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经脉

1.经脉循行

【原文】

《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1 。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2 。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 3 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 4 ,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 5 ,挟脊内,过髀枢 6 ,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 7 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 8 至小指外侧。

【注释】

[1]巅: 即巅顶,当头顶最高处,约当百会穴处。

[2]耳上角: 即耳郭的上部。

[3]肩膊: 即肩胛部。滑伯仁:“肩后之下为肩膊。”

[4]膂: 夹脊两旁的肌肉,即竖棘肌。

[5]胛: 《太素》卷八首篇及《千金方》卷二十第一等作“胂”。胂,相当于竖棘肌外侧。

[6]髀枢: 此处指髋关节。

[7]腨: 腓肠肌部。《说文》:“腨,腓肠也。”

[8]京骨: 第5跖骨粗隆部,其下有穴名京骨。

【语译】

足太阳膀胱经,从眼睛内侧角开始,上行到额部,交会于头顶。

头顶部有分支到达耳上方。

直行主干从头顶内络于大脑,出于项部,分两支下行:

一支沿肩胛骨内侧,挟脊柱旁,到达腰部,进入脊柱筋肉,联络肾,属于膀胱;从腰部又有分支发出,经脊柱旁下行,穿过臀部,进入腘窝中。

另一分支,从肩胛骨内侧左右分别下行,经肩胛内缘夹脊下行,经过髋关节,从大腿外侧后缘下行,会合于腘窝部,由此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出于外踝后方,沿第5跖骨到达小趾端外侧。

2.经脉病候

【原文】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是为踝厥 1 。

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 2 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 3 、腘、腨、脚皆痛,小指不用。

【注释】

[1]踝厥: 指本经经脉循行部位小腿部气血厥逆的见症。

[2]囟: 囟门部。

[3]尻: 尾骶部。

【语译】

本经发生异常变化就表现为下列病症:头胀痛,眼球似要外突,颈项拘急牵拉,脊背疼痛,腰部好像要折断,髋关节不能屈伸,腘窝部牵掣,小腿部胀痛如裂,这就是小腿部气血逆乱所致的踝厥病。

本经主治筋方面的病症:痔,疟疾,躁狂,癫痫,头顶前囟自及后项疼痛,目赤,流泪,鼻塞、流涕或鼻出血,颈项、后背、腰部、尾骶部、腘窝、小腿、脚部疼痛,足小趾功能障碍。

3.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颈项、腰背、下肢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还可以治疗相应脏腑及其相关组织器官的病症。

(二)足太阳络脉

【原文】

《灵枢·经脉》: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 1 。去踝七寸,别走少阴。

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注释】

[1]飞阳: 即飞扬穴。

【语译】

足太阳络脉,名飞扬。在外踝上七寸分出,走向足少阴肾经。

实证则有鼻塞、头痛、背痛;虚证则有鼻流清涕、鼻出血等。可取足太阳络穴治疗。

(三)足太阳经别

【原文】

《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 1 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入于项 2 ,复属于太阳。

【注释】

[1]一道: 即一分支。

[2]项: 约当天柱穴。

【语译】

足太阳经别,在腘窝部从足太阳经脉分出,一支在臀下五寸处别行,进入肛门,属于膀胱,散布于肾脏;沿脊柱两侧的肌肉向上,到心脏部入里散布;直行的一支,循脊柱两旁的肌肉上行,进入项部,又归属于足太阳经脉。

(四)足太阳经筋

【原文】

《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 1 ,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纲 2 ,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

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

【注释】

[1]腨外: 应该为“腨内”,以与下文“腘中内廉”一致。

[2]目上纲: 纲原作“网”,此据《甲乙经》《太素》改。目上纲即上眼睑。

【语译】

足太阳经筋,起始于足小趾,向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关节;其向下的分支,从外踝结于足跟部,沿跟腱向上结于腘窝;其别支结于小腿部,向上至腘窝内侧。两支汇合,向上结于臀部,继续向上,夹脊柱两侧向上到达颈项。分支入结于舌根部,主干向上结于枕骨,并上头顶,前行下至颜面部,结于鼻部。分支形成目上纲(上眼睑),下结于眶下颧骨部。另有分支,由背部从腋窝后外缘结于肩关节。一分支进入腋窝下,并由此向上出于缺盆。

向上结于完骨(耳后乳突)。从缺盆而出的分支,斜向上出于眶下颧骨部。

其病症:足小趾掣强,足跟部肿痛,腘窝部挛急,背脊反折,颈项部筋肉拘急,肩关节活动受限,腋窝部僵滞,缺盆中牵掣抽痛,不能左右活动等。

本经小结

1.经络小结

(1)经脉走向: 从头走足。

(2)循行分布: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经后头,行背腰部距后正中线1.5寸及3寸两条侧线,经股后,至腘相合,沿小腿后、外至小趾端交肾经。本经有1条主干,3条分支。

(3)联系脏腑器官: 膀胱、肾、目、耳、脑;心、肝(经别);舌本、鼻(经筋)。

(4)衔接经脉: 上接手太阳小肠经,下接足少阴肾经。

2.取穴要点

主要应掌握背部第一侧线(旁开后正中线1.5寸)、背部第二侧线(旁开后正中线3寸)、肩胛骨、髂骨、骶骨、腘横纹、腓肠肌、外踝等解剖标志。

面部: 目内眦上方取睛明;眶上切迹取攒竹。

腰背部: 背部第一侧线取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背部第二侧线取膏肓、志室、秩边等。第2骶后孔取次髎。

下肢部: 腘横纹中央取委中;腓肠肌人字沟顶点取承山;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取昆仑;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取申脉;小趾外侧趾甲角旁取至阴。

3.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腧穴主要用于头、项、目、背、下肢部病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症。

(1)经脉循行所过外经病症: 睛明、攒竹治目疾;天柱治头项病;委中治腰背痛;背腰腧穴治背腰痛;腰骶下肢腧穴治腰骶下肢病。

(2)脏腑病: 背俞穴主治所属脏腑的病症及脏腑相关组织器官的病变;腰骶腧穴治前阴病;委阳治三焦病。

(3)神志病: 申脉治癫狂痫、不寐。

(4)其他病症: 膈俞治血虚、血证;委中治热证;膏肓治虚证;承山治大肠病;昆仑、至阴治难产;至阴治胎位不正。

4.刺灸注意事项

睛明、攒竹禁艾柱灸。睛明穴针刺时注意角度和深度,针刺后不行针,出针宜按压针孔防出血,若有出血局部青紫即以冷敷和压迫止血,血止后嘱患者回家后热敷帮助吸收。背部腧穴斜刺0.5~0.8寸,不宜直刺深刺;昆仑、至阴孕妇禁针。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歌

BL六十七膀胱经,起于睛明至阴终,脏腑头面筋痔腰,热病神志身后凭,

内眦上外是睛明,眉头陷中攒竹取,眉冲直上旁神庭,曲差庭旁一寸半,

五处直后上星平,承光通天络却穴,后行俱是寸半程,玉枕脑户旁寸三,

天柱筋外平哑门,再下脊旁寸半寻,第一大杼二风门,三椎肺俞四厥阴,

心五督六膈俞七,九肝十胆仔细分,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

气海十五大肠六,七八关元小肠俞,十九膀胱廿中膂,廿一椎旁白环俞,

上次中下四髎穴,骶骨两旁骨陷中,尾骨之旁会阳穴,承扶臀下横纹中,

殷门扶下六寸当,浮郄委阳上一寸,委阳腘窝外筋旁,委中腘窝纹中央,

第二侧线再细详,以下夹脊开三寸,二三附分魄户当,四椎膏肓神堂五,

六七譩譆膈关藏,第九魂门阳纲十,十一意舍二胃仓,十三肓门四志室,

十九胞肓廿一秩边,小腿各穴牢牢记,纹下二寸寻合阳,纹下五寸承筋当,

承山腨下分肉藏,飞扬外踝上七寸,跗阳踝上三寸良,昆仑外踝跟腱间,

仆参跟骨外下方,外踝下缘申脉穴,踝前骰陷金门乡,大骨前下寻京骨,

关节之后束骨良,通谷节前陷中好,至阴小趾外甲角,六十七穴分三段。

头后中外次第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