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事的人,都是这样解决问题的
(本文首发“青城花开”公众号,欢迎订阅“青城花开”公众号。)
《青城花开》第1篇原创文章
《思维认知》001
2734字 | 5分钟
撰文 | 郭智伟
思考点:
1、什么才是创造力心法?
2、如何利用策略思维解决问题?
在时代发展和变迁、商业迭代和变革的波涛中,无论是运筹一次成功事业的创业者,还是推动一支团队的管理者,亦或是运营一家良好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时刻都会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时刻都会遇到扑朔迷离的变化。在每一次面对这些情况和变化时,我们如何做出明智的决策,并解决问题?
一、创造力心法
什么是创造力?
比如说,我国的高等教育集中于程序性知识和界定明确的问题,在学校里通过自然科学理论结构、证明、逻辑和认知论来告诉我们每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学校里并不会告诉你创造性、创新方法的依据是什么?或者说并不会开设关于创造性、创新方法的课程。
再比如说,现代艺术家把丰富的想象编制成一个美丽的故事或者是制作出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品,这固然是一种创造力,但只不过是将新颖想法表现出来的一种简单形式。
这些都不是我要分享的创造力,真正的创造力是面对复杂问题所需要对思维过程本身采取的创造性方法。
根据梅达沃的理论,解决太简单的问题不会推动科学的进步,而太难的问题其他科学家却又有可能不理解,问题的难度和它可能获得的报偿之间有一个普通的抛物线,抛物线的最高部分称之为“梅达沃区”。通过梅达沃的理论,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越是解决简单的问题,报偿越低。因为,简单的问题最终只属于是较大难以解决问题的一小部分,而且较大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在特定情况下解决。现实中不会出现按照事先规定的的问题,所以创造力最初始的一个思维过程是如何选择问题。
从这个逻辑出发,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在思维上获得提升,这个思维的提升不是特定的专业技能或者个性层面。爱因斯坦说过:“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打破现有思维模式的障碍,提升思维?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具有价值的要点:
1、大量的知识储备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向知识投资付出的利息最少。在信息时代里,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财富来源。
我们把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可变的知识,另一种是可变的知识。比如一些前人制定的模型或理论学说,这些都是不可变知识;而当今行业发展较快,导致行业认知迭代较快,这些都是可变知识。但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这些内容串联起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2、不要太依赖专家们的各种权威
我们在很多书上或课本上了解到,那些敢于冒险涉足新领域的科学家往往都会以最革命性的形式打破传统观念或理论。
比如,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之前,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影响深远,于是通过各种假设来协调经典力学与麦克斯韦方程组之间的矛盾,以太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爱因斯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如果以太的概念会导致更多自相矛盾无法解释的结果,为何不直接否定它的存在?以太的概念本来就不存在!于是,狭义相对论呼之欲出。如果没有足够的物理知识,没有足够的颠覆性思维和大胆的创新,是很难提出来的!
3、不要追求“专家思维”
在高等教育中学生被教导,成为专家非常重要,学术界也在寻找这样或者那样的专家。不过面对生活、职场或是创业的时候,“专家思维”倒是把创造力束缚了,因为“专家思维”在处理问题时会将专业结构盘桓在心里,从而很难包容创造性的思想。
二、如何策略性的解决问题
上面提到的“创造力心法”是心智层面,我们不是为了思考而思考,思考后是要真正解决问题的。
如何策略性的解决问题?
深层次的思考
什么是深层次的思考?
从概念上讲,就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思考能力,或者说是看懂底层逻辑的能力。
1、建立模型。
你要把你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背后影响的因素都罗列出来,然后制定出一张因果循环图,从而为我们对处理的事情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让隐藏在现象背后本质的东西可视化。
比如,你现在要解决减肥的问题,那么就要罗列出来导致你肥胖的因素是什么?是自己不规律的暴饮暴食?还是其他身体疾病?亦或是缺少身体锻炼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特别说明建立模型的“五力要素”,特别是解决商业问题建立模型时,务必要全面俯瞰“五力要素”,思考彼此之间的关系。
“五力要素”:
- 输入源:简单说就是投入模型所需要的资源,如时间、个人能力等等,
- 输出点:模型产生的结果,如报告、成绩或者是为用户提供的服务;
- 竞争关系:输入或输出的竞争对象;
- 合作关系:互补协作或提供给你帮助的对象,包括人或事;
- 影响者:对模型整体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如天气、趋势等等。
以上面解决减肥问题为例,输入源就是自己饭食和食量及其他因素;输出点就是自己的减肥体重指标;影响者就是影响你减肥的因素,比如缺少身体锻炼是因为工作原因,暴饮暴食是因为自控力差。
2、解读动力机制。
通常我们思考问题,并罗列出问题的相关因素,但这并不是治本的决策,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和事都会变化,我们必须考虑这种变化。所以,解读动力机制必须引入时间轴,沿着时间轴思考发展方向。
解读动力机制的三个方法:
- 拐点:所谓拐点,其实就是“破局点”或分界点。随着时间线的推延,关键要素发生变化,能否找准拐点是决定成功的关键。
- 相变:相变使动力机制不再连续。比如自然界中水结成冰的现象就是相变,相变发生前后的事物不同,解决方案也是不同的,因此必须要了解相变何时发生。
- 本源动力:找到引发相变的本源的驱动力是什么?水结成冰,其背后的的驱动力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要找的。
3、杠杆作用
先说一个故事:
一个农民有17只羊,临终前嘱咐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一半,二儿子分三分之一,小儿子分九分之一,不允许杀掉或卖掉。”三个儿子没办法分就去找邻居帮忙。邻居带了一只羊给他们,羊就有了18只。于是大儿子分1/2、得9只,二儿子分1/3、得6只,小儿子分1/9、得2只,总计17只,剩下一只邻居带了回去。
故事解读:之所以是难题,是因为条件不足或是视野僵化,没有看到目标和条件之间的差距。想要真正解决问题,必然要正确找出引起问题的模型和动力机制,然后改变模型以及由此产生的动力机制,这就要寻找“支点”,就像故事中邻居的那只羊,支点往往和本源动力相关。
比如,你工作很忙,很少陪伴女朋友时就可能会破坏两人的亲密关系,本源动力是女朋友的不满程度,一旦超过这个程度值就会分手。在这个关系的“模型'中,最关键的是降低女朋友不满程度的循环。如果女朋友喜欢逛街或打球,可以固定一个时间为”陪伴日”,这里设定的“陪伴日”就是支点措施。
4、行动,获取反馈。
将思考的结果变成行动,在行动中验证前面三个步骤,然后根据验证结果获取反馈,并进一步完善思考的结果。
三、写在最后
策略性的解决问题是一种思维。
策略性的解决问题,立足于理解外部因素和内部认知。这个过程将你的思维和认知提升了一个高度,然后将这种“高度”置于复杂而变化的社会和商业中,你将不再焦虑、不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