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说明后海穴注射治疗断奶仔猪腹泻效果最好
尽管近年来全国养殖技术不断提高,但是断奶仔猪腹泻仍然多发,发病率不断提高,如果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就会很高。断奶仔猪腹泻每年各季均可发生,但在寒冷的冬季及潮湿的雨季发病率较高。
1 发病情况
2018 年8 月25 日,某养殖户给两窝28 日龄良种二头杂交仔猪断奶,仔猪断奶时粪便正常; 31 日龄时有3 头仔猪开始腹泻; 32 日龄时全窝仔猪出现腹泻,开始时粪便呈黑色浆糊状,随着时间的推移粪便越来越稀; 35 日龄时仔猪出现水样腹泻,每天腹泻次数达10 次以上,粪便呈浅绿色,有难闻的腥臭味,仔猪食欲差,精神沉郁,肛门红肿,排粪失禁,腹部干瘪,挤堆睡觉,发抖,全身脏乱,被毛潮湿。由于刚出现腹泻时没处理,结果全群出现腹泻。两次使用阿莫西林粉针剂( 1 瓶) 配合恩诺沙星注射液( 1 瓶) 颈部肌肉注射,每头仔猪2 mL,治好了6 头; 第3 次使用乙酰甲喹注射液颈部肌肉注射2 mL,效果不好,病死仔猪共3 头。
2 临床症状
患猪胃肠道症状明显,肛门红肿,排便失禁,多数为水样稀便,粪便里有饲料颗粒,有腥臭味,耳尖发绀。仔猪出现挤堆,全身湿润、发抖,精神沉郁,食欲差,腹部干瘪,眼窝下陷,消瘦等症状。初步认为是仔猪断奶应激所引起的腹泻。
3 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猪可见结肠内容物呈浆状、糊状,为浅绿色,混有坏死组织或纤维素状絮片,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变化,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
4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及患猪的临床症状,初步认为是仔猪断奶后出现营养性腹泻引起的肠道细菌感染;剖检3头病死仔猪,采集猪淋巴结及肠道内容物等新鲜病料制成悬液,经细菌分离培养后,符合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的鉴别培养特性;初步诊断为猪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5治疗
为了提高治疗的效果,需要悬挂保温灯,提高环境温度,提高断奶仔猪舒适度。在断奶时为了降低应激反应,赶走母猪,将仔猪留在原来的圈舍。仔猪圈舍潮湿,可以铺撒草木灰。对仔猪圈舍加强消毒。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不但要给仔猪补液,还要维护仔猪电解质的平衡,需要给断奶仔猪饮用补液水( 氯化钠3 g,碳酸氢钠2 g,氯化钾1. 5 g,葡萄糖10 g,干净的饮用水1 000 mL) 。对于脱水严重的猪必要时腹腔注射补液,补液原则为每10~20 kg 体重补液10 mL,30~40 kg 体重补液20 mL。对还在腹泻的仔猪采用阿莫西林粉针剂5 g 配合恩诺沙星注射液( 0. 25 g ∶ 10 mL) 后海穴注射0. 8 mL,注射4 h 后2 头仔猪还有腹泻症状,但是该仔猪的粪便由水样变成糊状; 12 h 后继续对这2 头腹泻的仔猪进行后海穴注射,注射第4 小时后痊愈。其余的8 窝断奶仔猪发现腹泻后就直接采用阿莫西林粉针剂配合恩诺沙星注射液每头0. 8 mL后海穴注射,同时做好仔猪的补液工作,在断奶仔猪的饮水中加入补液水,供断奶仔猪饮用。通过以上方法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达97%。
6讨论
使用阿莫西林粉针剂配合恩诺沙星注射液后海穴注射治疗断奶仔猪腹泻比颈部肌肉注射效果明显。在此穴位对症注射药物能刺激猪的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发挥针刺的神经刺激及药物治疗的双重作用,具有用药量少且见效快的特点。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圈舍卫生,先清除患病仔猪圈舍内的排泄物,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最后用消毒液对圈舍消毒。对粪便进行沼气发酵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圈舍及其周围环境的消毒,这是在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为了防止治愈后产生僵猪,做好仔猪断奶的饲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研究发现,颈部肌肉注射治疗仔猪腹泻的治愈率为51%,而采用后海穴治疗治愈率为97%,僵猪率为0. 1%,后海穴注射治疗有针刺和药物的共同作用,比肌肉注射见效快,同时也减小药量,安全可靠,提高了用药效果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