁上,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形成了中空的所谓“铁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