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哲学的世界是孤独
在如今的这个社会下,人们的思想也变得大同小异,许多人烦躁与人相处,也害怕自己一个人,害怕孤独的行走。
其实在我看来,人生哪有人时时相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是早已习惯了依赖别人的相随,还是你迈不出孤独一人的坎,而学会孤独,才能找到一份自立和平静,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因为孤独是通往优秀的一堂必修课。
在你还在犹豫如何适应孤独时,给大家介绍《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这本书吧,它会让你明白思考、追求,以及人生态度上的一份自主,让你在孤独的道路上收获满满,遇到更优秀的自己。
本书的作者是周国平,他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也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这本书以精神、教育、人生价值为话题,并以独特的哲学角度丰富了一个人的思考境界,让我们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在孤独的行走,但我们可以看到另一个更高的自我。
01、孤独开始仰望于苍穹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疑问吧,而有些问题却来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在你们小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世界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有一种熟悉感,但又不知从何回答。
但作者却认为这是哲学的悟性在心中觉醒的时刻,很多人都疑惑为什么开端就开始写“哲学”这个名词,因为哲学在我们今天看来有点高深莫测了,每天忙碌的生活下,谁还会有闲工夫想这些,这也成了哲学家越来越少的原因。
那世界究竟是什么,在书中,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只是用哲学的角度指引我们明白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并举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宇宙在空间上有没有边界”这些例子,从这些例子当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宇宙之广阔,天地之神奇,还有好多我们都无法到达的地方。
其实看看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生存在这之间,却又无法真正去面对眼前的一切,更多的时候我们会把疑问藏在心底,不敢大声表达,我们有时候觉得很难的问题恰恰是最能想到的,而我们此时只是差了一份敢于突破自我。
我们害怕自己被当成“异类”,我们害怕孤独,所以那些所谓的天文家、科学家便是少数,因为他们或许也是从孤独的仰望开始。
02、一个人的探究是神秘
在我们的心中,有没有特别欣赏一个人,然后自己也正朝着那个方向在默默探究,在探究存在之谜的篇章中,提到昆德拉最欣赏的现代作家是卡夫卡,当所有人把卡夫卡小说解释为一种批评资本主义异化的政治寓言时,只有昆德拉赞扬了他的小说是“彻底性的出色样板。”
这让我想起了我国的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王小波,在他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作家同样的思考,但是在他的文字中,偶尔也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犀利,这也是他与旁人不同的风格,而这种风格也在慢慢造就他。
书中还提到:鲁迅先生在呼唤革命的作家在革命到来时反而沉寂了,其实在人生层面来说,作家有更耐久的写作生命,因为他们更擅长去探究各种谜底,在探究的过程中,有人会觉得很枯燥,但有的人却觉得很充实,不论是哪种,都是属于自己的一份选择。
哲学始终在这里与大家的生活分不开,探究存在之谜,需要思维,也需要有一个存在的事物,读到这,我又想起了在学习哲学时常说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不论我们选择以何种形式去面对眼前的一切,但你要记住,思维始终掌握在自己的头脑中,即使有再多的附加条件,我们也要学会独自踏上探究之路。
03、哲学的世界是孤独
读到末篇,始终在围绕着哲学来说,哲学与孤独仿佛融为了一体,人人都有,人人却都害怕,如果说哲学的世界是孤独,那么古代哲人们的活动场所就在蓝天之下,看过赫拉克利特在破庙旁的深思,遇到亚里士多德在森林里徘徊,还有街头那个与众不同的苏格拉底,他们都是伟大的哲学家,但是在他们的脸上,布满了一丝丝的孤独感。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这是出自《月亮与六便士》,这是关于一个画家的故事,而在书中这个主人公画家,他的世界里就有一份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哲学,他的作品只有他自己可以明白,那是孤独的创作,也是哲学的传递。
“我对哲学怀有一种也许过时的信念。我始终认为,哲学不是公共事业,而是属于私人灵魂的事情。”看到这句话时,我真的有一刻感觉到自己也融入了哲学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只有我自己在探寻。
看似很深奥的哲学,却成了所有人都拥有的孤独,在街角的十字路口,只有自己奔跑的身影;在安静的图书馆角落,没有一份与自己融洽的言语;在好奇心的指引下,你会发现自始至终你都是一个人,那个时候,你或许会伤心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但是请你停下埋怨的思考,把哲学放进你的心底。
哲学的境界并不是多么的高深莫测,而孤独的背后并不是你的问题,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差别,人与人之间也没有百分百的相融,但此时此刻,你要记住,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是一份无人知晓的“哲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