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一诗能抵十万兵,灭了南唐威风!
宋太祖赵匡胤,像世间的大多数开国皇帝一样,是个马上皇帝。
民间传说他是红脸大汉,擅长使用一条枣木棍,与二弟郑恩先是跟着大哥柴荣打天下,然后黄袍加身又给自己打天下。
所以,世间关于他的传说,多以征伐有关。
其实,骨子里,他还是粗通文墨,能够写几首歪诗的,虽然无法与南唐皇帝李煜媲美,但从另外一个方面,反应了他的胸襟才略。
这事得从开宝八年冬天说起。
当时,赵匡胤刚刚开国不久,派兵包围了当时尚未臣服的南唐京城金陵。
南唐后主李煜擅长诗词,对打仗却一窍不通。
他见北宋大军来势汹汹,眼看就要攻入城内,便派了翰林学士徐铉奉表,请求赵匡胤缓师攻城。
赵匡胤在军舰上接见了徐铉,表达了北宋的诉求。
他强调,大宋自成立以来,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两国要以此次会见为契机,放下武器,就领土和主权问题进行友好协商。同时,他还重申了对南唐君臣关于统一问题的坚定支持,大宋作为热爱和平的国家,强烈呼吁南唐后主不要固执己见,要人情天下一统的形式和情况。
但徐铉知道赵匡胤是武夫出身,便闭口不谈军功战略,而是极口称赞南唐李后主如何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所不精,金石古玩无所不晓,虽无勇力但有圣人之能。
都被自己打成过街老鼠了,赵匡胤见徐铉还大吹特吹自家皇帝的彩虹屁,心里暗暗鄙视,但嘴上却装模作样地问道:“听说你家陛下是个才子,诗词堪称一绝,不知近日可有大作问世,让我这个大老粗也拜读拜读。”
这一问,便让徐铉来了精神。
他猛然挺起一直躬着的腰板,朗声回答说:“我家陛下近日有《秋月》三篇,为天下传诵。”
赵匡胤“哦”了一声,“何谓秋月?”
徐铉为了给自己陛下张目,便得意的吟诵起来:“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
赵匡胤只听了这两句,便哈哈大笑起来。
徐铉的兴致被打断,有些愤怒,但又不敢发作,只好压着性子问道:“陛下为何发笑?”
赵匡胤收敛了笑容,正色回答说:“什么手可捧月,风可畅怀,不过是穷书生的言词罢了,我就不屑于咏这样的诗。”
徐铉一听这话,当时就暗骂:“得了吧,天底下的人都知道你老赵是个老粗莽夫,只知道冲锋陷阵,哪里懂什么文墨?还不屑于咏诗,我看你是根本就不懂。”
心里这样想着,嘴上便表现了出来。
只见他梗着脖子说道:“陛下讲这种大话,实在无法让下臣信服。”
赵匡胤道:“爱卿如何才能信服呢?”
徐铉道:“除非陛下能够做出一首月诗来,能够与我家陛下的不分上下。”
此话一出,殿上的满朝文武百官都震住了。
他们知道自家陛下肚子里有多少文墨。
你让他讲兵书战法还行,你让他学文人墨客作诗,恐怕比让他捏着绣花针绣花还要困难。
想到这里,便一个个瞪着眼睛,看自家陛下如何接茬儿。
见到众人脸色大变,徐铉这时也清醒过来,吓呆了。
自己是个使者呀,对方的皇帝说啥就说啥呗。
自己是来求和的呀,刚刚的反击,不是明摆着给对方送炮弹,主动挨打的嘛。
听说这个姓赵的皇帝非常残忍粗暴,他连自己结拜兄弟柴荣的孤儿寡嫂都能欺负,更何况自己这个敌国时辰呢。
完喽完喽,一切都完喽。
徐铉汗流不止,不知赵匡胤发起怒来,是将自己剁成饺子馅儿,还是将自己炸成煎饼果子。
但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赵匡胤并没有发火。
只见他听完了徐铉的话之后,悠悠地走下宝座,手捻须髯,踱着步子,态度从容平和。
见到皇帝如此,现场的气氛才慢慢缓和下来。
众位大臣纷纷指责不止:
“大胆狂徒,你是哪里来的穷酸货?我家陛下说不屑咏酸诗就是不屑。”
“怎么?你小小的南唐,面对我天朝大军,不服是吧,不服来打一架呀。”
“小小酸丁,口吐狂言,可笑可笑。”
……
赵匡胤见满朝文武纷纷指责徐铉,便笑了笑,压下众人的声音。
然后,看着徐铉,缓缓地道:“说到作诗呢,朕还真是做过,而且还就是一首关于月的诗。”
此言一出,下面又是一阵马屁:
“陛下威武!”
“给陛下点赞!”
“陛下武能挥军定天下,文能写诗传佳话!”
赵匡胤对群臣的反应,很是满意。
他又压了压双手,止住喧哗,然后,看了看徐铉,若有所思的道:“在朕还是一个小民百姓的时候,有一次经过华山,跟陈抟老祖下棋。棋没下好,酒喝得倒是不少。当时,朕醉得一塌糊涂,躺在田间的一棵大树下。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才悠悠地觉醒来,只见明月当空,万里清辉,激发了朕的诗情,当时即兴吟了一首,全诗记不清了,其中两句倒是特别清晰,是这样的: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
话刚落,底下群臣又是一阵附和,“陛下好诗!”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两句确实是好诗,显示了年轻时的赵匡胤意欲开创基业的抱负与气象。
宋人陈岩肖评价这两句诗时曾说说:“大哉言乎,拨乱反正之心见于此诗矣。”
当然,这也可能是陈岩肖给自家开国陛下面子故意这样说的。
因为明代的胡应麟就对这两句诗却不以为然。
他认为这两句诗不过是“俚语偶中律耳,弹压徐鼎臣(铉),自是贵势,非以诗也。”
赵匡胤对自己这两句也颇为得意,笑着问徐铉道:“朕素闻学士博学多才,你看朕的诗同后主诗相较如何?”
徐铉万没想到马背上得天下的赵匡胤,竟有如此文思,不觉暗暗吃了一惊,由衷叹服。
他上前跪拜说:“陛下未起之时,如潜龙在渊,月藏海底,旦飞龙在天,云蒸霞蔚,明月出海,光耀天下;陛下诗句,气吞山河,陛下英才,可与日月同辉!”
虽然有马屁的成分在里面,却也从中看出了赵匡胤的气度和抱负。
从文采的角度来讲,这两句比不上自家皇帝的,但从气势上,确实超了。
赵匡胤仿佛对徐铉的表现很满意,不由放声大笑,震撼着庄严雄伟的朝堂。
群臣又是一阵山呼万岁。
其中一个大臣道,“那李煜的诗,'月在手’,风满怀,都不过是一己的赏风弄月,十足小家子气。哪如陛下诗句,雄视天下,光照人间,真正帝王之风!”
这话说得徐铉不禁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赵匡胤接着说:“其实,朕在未显之时,还做过一首咏日的诗。有一天,朕听得有一个穷酸书生咏初升的旭日,只觉他们的诗语虽工巧而意甚浅陋,不能畅怀尽意便跟着和了一首,今日见众卿难得有兴致,朕便吟诵给众卿听听。”
说罢,两手扶着御案,吟咏起来: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这首诗,去尽藻饰,一扫当时正风靡文坛的华艳纤巧,用朴拙明白的语言,写出了旭日初升的壮观、瑰丽。
尤其是后两句,气势磅礴,力回天地。
“顷刻”两字,见其转瞬之间,宇宙一新。
“逐退”两字,见其势不可挡,涤尽陈迹腐朽。
全诗充满了盖世英雄气概,洋溢着行将有大作为于天下的豪情与自信。
赵匡胤吟完,朝堂上又是一阵声震寰宇的山呼万岁。
徐铉不敢仰视宋太祖,只在心里想,原来赵匡胤在登极之前,东征西讨,依次平定南北各国,建立赵家天下,混一之志,早见于诗了。
古人云,诗言志,真乃至言也!
赵匡胤叫了声徐铉,“徐学士!”
徐铉这才如梦初醒,连忙回答:“臣在。”
赵匡胤说:“学士刚才听清朕的《咏初日》诗了吗?”
徐铉说:“臣听清了。”
赵匡胤说“如今我大宋已如一轮红日升上了天衢,群星残月,都将被逐退干净,你小小南唐再请缓师,又能残存几日,还不回去,准备早日归降!”
徐铉匍匐在地上叩拜说:“臣已尽知!”
果然,不出一月,城破国亡。
南唐后主李煜,成了大宋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