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培训:别问机构“考试通过率”,容易“自投罗网”
虽然是教育培训和出国留学领域的从业者,我倒极少在公众号提及行业相关的内容,原因不表。但微信上还是有不少童鞋来找我咨询,让帮忙拿主意。感谢信任,但我始终觉得决定一定得是自己做的,在尽量掌握充分的信息前提下。了解得越多,做出的决定往往越明智,越不容易“踩坑”。所以后续我会多发布一些相关文章,没有精彩爆料,没有“揭黑幕”,更多地是说现象,讲道理,目的在于让信息对称,辅助童鞋们独立思考。
今天我们先来说一个容易踩坑的点——通过率。很多同学在选择培训机构的时候,都喜欢问“考试通过率”。毕竟对于培训课程,特别是考试类课程,效果是硬标准,用什么来衡量效果?当然就是考试通过率。这个逻辑好像没什么问题,不过釉叔却要提醒,不要把“通过率”作为重要的选择依据,这当中“水”可有点深。
可能不是所有童鞋都知道,自2015年9月起,实施了一个所谓“史上最严”的新广告法。其中有这么一条:
第二十四条 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
(二)明示或者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
(三)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直接看法条不直观,引用专业人士的解读说明一下:“在中考、高考、留学、外语考级、公务员考试等教育培训机构的广告宣传中,以往都依赖以过往升学率、成功案例等来吸引新顾客。但是在新《广告法》中,不管是'包过''升学率100%'还是例举往届通过率等,都属于违法行为。”
这是绝大多数正规机构现在都不再在自己的课程介绍页面标示“通过率”的根本原因。小机构路子野一点,或者心存侥幸,反而会敢于冒一冒风险。毕竟,相当部分的学生还是很认“通过率”的。不信的同学碰到敢于违规的情况,可以试一下,举报到工商,基本一告一个准。
“我们15年开始做这个考试培训,第一年的通过率是87.6%,第二年到了94.3%,去年93.2%,今年我们期待稳中有进哦,快来加入我们吧!”等下,我告诉你,这三个数字都是我随口编的哦。我不主动说,你根本无从查证,所以看出这件事情上的“猫腻”了吗?即使你最后没通过,你可能只是叹息“哎,我怎么是那倒霉的百分之几”,可能善良和单纯限制了你的想象力,没想到大前提就是假的。所以我本人是非常赞成新广告法的做法的,以看似粗暴的方式填平了一个学生非常容易跳下的“陷阱”。因为学生关注通过率,只要愿意骗,编一个别太离谱的数字(你年年100%肯定不行,找到一个不过的就穿帮了),有人就会就“自投罗网”了。
可能有同学会说,那这样也不好呀,虽然有编造通过率的情况存在,但是如果有哪家机构真的做得不错,真实的通过率也不让发布,岂不是“误伤”了?答案是不会。多数的教育培训有特殊性,即学生的决定作用非常大。为什么全国专四的平均通过率都是60%+,70%+的水平,北外能做到95%+甚至有些年份100%?因为人家是北外,而北外不是给钱就能上的,生源才是高通过率的关键。
而要受广告法规范的社会外语培训,学生基本上是交钱就可以上课吧?生源这关已经失守了,意味着培训教程再好,能作用的范围也有限,要非常奇迹的通过率,只能靠“修饰”了。打个岔:德语的德福培训,德福20分满分,一般留学要16分以上。某个不愁生源的著名机构的德福班,进班前是要考试的,相当于14分的水平才行。所以它的通过率远高于业内水平。不过,人家这么做,并非为了通过率,主要是为了教学质量,不想浪费学生时间。
考试培训主要面对三类人,一类是基础弱的,要求补差;基础一般的,诉求巩固;基础好的,希望培优。严格意义上的“考试强化班”主要针对的是第二种,或兼带第三种,而第一种,有设置报名前测试的,就会把他们甄别出来,送到基础班或者预备班去。第一种学生如果坐在强化班里,首先是跟不上,其次考试也大概率通不过,这应该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面对给钱就能上的培训,这种情况你还是别问通过率了,真的没有什么意义,有些机构压根没统计这东西,若碰上有心编造的,不就开开心心很满意地上钩了?还是试听一下老师的讲课怎么样,自己喜不喜欢更靠谱。
总的说来,就是提醒的是大家要理性,不仅是培训,生活中很多的套路或骗术,要么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要么就是利用人的贪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鸿沟在被逐渐填平,做医生的朋友会发现现在的患者越来越专业;做老师的也会发现,学生越来越厉害,有些问题不仔细研究,你掌握的信息还不如学生多。这些其实都是好的趋势,从业者更加专业,更加遵守法律规范,才能让行业更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