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病毒病和缺钙你能分得清楚吗?区别有哪些? 不懂你会吃大亏
大家都知道草莓的很多病症容易混淆,今天就说说很多人都弄不清楚的病毒病和缺钙症状。
分类:
病毒病属于病理性病害,是由致病菌引起的。
缺钙是生理性病害,是由于钙素补充不及时而导致的症状,换句话说就是缺素症。
产生原因:
草莓病毒病是由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的,主要的致病菌有草莓斑驳病毒(SMO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MYEV)、草莓皱缩病毒(SCrV)、草莓镶脉病毒(SVBV);且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病的一把好手。
草莓缺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土壤水分缺乏影响钙元素的吸收运输;2、草莓根系不好,养分吸收困难;3、钙离子和其他肥料混合施用时,二者结合沉降在土壤里,不被吸收;4、拮抗作用,如过量施用氮肥会影响钙离子的吸收;5、土壤偏碱,钙离子和氢氧根结合生成氢氧化钙沉积在土壤里。
症状:
草莓病毒病有镶脉病毒、斑驳病毒、轻型黄边病毒、皱叶病毒。
草莓镶脉病毒:单独侵染时无明显症状,与其他病菌混合侵染时叶脉皱缩、叶片扭曲、叶脉形成黄白色或紫色病斑,叶柄也有紫色病斑,植株矮化明显,匍匐茎抽生量减少。
草莓斑驳病毒:此类病毒病分布范围广,几乎所有草莓产区都有。单独侵染时无明显症状,与其他病菌混合侵染时,可见植株严重矮化,叶片变小皱缩扭曲,产生褪绿斑。
草莓轻型黄边病毒:单独侵染时,植株稍有矮化现象,与其他病菌混合侵染,可见叶片黄化失绿,老叶变红,叶缘不规则上卷,叶脉向下弯曲或全叶扭曲。
草莓皱叶病毒:此类病毒呈世界性分布,对我国草莓危害最大。病毒侵染后,可见草莓植株矮化,叶片产生不规则黄色斑点,扭曲变形,匍匐茎抽生少,果实变小。可与斑驳病毒和轻型黄边病毒混合侵染,前则会表现出植株严重矮化的现象,三种病毒混合侵染后会导致草莓严重减产,甚至绝产。
草莓缺钙在叶片、花、果实、根系上都有表现。
钙素在草莓植株体内不易移动和重新分配,大量的钙存于叶片中,老叶中多,而幼叶中少,因此缺钙会使嫩叶和分生区首先受害。
叶片:在叶片上表现为顶端由于不能充分展开而逐渐变成黑色,叶尖焦枯,新芽顶端干枯。
花:花朵上表现为花萼焦枯、花蕾变褐。
果实:果实上主要表现为幼果发僵,成熟期草莓果实细胞壁薄,果实发软,易破损、不耐储运,味酸等。
根系:缺钙会导致草莓植株的根短粗、色暗,随着缺钙加重而逐渐呈淡黑色。
防治方法:
缺钙
主要在现蕾期和果实膨大期补充,其他时期根据植株表现能力合理补充。一般钙元素都以叶面肥的方式进行补充,不建议进行根系补充钙肥。碱性土壤的地块,钙肥要适量多补充。除此之外,可以在栽培过程中尽量多使用微生物菌剂调理土壤,还可以促进根系健康生长,对养分的吸收有好处。
病毒病
1、选择脱毒苗子,加强棚室管理,移栽前进行土壤消毒,移栽时蘸根,移栽后注重预防。
2、做好蚜虫的预防,棚室悬挂黄板诱杀蚜虫;通过叶面喷施隆施(氟啶虫酰胺)、吡蚜酮、吡虫啉、噻虫啉等预防;通过释放异色瓢虫、寄生蜂、食蚜蝇等生物手段防治蚜虫。
3、病毒病可叶面喷施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盐酸吗啉胍、乙酸铜、辛菌胺、几丁聚糖等药剂防治。
提醒:病毒病和缺钙症状一定要诊断准确后再采取措施治疗,千万不要盲目治疗。
作者 蓝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