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美”也需要刻意练习
“发现美”也需要刻意练习
——给金老师的一封回信
美丽的金老师:
展信佳!
您在信里处处透着“美”——文字美,赏心悦目;故事美,掌心化雪;情怀美,打动心扉。读来,甚喜,此等美丽妙不可言。常感叹:造物主该有多偏心呢,对您如此慷慨!美丽的面孔和美丽的灵魂一并赐予您哪!
对您表达的观点,无比赞同,自然更是欢喜。“换一种心态,发现一种美好”,的的确确如此。与其说这是一种看事物的态度,不如说它就是生活的哲学。身为小学教师,常感困惑与无奈,尤其需要先哲的点拨。发现美是一种能力,可并不是人人都能具备的。正如您所言,培养发现美的能力,就从我们改变心态,改变自身开始。
跟老师朝夕相处的人,是谁?当然是学生了。我们一批批地迎来学生,又一拨拨地送走。能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吗?当然不能,但是我们总会在特定的情节,突然想起某一张脸。有的让你欢喜,有的让你忧心忡忡,有的让你抓狂,有的让你纠结。但,奇妙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切变得不可言喻:这些面孔统统都变得高度相似,他们的差异仿佛消失了,只剩下——可爱。真的,时光有巨大的魔力,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所以,我无比怀念我的学生,哪怕他们曾经调皮捣蛋,把我惹哭,气得七窍生烟......在现在的班级,仍然有不少孩子不肯写作业,这些孩子让我很苦恼。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让他们爱上学习,主动完成作业。望着他们,我觉得自己好渺小。有时候他们会跟我讨价还价,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我更加困惑:无辜的眼神、以假乱真的理由,活脱脱一个“戏精”!既然有这等智商跟老师玩把戏,怎么就不愿意用在学习上?我又突发奇想:或许他可以去学表演,瞧他多么热爱表演,兴许也是一个人才呢!当我换一种想法,眼前的“老赖”顿时显示出可爱样貌来。罢了罢了,且让我过把戏瘾,难得演一回对手戏,看我如何用“演技”征服你?!只是换一种想法,就让我挖掘出一名“戏精”来,甚好!
还有一个孩子,在学业上吊儿郎当、不求上进,但是他在课堂上现场创作的“艺术品”绝对震撼了我的灵魂。他有一个怪癖,喜欢切割橡皮。他可以把一块橡皮切得细细碎碎,如芝麻般大小。然后,就在他那空空如也的课桌上排兵布阵。不同颜色的芝麻橡皮代表一个阵营,而且这些“芝麻”可拼装成不同形状,也可以随时分解。从空中俯瞰,两个阵营正在对垒交战,隐隐约约还能听到战士的嘶吼声......这个孩子完全沉浸其中,他丝毫没有发觉我正在凝神注视他的作品。这是一节英语课,我正在讲授新课,我也完全有正当的理由发火:同学,你不好好学英语,整这玩意干嘛?!然而,我却一动不动,甚至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么细致的活儿,充满想象力的布局,大大刷新了我的认知。没准又是一个人才!我庆幸没有粗鲁地打断他、没收他的作品,而是不发一言默默走开。同时也很懊恼:这样富有创造性的孩子,我竟然没有本事去引导。
我曾看到一年级的男生,长得虎头虎脑,可是他要比同龄的孩子晚熟。他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环境,他总是不分场合、不合时宜地发言,却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别人也理解不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可这样的孩子往往内心很丰富。有一天值日,他们排队出校门。队伍就在这个男孩这里断了,老师不断地喊:“跟上!跟上!”可小男孩执拗着不肯迈开步子。老师走到他面前,蹲下来问他,只见一会儿男孩子就高高兴兴的跟着队伍走了,他的手里撑着一把伞。老师笑着对我说:“没下雨,他也要撑伞,不然就不走。”我的嘴角往上扬了扬,看着小男孩从我身边经过,他快乐的脸庞写满了骄傲。
哦,很美的一幅画面。
祝工作愉快,万事如意!
徐 燕
2018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