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贡拓碑日记(二)缪家营关圣宫小记

日记中的主角“关圣宫”外景

以下这篇是我读到的第二篇王晋凡小友写的拓碑日记,也是他发出来的第一篇。小王同学才高二,虽然因为养病的缘故休学在家,却很难得和他的书画院宋老师长期学艺,并坚持野外拓碑,平时攻读古籍。偶尔写的一点杂文也很有味道,有着浓浓的文化底蕴。

缪家营关圣宫小记

二○二一 · 六 · 四 阴转晴

今早黑云压城,气温骤降。欲雨未雨却是最适合拓碑。

按原定计划,一早就要与宋老师、朱老师去垂恩寺的。临出画院时遇到了九十岁老人杨春灿。杨老精神矍铄,许久未见,热情地邀请我们到缪家营一叙。交流中得知当地关圣宫保存尚好且有古碑刻留存,加之盛情难却,于是决定一探究竟。

九时许到达。那是一片建筑工地中,四周高楼笼一样将关圣宫紧紧罩住,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愈发渺小、压抑。走到跟前,只见深红的院墙两侧各有一个白底黑色的佛字。居中一座仿苏式的券门,其上“红星”与“镰锤”依稀可见。悬一半圆匾,上书“凤凰寺”。这便是大门了。正疑惑,杨老已轻车熟路地找到管理员打开了门,招呼我们进去。

宫门浮雕石

这是一个由正殿、两侧厢房及前殿组成的四合院。正殿三间,七架梁,正脊记“大清道光拾柒年岁次丁酉大吕月望七日吉旦立”。单檐歇山顶,卷棚前廊东壁原嵌有乾隆五十一年《缪家营新修双凤桥碑记》(据称不远处原有双凤桥一座,今已无存。2008年关圣宫重修改名“凤凰寺”正是来源于此碑。),及在新区建设大拆迁中,从村口移至此处暂存的乾隆二十一年《缪家营碑记》各一通。东厢二楼墙壁内嵌嘉庆十年《关圣宫常住碑记》一通。石碑均为青石材质,字口清晰,保存较为完好。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便开始了传拓的相关工作。

保存完好,依稀可见上梁记时的大梁

在清理过程中,我们意外发现《双凤桥碑记》后墙壁因年久空鼓,已然成为一群蜜蜂的巢穴。简单商议后决定先分工完成其余两通碑记的传拓,我负责紧挨的《缪家营碑记》。

一切都在有序地进行。清理、打湿碑面、上纸、赶气泡、打字口……不紧不慢,胸有成竹。约八成干时我开始着手上墨。我蹲下,滴两三滴墨汁在扑板上,拓包均匀沾取、拍打、试墨、上墨,一排一排往复。直至浓淡相宜,如老物件的包浆般温润。

塑料武装,防止蜜蜂蜇伤。

约莫两道后,拓片已初见端倪。我站起来,离远些看,嗯,真不错呢。不知何时出现在背后的宋老师也嗯了一声,他点了点头又上楼去了。我回到碑前蹲下,不禁笑出了声,似乎看到胜利女神就在向我招手。于是乎更来劲儿了。扑板和拓包之间发出了明亮欢快地“噗噗”声。

伴随着急促地“嗡嗡嗡”,突然我左手腕一阵刺痛,紧接着又是几下。蜜蜂被打扰了,它们生气了,开始蛰人了。我哀嚎着落荒而逃。也顾不得许多,一纵从台基上跳了下来钻进了炭房。它们没有跟过来。我松了一口气,这时才发现被蛰处已经肿得像个硬币大小。

密密麻麻的蜜蜂

我灰溜溜地钻了出来,宋老师也冲下来了,确认没有问题后摘了一节芦荟让我擦拭,并嘱咐:情况特殊,安全要紧。我看着半成品,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捡起三个塑料袋,大的撕个洞套在头上,露出眼睛和鼻孔,另外的套在手上,包住一切可能暴露的地方。拿起工具继续调整。

由于错过了时机,不管怎么调整总差点意思。而且又有巡逻的工蜂,我只好提前收工,兼以自保。宋老师的《关圣宫常住碑记》已经拓好,润润的,一切都恰到好处。好吧,现在只能这样了。

《关圣宫常住碑记》

我们开始处理《双凤桥碑记》。以往对付蜜蜂,通常使用烟熏。今日不同,文保单位内见不得半点火星的。于是宋老师决定将他用塑料袋全副武装后,再用宣纸沾水将洞口暂时封上。谁知适得其反,不一会儿封住的洞口周围就爬满了乌泱泱的蜜蜂,越聚越多。看得人心里发怵。我们更不敢拓了,也不敢揭开洞口。

朱老师大笑,让我们退后。他捡了一根枝子,径直走向前去,大声喝道:“朱大仙在此,谁敢放肆?”说罢将纸轻轻挑去。躁动的蜂群顿时静了下来,有序散开。朱老师像个得胜归来的将军,大步流星,越发神气了。

可是这块碑是不敢再碰了。我们收拾好东西,怏怏而返。出门时将门口的浅浮雕拓了下来,算是补偿吧!

捡起地上的包子,“沾了料的包子更耐饿”。

不觉已近下午三点。这才想起照顾肚子。打开包子,一失手仅有两个包子都滚到了地上。我们一愣,再拾起,表皮已占满了土尘。大家相视一笑,拍拍灰,分而食之。宋老师幽默地说:“加了料的包子说不定更耐饿。”又是一阵哄笑。

杨老不知何时已经离开。我们打点好行李,告别缪家营关圣宫,继续出发。

又是一阵挖机的轰鸣。

宫外,挖机的轰鸣声与寺边高楼形成鲜明对比。

(0)

相关推荐

  • 妹妹的周记

    真相只有一个! 欲知真相,请点击上方"快乐的老陈家"加关注! 周末小记 大家好,我是中2班的CiCi,今天由我讲周末小记. 这是周六的一天,早晨我和爸爸,妈妈,哥哥在小区的院子里跑 ...

  • 郑板桥《新修城隍庙碑记》

    郑板桥<新修城隍庙碑记> <新修城隍庙碑记>因其文章.书写.刻工俱佳,被誉为中国十大"三绝碑"之一.此碑高190厘米,宽80厘米,厚20厘米,碑文计20行, ...

  • 呈贡拓碑日记(一)洛羊文家山拓碑记

    远处可以看到目的地 此拓碑日记为零零后书友小王在呈贡当地寻古拓碑日记,经其本人允许,转载以飨诸君. 文中所载文祖尧为理学先贤.与子孙文俊德.文化远三代学者名扬云贵,为云南地区著名的学者世家.可惜韦力先 ...

  • 呈贡拓碑日记(三)小试牛刀“全形拓”

    关圣宫 拓碑 题记: 小王的第三篇小文小的可爱.是他跟随自己的宋老师学全形拓后,初成品而写的俏皮文字.于是我全部摘抄,不做更改. 我认识小王是通过他的这些文字和对于他还是个孩子的感慨.没想到他一个04 ...

  • 呈贡拓碑日记(四)江尾村兜底寺小记

    今日文中主角:兜底寺 参拍书籍之余和小王聊了会儿,才知道他跟随中峰书画院的宋老师学习的东西很多,除了传拓,还有鉴定等内容,有着传统的师承学徒关系,宋老师常带着他随行而倾囊相授,颇有古风之况味. 在这篇 ...

  • 呈贡拓碑日记(五)江尾村海潮寺记

    江尾小学操场,新世纪初修学校挖出五十年代移立于此的海潮寺碑记 题记:小王同学拜师书画院宋老师学习传拓月余,随师在县域拓印.拓印工作是宋老师创办的中峰书画院承接的项目.上周于江尾村未完成海潮寺拓印工作, ...

  • 呈贡拓碑日记(六)《创建前殿后阁碑记》试拓小记

    前时于江尾村清洗的碑刻jin 喜闻小王欲往杭州的美术学院进修,为其高兴.一个能看清自己方向并能在小小年纪就坚持自己所爱而能持之以恒去做,还能得遇恩同再造的老师,必然是人生之幸. 但唯恐其年幼,而富有人 ...

  • 呈贡拓碑日记(七)《改建呈贡县府碑记》小记

    拓碑所在的原呈贡县公安局大院 题记:本篇日记里,小王师徒传拓之碑位于原呈贡公安局办公大院内,也是以前的县府衙门所在地.相比此前的日记,小王对拓印的过程着墨渐多.可见他的小杂记风格写的逐渐成熟. 文末附 ...

  • 呈贡拓碑日记(八)学拓明仿汉瓦当

    题记:本篇日记较短,为小王在书画院习全形拓所记.全形拓是拓印技术的一种,适用于砖刻碑.尤其是针对汉画像砖石.著名的九能儒僧六舟和尚就曾经写出一本<古砖花供>,是19世纪学术和艺术影响的一个 ...

  • 呈贡拓碑日记(九)呈贡文庙《修学宫碑记》小记

    师徒协作拓印文庙古碑 本篇日记已见小王文字功底,因其外公为文史专家.儿时伴其左右,算是有家学.日记杂文风格明确,把与碑相遇来龙去脉写的很传情.王晋凡小弟能凭着爱好脱离严重的抑郁症,可以看到一个爱好对一 ...

  • 呈贡拓碑日记(十)文庙《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残段小记

    清理段碑 此文可说是上一篇日记的续,同样是在文庙清理碑刻,而且是残碑.文庙一直是一个地方尊文尊孔的象征.建国之前或者说在文革之前几乎是县一级的标配建筑.也是地方上祭孔的地方.历史上两次批孔斗争都一定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