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真的很大——上海行

世界真的很大——上海行

距离最近一次去上海,已有五年之久,那时我大学刚毕业。那时候上海给我的感觉既新鲜又压抑,在国际化的大都市鳞次栉比的大厦面前,感觉我甚至比沙砾还渺小,那时独自一人前往,又是晚上到达,形单影只地倚靠在地铁冰冷的车上,瞬间被孤独感吞噬。

时隔五年后,同样是晚上抵达,不同的是此次是四人协同作战,一路有说有笑,并且实现了在上海“坐”地铁的夙愿,抵达宾馆已经八点多了,洗漱罢,收拾心情准备迎接明天一日丰富的学习之旅。目的地,上海世博家园实验小学;目的,开拓眼界之余学有所获。

这次培训的主题是迈向学习共同体的未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咖分别做了精彩至极的演讲,特别是最后陈静静博士的分享更是让我多角度全方位的正真了解了什么是学习共同体。其中教与学的翻转,以及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中听课教师的任务,为聆听下午分会场的课例研究做了充足的准备。简单的午饭后,为了能抢到一个好位置,我们直奔会场。意想不到的是与会的500多位老师似乎都有同样的默契,狭小的会场硬是塞得水泄不通,连狭窄的过道都坐满了等候的老师,可见学习共同体的热潮势不可挡。相对上午晦涩的理论,下午的课例研究更加直观。我选择的是来自北京的李思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一课。长达一小时的课只设计了三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同的是,这次课堂的主角真的是学生,课前每位老师都分到了一张观察表,陈博士要求每位听课老师必须选择一名学生观察其整堂课的表现,不能错过各个细节。也正是有了这次如此细微的观察,我才发现原来,其实我一点都不了解自己的学生。

学会观察,是我这次上海行最重要的收获之一,也是我回去后会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之上。另一个重大的收获就是让我明白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共同体的本质区别。真正的教学反转,真正的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发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直至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学生才是真正的学有所成,李思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到现在依旧历历在目。

第二天的活动依旧精彩,特别是来自林莘老师的讲座和课例研究。按照往常的学习培训,第二天人数肯定会骤减,出乎意料的是今天依旧座无虚席,过道也不例外。有收获必然会留有遗憾,如何将这样的课堂带回到自己的学校自己的班级,是第二天下午的重头戏,可是为了赶动车,只能踏上归途,两天的上海行也在这样的不舍和遗憾中告一段落。

虽留有遗憾,但也满载而归,最重要的是做到学有所用,对我而言,依旧需要一步一个脚印,首先我要改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