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必读-温病经方:增液承气汤

大医双合
COURSE ARRANGEMENT

导读:增液承气汤故名思意,是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黄)加承气汤(大黄、芒硝)。用增液汤滋阴而补阴血;承气汤是用来攻下的,攻下就可以通气机。

经典重温】

增液承气汤 出自《温病条辨·中焦篇》风温温热第17条、其原条文谓∶'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组成

元参一两、麦冬八钱、细生地八钱、大黄三钱、芒硝一钱五分。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方剂功效】

增液汤具有滋阴生津的作用,加入大黄、芒硝,即合入调胃承气汤法,全方就具有了滋阴通下的功效。

由于生地甘苦寒,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通经逐血痹。玄参味苦咸微寒,也善入营血分,能凉营生津,散结解毒;

大黄苦寒除泻下攻积外,更可泻火解毒、凉血祛瘀。这三味药配合,就使该方具有了凉血蒸瘀泻火解毒、滋阴生津的新功效。

因此,本方不仅可以滋阴通下,用于阴液亏竭的大便秘结,而且可用于以血分火毒郁结为病机的诸多疑难病证。

增液承气汤的证

1.原治证∶温病津液不足、大便不下。

2. 对应证:一是调胃承气汤证,如烦热、腹满、大便燥结等;

二是增液汤证,如舌赤少苔而干。口鼻咽喉干燥等;

三是生地、玄参配大黄对应的血分瘀热证,如颜面痤疮,衄血,疖疗,以及中风,月经不调等。

3.方证的特征性证∶大便燥结,舌赤少苔而干。

杂病阴亏便秘,或营热血燥、血分火毒郁结,见有增液承气汤证者,可用本方治疗。

【典型案例】

张某。男。72 岁,因心前区持续疼痛 3小时入院。经心电图等检查。诊断为心肌梗死,经西医治疗后病情仍不稳定、遂求中就诊。就诊时有胸痛,并伴有腹部胀满, 口干,大便不通,舌暗紫。苦黄厚腻,脉结代。考虑患者年龄和便秘病史。

处方∶玄参15g,生地黄 15g,麦冬 15g,大黄(后下)6g芒硝(冲) 10g,莪术15g,赤芍 12g,桃仁12g,瓜蒌15g,枳实 15g,薤白15g。

患者服药1剂后大便略通,3 剂后,大便通,胸痛腹胀好转病情趋于平稳。大便通后,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愈。

【按】∶本例患者祛邪要首先确保大便通畅,西医治疗也强调便大便通畅以免使患者大便时过度用力而诱发心衰或心律失常;考虑到患者年龄因素,故本例予增液承气汤加活血化瘀药。

本证是热结肠腑与阴液大伤同时存在的虚实夹杂证。从监床实践来看,其临床表现多见∶身热,大便秘结,腹满痛、口干唇裂、甚至齿体舌苔焦燥,脉沉细。

分析其病机,这种证候属于热结肠腑证的变证,它的形成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本来就是阴虚之体,热邪传到大肠之后,燥热反复伤阴、阴液因越伤越重而致大亏;另一种可能是腑实热结久聚,过度消耗津液。

总之、这个证候是燥热既盛,阴伤又重。已经用过攻下法但大便仍然不下的原因是阴液大亏,肠道失于濡润,用攻下法虽然推动力强,但肠道过于干涩、所以'下之不通'。这就如同河道里没有水,船摘浅了,所以吴氏称其为'无水舟停'。

身热,大便秘结,腹满痛,脉沉是腑实证的表现。口干唇裂,齿燥,脉细是阴伤的征兆。燥热盛而阴液大伤,所以舌苔焦燥。

按照吴鞠通的治疗方法,第一步是先用增液汤滋阴润肠通便,如果服两剂后大便仍然不下,就用增液承气汤。增液汤中元参、麦冬、细生地的用量者相当大,是取其滋阴增液,润肠通便的作用。

如果服增液汤两剂后六便仍不下,说明推动力不够,就要加入大黄、芒硝,组成增液承气汤以攻补兼施增水行舟。吴鞠通称这种治法为'一腑中气血合治法'。一腑,是指大肠。

为什么称为'气血合治法'呢? 增液汤是用来滋阴的,阴与血同类,所以用增液汤滋阴而补阴血;承气汤是用来攻下的,攻下就可以通气机。因为这个方剂有滋阴血、通气机的作用,所以称为'气血合治'法。

大医双合传承

传播传统中医文化,建造中医文化平台!
3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关于下法的最全总结

    下法是中医的八法之一,来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三承气,扩大于张从正的<儒门事亲>,精细至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明白此三家,则下法毕矣. 一.寒下:以攻下为主 1.大承 ...

  •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是狂而不甚,较发狂为轻。),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是狂而不甚,较发狂为轻.),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脐以下腹部称少腹,亦称小腹.一说脐以下称小腹脐两旁称少腹.)(结急) ...

  • 经典必读-温病经方:防风通圣散

    大医双合 COURSE ARRANGEMENT 导读:豆鼓性味苦寒,能够清热.栀子与豆豉两药配伍,以其苦寒之性,中能泻胃中郁火,清疗胃脘嘈杂,或疼痛不舒.(作者/康海洋) [防风通圣散组成]防风.川芎 ...

  • 经典必读-温病经方:杨璿承气汤

    大医 双合 DaYi Shuanghe 第102期 每天一期,弘扬中医 COURSE ARRANGEMENT 导读:三焦大热,痞满燥实,谵语昏乱不识人,热结旁流,舌卷囊缩,厥逆脉沉伏,及瓜瓢温,疙瘩温 ...

  • 经典必读-温病经方:大黄黄连泻心汤

    导读:舌红赤,苔黄,烦躁,口苦口臭,便秘尿赤.是大黄黄连泻心汤的特性病证.(编辑/康海洋) [大黄黄连泻心汤] 出自<伤寒论>第 154 条,其原条文谓∶'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 ...

  • 经典必读-温病经方:清营汤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大医 双合 DaYi Shuanghe 第106期 每天一期,弘扬中医 导读:犀角咸寒,清心凉营,是方中君药,现在用水牛角代替.生地.元参.麦冬就是增液汤,其中生地甘寒,元参甘咸 ...

  • 经典必读-温病经方:泻心汤

    大医 双合 DaYi Shuanghe 第120期 每天一期,弘扬中医 COURSE ARRANGEMENT 导读:心烦急躁,口苦口臭,疗疖疮疡,头痒,头皮出油,脱发,身痒体臭,口秽喷人,火郁阳痿,火 ...

  • 经典必读-温病经方:导赤承气汤

    导读:现在本方的应用范围已被拓展至呼吸.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前列腺炎等病.急性气管及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肺炎.急性上呼吸道底等肺系常见病.多发病,凡出现高热 ...

  • 经典必读-温病经方:凉膈散

    导读:痫证主要病位在心,概由痰.火.瘀等导致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风阳痰浊蒙闭心窍,流窜经络而发病.凉膈散主之.(编辑/康海洋) [经典重温] 凉膈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积热> ...

  • 经典必读-伤寒经方——真武汤

    导读:本方现代医学多用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多系统疾病,用时应多加注意. [经典原文]: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润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 少阴病, ...

  • 24经典必读-伤寒经方——生姜泻心汤

    导读:生姜泻心汤是目前治疗胃中不和.心下痞满.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等症的常用方剂. [经典原文]: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失党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