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运动损伤解剖学:损伤的分类及预防
今天,小康带大家了解一下常见运动损伤分类、康复及预防。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
1
扭伤
扭伤的实质是韧带部分或完全撕裂。当关节发生超出正常范围的运动就会造成扭伤。严重的扭伤常常伴有骨折和脱位的发生,一旦怀疑发生了严重的扭伤,应该立刻寻求医疗帮助,并拍摄X线照片。由于韧带处血管较少(即血液供应较少),韧带损伤的康复较肌肉组织的康复而言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这是因为缺少血液的供应,营养物质难以输送到伤口位置,帮助伤口愈合。
同时,代谢废物也较难排出。相对于拉伤而言,扭伤的肿胀现象出现的较为缓慢,通常在扭伤几个小时之后才会出现,而拉伤则只需要几分钟。
一级扭伤,韧带轻微撕裂,可感到中等局部疼痛且可见轻微肿胀和肌肉痉挛,关节功能受影响较小。通过正确的治疗和护理,一级扭伤的康复一般需要2-3周。
二级扭伤,韧带纤维局部撕裂较为严重,在负重、压力测试甚至不活动时会有疼痛感。此类扭伤会导致部分功能丧失,且出现的肿胀较大,二级扭伤的康复需要3-6周。
三级扭伤,韧带纤维完全断裂,痛感强烈,功能严重受损,关节稳定性丧失和肌肉痉挛。关节周围迅速出现肿胀现象,扭伤突发时可能会有声响。三级扭伤的康复需要3-4个月,如果进行手术则会需要更多时间。
2
拉伤
肌肉拉伤是肌肉或肌腱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通常发生在肌肉与肌腱的结合处。肌肉拉伤经常发生在举重、爆发性运动、快速运动、肌肉疲劳或神经疲劳时。因此,拉伤在运动或训练接近尾声时最常出现。此外,撞击和压迫也可以导致肌肉拉伤。如果运动员在运动前的热身不够充分,发生肌肉拉伤的概率会大大增加。由于肌肉和肌腱处的血液供应多于韧带处,肌肉处的血液供应叉多于肌腱处,因此,肌肉处的拉伤比肌腱处的拉伤愈合更快,而肌腱拉伤则比韧带拉伤愈合更快。
一级拉伤,肌纤维轻微部分撕裂,对功能会有显著的影响,高强度运动时更为明显。在压迫或伸展时有轻度到中度的疼痛感,肌肉有可能会绷紧,肌肉力量也可能会减弱,触诊会感觉到出现肿胀现象,且有触痛。一级拉伤可能很快就会康复。
二级拉伤,韧带纤维严重部分撕裂,功能受损程度较大,压迫、伸展或触诊时有中度到强烈的疼痛感。肌肉力量将会减弱,伤处及伤处周围的肌肉可能会出现痉挛。出现中度到严重的肿胀现象,功能将严重受损。通过合理的治疗,二级拉伤的康复需要3-6周。
三级拉伤,肌肉纤维完全断裂,通常是由于肌肉严重地过度拉伸或进行了强力的收缩。奥运会举重运动员、健美运动员、田径短跑运动员有较大的风险会发生这类损伤。三级拉伤的标志及症状包括局部及周边有强烈的疼痛感、功能完全丧失、无力、明显的肿胀现象、周边肌肉痉挛、肌纤维明显聚集成束。三级拉伤通常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并且需要2-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来恢复。
3
应力性骨折
应力性骨折是由于骨骼受到重复的应力作用,使骨髂上出现了小的骨裂或骨折。长跑运动员里程数增加过快就很容易发生应力性骨折,且通常发生在胫骨、第四或第五跖骨上。足球运动员、板球运动员、投掷项目运动员、芭蕾舞演员和许多健身教练都很容易发生应力性骨折。
应力性骨折的标志是有轻微的疼痛感、局部压痛、肿胀;活动时疼痛感增加,休息时疼痛感降低;随着负重的增加,痛感出现较早。这些症状在初期时可能并不明显,但是会逐渐加重,疼痛感会越来越明显和强烈。
应力性骨折分为疲劳性骨折和机能不全性骨折。疲劳性骨折是在正常骨骼上作用应力或过度使用导致的骨折;而机能不全性骨折则是正常的应力作用在非正常的骨骼上导致的骨折。
4
肌腱炎
此类损伤被定义为肌腱的一种炎症。重复地拉伸和超负荷运动会使胶原纤维的交联结构解体,导致轻微撕裂,进而发生肌腱炎。肌腱炎的发生可能是由紧绷的肌肉与骨骼、韧带或支持带摩擦所导致,例如外部摩擦(如鞋与脚之间的摩擦)、扭转、剪切等。
由于肌腱处血液的供应相对缺乏,肌腱炎的愈合比较缓慢。肌腱炎的标志和症状有疼痛、压痛和肌肉力量减弱。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关节附近,症状会随着活动的进行不断加重,因为缺乏静脉回流可以导致炎症期长和疼痛物质堆积。疼痛可能会在运动时有所减轻,但休息时则会加重。
腱鞘炎,也被称为狭窄性腱鞘炎或肌腱周围炎,是包裹在肌腱外的肌腱鞘发生的炎症。腱鞘炎的症状是运动时有捻发音(摩擦声或噼啪声)、肌腱增厚、肌腱鞘内纤维化粘连。腱鞘炎多发生在腕关节和踝关节。
损伤预防
近几年,“姿势”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词。然而正确姿势的重要性和理论往往被人误解。姿势的定义有很多,比如“让肌肉与骨髂系统功能高效运转的位置”(摩谢·费登奎斯)。此外,姿势还可以分为两大类——静态姿势和动态姿势。
1
静态姿势
静态姿势的定义是“人体在休息时的坐姿、站姿或卧姿”,这意味着如果运动前你的静止姿势不标准,运动时的姿势也极有可能不标准。因此,静态姿势带来的影响将会在运动时体现出来。
2
动态姿势
动态姿势的定义是“在空间内任何时间、任何运动平面组合中保持最佳瞬时旋转轴的能力”。
做一个简单的类比,可以将脊柱作为一个旋转轴(如同曲轴),将手臂视为旋转轴运动的表达工具。如果脊柱出现了问题,出现非常夸张的弯曲,那么脊柱转动能力会大大降低。如果脊柱的呈良好的直线状态,在做出动作时的效率会更加高效,从而大大降低损伤的风险。
最理想的姿势是让关节周围的肌肉保持平衡状态。好的“肌肉平衡”意味着肌肉的长度和张力保持在最佳或者正常的范围内。而如果关节一侧的肌肉绷紧,另一侧的肌肉(对抗肌)力量相对薄弱,就会形成不平衡的肌肉,运动时会让关节偏离最佳旋转轴,造成关节过度磨损甚至产生撕裂,在体育运动中大大增加受伤的可能性。
3
姿势与调整
地球对人施加的重力作用在人体各部分,其方向指向地球的中心。
站立时,人体的一些部分,如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耳朵呈一条直线时,就是人体的中立位。为了以最省力的方式来对抗地球的重力,人体也需要达到前后的平衡、左右的平衡。人体越是偏离中立位,为了对抗重力所需要做出的努力越大。对于大多数运动员,不正确的姿势不仅会增加受伤的风险,也会浪费珍贵的体力,影响比赛的输赢。
在中立位,骨盆的位置与耻骨支、髂前上棘竖向对齐。如果将骨盆视为一盆水,以这个姿势水不会洒出。如果骨盆向前或向后倾斜,水就会从前端或后端倾倒出来。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身体以各种姿势运动,比如,当进行硬拉或弓步时,重力将持续作用于身体,平衡的临界点转移,我们需要更努力地保持平衡与调整姿势。尽管平衡的姿势有所转变,在进行诸如举重或爆发式跳跃等运动时,让脊柱保持笔直状态同样十分重要。在进行硬拉或跳跃等运动时,想保持脊柱笔直,需要让耳朵、肩膀、骨盆与髋部呈一条直线,但并非必须保持竖直。
无论进行何种运动,如果姿势的调整和控制不当,都可能发生补偿性运动,进而影响动作完成的质量,降低效率,甚至危害人身安全。这就意味着,运动时运用的关节、关节的运动方式、动作的幅度以及运动涉及的稳定肌群和活动肌群都会偏离预想的状态,会大大增加受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