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对慈禧的评价:“似有韬略,或无大才”

李鸿章对慈禧的评价只有8个字:

被世人嘲笑,如今看来却准确无比

作为晚清时期的名臣,李鸿章的故事在现在的中国人的认知中可以说是非常出名了,他建立的北洋水师等“洋务运动”的产物,让他成为了近代晚清时期中国救亡使存的代表,虽然代表的封建势力,但是对他的评价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在晚清的时候,慈禧太后一人独掌大权,这个女性在那个时期可以说是中国上下最具权力的一个人,在朝堂之上,诸多的官员对她马首是瞻,而她享受着最高的待遇的同时,权力也是达到了巅峰,甚至连皇帝都是她的掌中玩物。

年轻时候的李鸿章,在家乡小有名气,正好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便在家乡拉扯起了自己的小队伍来抗击太平军,但是,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太弱小,不过因为他的这个举动,引起了当时负责抵抗太平军的曾国藩的注意。

曾国藩认为李是个人才,便给了他个官位,而李鸿章自然没有辜负曾国藩的期望,很快就崭露头角,由于才能出众,他得到了慈禧的传召。

第一次入宫面见慈禧后,对于这位当时拥有最高权力的女子,本来还抱有多少对统治者期望的李鸿章才出来后却连连摇头。他本以为慈禧会和他聊一些有关国家的大事,没想到在见面了之后,慈禧问的尽皆是李鸿章家里的事情,要不然就是些鸡毛蒜皮的破事儿,这让他对慈禧的评价极具下降,同时让他认为外界所穿的那个杀人嗜血的老妖婆也是不存的,对于李鸿章来说,慈禧给他的感觉不过是一个在疯狂追求权力的普通妇女罢了。

在回到家中之后,他用了8个字评价慈禧太后:“似有韬略,或无大才。”

这简短的八个字,在当时被他的家人所耻笑,他们觉得慈禧贵为太后,甚至能压皇帝一头,怎么可能没有雄才大略呢?

然而,在百年后的今天来看,李鸿章的这个评价可以说是毫无偏差,慈禧太后在清朝末期的所作所为,看上去是支持了洋务运动,但实际上还是在为自己的地位着想。看似想要拯救清朝,却为了自己能掌握大权而不顾国家利益,可见慈禧着实是一个看似有韬略的人而已……

似有韬略,或无大才

李鸿章第一次见慈禧,回家对儿子说了8个字,流传至今堪称经典!

众所周知,晚清真正执掌大权的是慈禧太后,同时也有一些军政大臣,如名扬天下的李鸿章。在同治三年,42岁的李鸿章第一次面见慈禧,回家后就对儿子说了8个字,流传至今堪称经典!

李鸿章来自合肥,在当地李家也算是名门望族了,李鸿章第一次参加科考就中举,并在曾国藩门下效力,3年之后李鸿章中进士,曾入宫见过道光帝。后来太平天国势力渐渐壮大,经过曾国藩的指点,李鸿章在合肥组建了淮军,正式踏足军事!几年之后,淮军成了和太平军抗衡的主要力量!同治三年,太平天国灭亡,为对李鸿章的功劳进行表彰,两宫太后就召见李鸿章!

虽说李鸿章是淮军的统领,不过他也从未见过两宫太后,也只是通过奏折来听她们的教导!而且这次进宫李鸿章不只是要面见太后,他也是带着任务来的。一是,曾国藩请求将淮军裁撤,也是为了为了防止因权利太大而惹来非议,其实李鸿章并不想这样做,他认为当时清朝还有外战要应对,不可裁军;二是对于他人对自己的弹劾,李鸿章想当面进行解释;三是,他想要大力发展洋务,引进西方先进的设备,以便更好的抵抗外敌!

李鸿章进宫行过叩拜之礼才慢慢端详前面坐着的三个人,同治皇帝年幼,长相很是清秀,而且不怎么说话;慈安太后很是和善,从不参与政务;但是慈禧太后则不一样了,李鸿章将来意说明之后,慈禧太后并不表态,只和李鸿章唠些家常,当李鸿章想再次说明来意时,慈禧就让李鸿章好好休息,并给他一桌膳食!如此一来,李鸿章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另寻办法!

李鸿章早年并没有孩子,就将六弟的儿子过继过来,李鸿章回到家后,出于好奇9岁的儿子就问父亲太后长什么样?李鸿章叹息后只说了8个字“似有韬略,或无大才”,其实是想表达,慈禧看着很有智谋一样,其实只是个平常的女子罢了!

李鸿章第一次见慈禧,就给了这8字评价,并且后来的事情也的确证明了李鸿章评价的准确性,这8字评价也成为经典流传至今!

虽说这是第一次见慈禧,但这八个字的评价足以说明他眼光独到,历史也证明了,慈禧虽掌握大清王朝的大权,但她并没有给大清朝带来改变。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