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感受越音流长

点击图片查看“绍剧”简介

“君不闻,紧鼓斗残龙虎,急弦际会风云;伤壮志之未酬也,悲馒头华夏血染;奋大圣之金棒兮,扫鬼蜮玉宇澄清;回气荡胸,落尘震庭;声将海底翻起,调高冲霄遏云。是何戏哉!是何曲哉!是何唱哉!倾人间不平之戾气,寄吾越豪迈之风魂者也。”(洛地《绍剧发展史·序》)这便是数百年来传唱于江南越地的绍兴乱弹――绍剧。

绍剧以生、旦、净、丑等齐全的脚色行当,披袍执笏搬演帝王将相的征战杀伐之剧;与道光、咸丰年间在绍兴兴发的,以一旦、一丑搬演“戏弄”段子的“鹦哥班”相比较,“乱弹班”在戏班的组织、搬演的剧作上,都较“鹦哥”班为“大”,“大班”是“鹦哥”小班的对称,故绍兴乱弹(班)又有绍兴大班之称。

2021年5月28日,新编绍剧现代戏《喀喇昆仑》在完成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团、十六团的三场演出之后,于2021年5月28日22:00在新疆阿瓦提县鲁迅文化舞台拉开帷幕。当天,演员们朴实自然的表演、细腻的演绎风格、高亢激越的唱腔,把观众们带回到了上世纪60年代,共同见证一代绍兴青年赶赴新疆屯垦戍边,克服艰难险阻跨出国门,为祖国修建“天路”的热血青春。激昂处,为之震撼,动情处,台上台下满含热泪,全场掌声不断,反响强烈,现场观众从绍剧表演中深深领略到绍兴文化的独特魅力。

绍兴文化 | 经典绍剧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点击图片查看“越剧”简介

越剧,曾称小哥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绍剧、嵊剧等。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首次以“越剧”称此剧种。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嵊县农村出现“落地唱书”,以〔四工合调〕说唱《养媳妇回娘家》《蚕姑娘》之类的短篇农村故事,很快流行当地并逐渐传至杭、嘉、湖一带,形成长于叙事的新调〔吟哦调〕,开始说唱《赖婚记》、《金龙鞭》等长本书。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节期间,嵊县农村6名艺人首次化妆登台,演出《十件头》、《赖婚记》、《倪凤扇茶》,因只用笃鼓、檀板按拍击节,的笃之声不断,故称“的笃班”或“小歌班”,渐次衍变为一种地方戏曲,并流行于绍兴、宁波一带。

“小歌班”剧目多半反映农民生活。民国初,小歌班流向上海,并以“绍兴文戏”(男班)为名与乱弹班——绍兴大班相区别。民国10年(1921),绍兴文戏改原来的徒歌清唱为以丝弦伴奏,称为〔丝弦正调〕,出现魏梅朵、王永春等一批优秀艺人,男班入全盛时期。民国12年(1923),嵊县首次出现绍兴文戏女子科班。此后,女子戏班林立,称为绍兴女子文戏,简称女子文戏。

女班所演剧目,多自绍剧、京剧移植,故又称文武女班、女子绍剧等。其时,为适应女子演唱而变〔丝弦正调〕为〔四工调〕,演出于绍兴、宁波和上海。民国25年左右,绍兴女子文戏因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唱调流畅,逐渐取代了男班在上海的地位。27年,女子文戏创演新戏,开掘新的表演程式,并改称“越剧”。31年(1942)起,著名越剧演员袁雪芬等进行越剧改革,在〔四工调〕的基础上发展出新调〔尺调〕,著名越剧演员范瑞娟又创制了〔弦下调〕,越剧唱腔逐渐形成多种流派。1947年,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等十人同台演出《山河恋》,轰动上海,因此得名“越剧十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越剧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除京剧以外的全国第二大剧种。越剧在长期实践中,进一步形成了一种优美抒情、诗情画意的独特风格。上世纪 50年代起,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以唱为重,唱做结合,武戏文做”的表演风格。代表性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山花烂漫》、《胭脂》等。

20世纪初,越剧以小旦、小丑为主,其后,以小旦、小生、小丑为主。20年代,发展为小旦、小生、老生、小丑四行为主,俗称“四柱头”。建国后,越剧行当分为小生、旦、老生、花脸四堂。

绍兴小百花越剧团自1986年成立至今,先后创作和排演了大戏三十余台,折子戏五十余出,以文武兼备的特色享誉艺坛。代表剧目有《陆文龙》、《梁山伯与祝英台》、《三看御妹》、《越王勾践》、《木兰别传》、《狸猫换太子》、《李慧娘》等。剧团先后一次赴台湾、二次赴新加坡、七次赴香港演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主要演员范派小生吴凤花(师承范瑞娟)、吕派花旦吴素英(师承吕瑞英)、傅派花旦陈飞(师承傅全香)先后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百年传承 | 经典越剧

《红楼梦·葬花》

点击图片查看“绍兴莲花落”简介

绍兴莲花落,是以绍兴方言说唱,现为浙江现存主要地方曲艺之一。据《绍兴市志》卷36第五章,“曲艺”第三节记载:绍兴莲花落起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当时有绰号称“长手指甲”的张姓艺人,自家乡“下三府”(今杭嘉湖一带)来绍兴卖唱,先后收上虞松厦沈阿发、绍兴坡塘唐茂盛为徒。初时,沿门说唱,多演唱恭喜发财、吉祥如意之套辞,后逐渐形成有故事情节的段子,称为节诗。这类节诗据称有18只半,有《娘家节诗》、《长婆节诗》、《分家节诗》、《大衫节诗》等,大多取材于民间日常生活或民间传说,具有滑稽、夸张、讥讽、幽默的特点。继而开始说唱长篇书目,以绍兴方言说唱,其说表语言通俗、生动,幽默风趣,有说有唱,以唱为主;唱词通顺流畅,代表性传统长篇书(曲)目有《闹稽山》、《马家抢亲》、《天送子》等,以后借鉴和吸收戏剧及其他说唱文艺的本子,出现了如《何文秀》、《百花台》、《顾鼎臣》等曲目。

方言说唱 | 绍兴莲花落

《翠姐姐回娘家》

点击图片查看“绍兴平湖调”简介

绍兴平湖调,简称“绍兴平调”,曾称“越郡南词”,创始于明代初叶,清代初期已盛行,以文人士大夫自娱自乐为主。曲种因所唱曲调“平湖调”而得名。绍兴平湖调文辞高雅,曲调优美,旋律丰富,风格独特。基本唱调包括“蓑衣谱”和“细调”,其中“蓑衣谱”是基本唱调的主体,“细调”是专为某些别具特色的节诗和唱段而设计的唱腔,是定腔定谱、专曲专用。除基本调外,还以一些民间小调俗曲和戏曲曲牌作为附加调演唱。其伴奏乐品,以三弦、扬琴、二胡为基干,称为“三品”;又可加琵琶、洞箫,是为“五品”;再加双清、笙,称为“七品”。演唱方式为自弹自唱。传统表演中,唱说者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且忌以手势、表情、眼神等视觉性表演辅助,全凭说唱功夫传情达意。

岁月弹指一曲间,悠然评唱江南韵|绍兴平湖调

《曾记梨花细雨天》王玉英

点击图片查看“绍兴摊簧”简介

绍兴鹦哥戏,俗称鹦哥班,系江南摊簧类曲艺中的“后摊”衍变而成,是流行于绍兴民间的一种地方曲艺。据艺人相传:绍兴鹦哥戏大约形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其前身为花鼓戏,宁波称摊簧、串客,由余姚传入绍兴后,引入当地民间曲调,因其原始表演形式为一男一女相对而唱,好比鹦哥一对,(越俗称男女成双成对谓之“鹦哥”),鹦哥戏名称由此而生。1920年,绍兴鹦哥戏著名艺人高阿友曾组班到上海的茶园演出一个月。当时农村中对鹦哥戏有一句俗语:“看了鹦哥戏,男人勿出畈,女人勿烧饭”。可见绍兴鹦哥戏的魅力。

绍兴鹦哥戏曾在江浙沪大部分地区流行,至今仍有民间艺人在演出。它故事性强,节奏快,语言活泼,唱腔质朴、圆润流畅、风格独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音乐性、艺术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经典传承 | 绍兴摊簧

《外婆坑》

点击图片查看“绍兴词调”简介

绍兴词调,又称花调、话词,是由盲艺人说唱的古老曲艺品种。盲人说唱,在绍兴渊源颇古,南宋时绍兴诗人陆游有《剑南诗稿校注卷三十三·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云:“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即是绍兴盲人说唱最早的记载。

绍兴词调的演唱大都带有庆贺祝愿的性质,一般在结婚、三朝、接轿、做寿、剃头、得周、乔迁等场合演唱,不参加丧事、祀事活动。日场先唱《庆寿》,夜场改唱《寿赐》,然后唱一段节诗,接唱一回正书,一场共唱四段节诗、四回正书,共约五个小时。如今,绍兴词调艺人多已亡故,曲种已濒临消亡。省市有关部门对抢救保护绍兴词调这一“绍兴五大曲种”之一十分重视,目前拯救行动正在进行之中。

江南娓娓道来的韵味|绍兴词调

《十全十美》绍兴市越城区文化馆

点击图片查看“绍兴宣卷”简介

绍兴宣卷系具有宗教色彩的唱说文艺,主要用于祀神祈福(见《绍兴市志》卷36第五章)。

旧时,宣卷艺人社会地位低下,均非专业,行中有“父不传子”之习。又由于[宣卷调]简明流畅,易于上口,演唱时,可翻阅卷本,照本宣科,无记诵背读之劳,爱好者稍有基础即可应邀演出,所以,宣卷艺人并无严格的师承关系。宣卷班以“鱼位”为首,多系自愿组合成班,于神诞、庆寿、贺迁、祭奠时演唱。1950年起,逐渐停止。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又有恢复演出。

唱说文艺|绍兴宣卷

《镰刀锤头耀百年》

点击图片查看“绍兴大书”简介

曲艺《绍兴大书》的前身——评书(分南北两大派),起源于东汉、隋、唐,兴盛于清代中叶,流行于民国,直至解放初期。

绍兴大书的艺术特色:一人说表,只说不唱,道具简单到:一把摺扇、一条方帕、一块醒木。艺人身穿长衫,站或坐于桌前,舌吐莲花,妙语联珠;说到精彩处,用醒木拍桌,营造声势,喧染气氛;说到关键处,卖个关子,嘎然而止,“且听下回分解”。绍兴大书的话本侧重以历史题材为基础进行创作加工。有的艺人重说表,擅长历史故事,描述细致入微,情节丝丝入扣,人、景、物描绘惟妙惟肖,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有的艺人重演装,擅长演讲侠义小说,讲究口、眼、身、法、步,人物塑造音容笑貌,活灵活现,结构严谨,妙不可言。

评书艺术|绍兴大书

【纪录绍兴】说书先生(表演艺人魏昉昊纪录短片)

点击图片查看“新昌布袋木偶”简介

布袋木偶戏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是后岱山村民喜爱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根据东茗乡后岱山村民间老艺人王志求(1928-2011)介绍,民国初年,东茗乡里白岩村民间艺人吕木火学成布袋木偶表演技艺后,带领儿子吕庆南及同乡人吕宏波、吕根标、王志求、王相如、赵洽波等六、七人结社行艺,表演布袋木偶,曾经红极一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剧团解体、演员分流,布袋木偶表演艺术从此销声匿迹。2006年,东茗乡人民政府对消失了40多年的布袋木偶表演进行了抢救性挖掘整理。

经典艺术|布袋木偶戏

点击图片查看“诸暨鹦歌调”简介

诸暨鹦歌调起源于清中期,盛于清末民国初年,是一种以说唱为主的表演艺术。演出多以说唱与小型杂扮相结合的形式,内容常为世俗情态,反映民间传奇、市井逸闻及百姓家常故事,而尤以男女私情为多,故常遭官司府榜禁。有一人说唱,一人伴奏;也有二人说唱,二人伴奏的。其主要伴奏乐器有二胡、三弦(或琵琶)。演唱者击小鼓打小板,曲调清丽婉转,流畅悦耳,富有清新的江南民间特色。

鹦歌调演员少,灵活性强。有时仅一二人,无法扮演,则自拉自唱,沿门卖唱度日。后来由于越剧的崛起,许多鹦歌调艺人转到越剧界,鹦歌调艺术就日渐衰退了。解放初期,尚存少量艺人演出,到“文革”期间,就销声匿迹了。

目前,传统艺人基本去世,但尚存少量曲谱,尚有演唱过鹦歌调的少量中老年业余艺人。

世俗情态|诸暨鹦歌调

《鸡飞狗跳》诸暨市文化馆

本文由绍兴文旅发布编辑整理

素材来源:绍兴接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