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华州:咸中建校初期原貌素描
邮箱:3125136050@qq.com
咸中建校初期原貌素描
作者:王子休
(注:此文作于1933年5月,系作者任职咸中校长期间。作者王子林,陕西高陵人,1932年至1935年任咸中校长。原文标题:咸林生活的素描)
咸中校长王子休
咸 林 远 眺
在二十七年前,即民国纪元前五年(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十七日,在距华县城西南三里许之耐村东门外大王庙中,一个初创之两等小学校,举行开学仪式。时正春柳初绽,桃杏含苞,大地上充满生气,以共庆祝此新生之宁馨儿。当时校舍仅庙屋数间,教职人员仅二人,学生也不过三十余名。次年二月,经过无数周折,始索得县城西北隅少华书院院址,作学校校舍。惟房屋亦不过十余间,但嗣后二十余年之发展滋长,即以此为根据地。自此以后,几于无年不增加校舍,扩充校址,至今县城西门以内,北门以内,全城四分之一,几全为学校所据。在校内有农场,有园艺部,有面房,有银行,有合作社,有粉笔厂,有豆食公司;在城内大街有医院,有公储局;在西关外有农田区数处,皆校产也。校内外树木丛隆,生气勃勃,正象征咸林学校之命名,亦代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自强不息,永无止境之深意。
1933年咸中校园平面示意图
文 化 渊 薮
咸林学校正门南向,和县城西门相接,甫人西城门,急沿城北向,登数阶即为学校。本年度新购高中校址,置新门栏,上书“咸林中学校",实为校址轮廓扩大之标志。沿城北行四十余步,即学校二门,数月前之大门也,门西依城壁,壁间横书
“完成挽救中华民族沦亡的使命”十三字,门东墙下有深坑广亩许,深约盈丈,最近始由地主捐归学校。坑上壁间书“建设西北文化的渊薮"九字,约方五尺,均圆形,白底深蓝字,可远望。坑南新购地计八、九亩,南接大街后壁,东连仓房旧址(现由铁路局借用),西依城壁,中修茅亭一座,方丈余,本年度学生毕业纪念亭也。亭周新植树木千余株,有桐、有柏、有椿、有柳、有杏、有桃、有榆,尤以杨为最多,亦全校师生实行劳作教育成效表现之一斑,西北乡村文化之发扬光大,亦或即将发轫于此焉。
学 校 市 场
入二门仍沿城北向、路东之崖坡上,有房九间。东西向,由南而北为传达室、理发室、合作社、消费组、印务组、华报社等营业机关,外来肩挑贸易者,亦辄蹲集于此。为学校市场之中心,每届课外时间,理发者、印报者、购买图书及各种用品者,络绎不绝。合作社、华报社均兼对外营业,理发馆设工读生二人,合作社设经理一人、服务员二人、工读生一人,华报社则全由学生经理之。由报社门首,可展望城外田野风光,学校各主任常值日轮流在此,稽查学生之出入。传达室和合作社间有夹道,东通体育场,每晨黎明有全体学生早会之步声,夕阳将下,大小儿童游戏场上,顿成无限乐境矣。由二门再沿城北向,下土坡,林木夹径,杂草婆娑,甘步许抵本校三门,上悬时钟,左右悬校牌及县教育会牌,入此则又别有洞天矣!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部分师生在东校门合影
再 接 再 励
甫入三门即有楼房一列,上下共计卅间,东西陈,此楼建筑于民国十二年春季。初计划建筑平房,不意于立木之后,倒十六间,创建者杨先生受此摧折,气不稍馁,决意改建楼房,功将竣,又倒三间,但能再接再励,成此建筑。最近因楼又北倾,遂鸠工改修北墙,垫高梁柱,中间立隔墙以期稳固、适用,此楼之建筑,实代表咸校历来之奋斗精神。楼下由西而东,为校董会会务及资产部,杨先生在校时之旧居也。平常宴会宾客多在此,室内壁间,悬杨先生遗像及家世碑文多种,望之令人起敬。东为容四十人及百人教室各一,最东为图书馆,上下共占六间、藏书近万册。楼上中部拟作小学宿舍,可容百余人同居。楼南临坡崖,崖上为新植之杏园;楼北庭中竹林丛隆,鲜花时放,有桃、有枣、有玫瑰、有绒线、有玉簪,皆佳卉也。
办 公 室 中
南楼北面,有平房一列,和楼平行,计十三间。二端均作教职员宿舍,中间三间作学生储蓄银行行址,内部组织及各种簿记全依新式办理,以期学生对于新式簿记能切实练习,并于银行事业能略得门径,由白伯旅先生担任指导,每届课外常有学生在内办公,并晚间有学生看守银柜,营业尚称发达。银行之北,又有平房十七间,由东而西为理化教室,可容五六十人上课,次为理化仪器室,所藏理化仪器标本,颇为适用。中为总办公厅,共计五大间,内套主任办公室,外为级任办公处及会议室。校长办公和各主任同室,一切校务之计划与推进,均甚敏捷。因各主任和校长除上课外,终日常在一处,随时有关于校务之意见,立即可以商谈,有结果,即召集各级任各职员会议进行。厅中置签到簿,每晨七时前全体职教员须一律到厅签到。月终发薪时,即以签到簿上的日数计算发薪。每满七日未签到者,即扣月薪四分之一。办公室壁间贴全校学生学业操行榜次,学校行事历及各种新制规程,各类检查表。故此办公厅之作用,不仅在计划、讨论、推进校务之发展,而且有监察考核工作之效能。咸校之所以能在经济原则上收事半功倍之果者,良有以也。办公厅之西三间为过庭,学校各种临时公布均贴于此。再西为常务校董室,过庭北通食堂,即为少华书院故址,咸校之发祥地也。
1920年咸中师生合影
豆 食 公 司
少华书院旧有大房两座各五间,现均作为食堂。可容三百余人同餐。两边小房作储藏室及麦仓。食堂之西,房三间,新创之豆食公司在焉。有锅、有磨、有压槽,每晨上课前出售豆汁,下午做豆腐及腐干。除供全校应用外兼事校外营业。北有猪圈,养猪多头,以豆糟饲之。南为厨房,建锅灶八口,雇厨工十人,全校食事概由此设备。再南为“咸林春",售零食,兼办酒席,有专厨师,价甚廉。食堂前葡萄一大架,荫影满地,方可数丈。右侧花池一处,玉簪甚盛,尤以洋玫瑰为佳,花影掩映,中有房三间对旭日,本校庶务股也。和庶务股对面,距离约二十步有房数间,作教员室,室前为本年新创之植物园,花木种类特多,竹篱及门栏俱学生手工,此劳作教育雏形表现于外者也。
一 片 天 真
食堂之为小学舍,有楼房三列,南北向。南列对办公厅,上下计十八间,其中上下各空一间,两侧上下各四间分作四教室,后二列各为七间,亦作小学教室。楼东西两边有厦房作教员住室,楼房前列和中列之间距离较远,中间恰成一方,近十丈之庭院,院中有大槐六七株,浓荫密布,造成儿童课余最良之游乐地。每日清晨,大小儿童陆续人内,手持课本,环立阶下,晨曦中,自由朗诵,铃声一响,鱼贯人室,鸦雀无声,只闻各教室中教师之讲解音调及儿童偶尔质疑之微语矣。每届课毕,教师一去,学生又群奔出室,三五成团,在绿荫下作各种戏笑状态,一片天真之活泼表情,暗示无限生活之兴趣能力,伟大之灵魂精神蓄于弱小躯干之内。儿童年龄小者有七、八岁,大者至十七、八岁,百分之九十七八全系乡村农家子弟諾在天雨适宜,地方平静之时,生活尚不感十分困难,一遇旱潦成灾,土匪四起,无限农村破产之苦况,显现于儿童之面上,甚至停学归家,其痛哭离校之惨状,诚有令人不忍重述者。儿童服装因经济关系,采用俭约主张,自本年夏季起,一律改订新式制服,全用土布作衣料,白衣蓝裤,运动帽,形式似童子服装,连帽、带、衣、裤,工料合计仅订价一元,在幼小者尚不及此数。至五九纪念日全体儿童已一律缝齐整队检阅,于活泼天真之中更现出静穆严肃之气,挽救中国民族沦亡之使命,舍此辈可敬可爱小主人外,其更将谁属。
1952年咸中师生在正义楼前合影
永 垂 不 朽
咸林校舍以地域划分为上下二院。上院在坡上,下院在坡下。上院分五区。在仓东者为仓东区,新旧置地约六亩。在仓西者为园林区,新置地约十余亩,纪念亭一,新植木千余。入校二门为市场区,合作社、华报社等机关在焉。市场东为操场区,占地计十亩,有足篮球、秋千、滑梯等设备。操场之北为果园区,新植杏树约百株。下院亦分五区。由西而东,最西依城者为本部区,房舍最多,职员办公,学生上课,标本、仪器、图书均集于此。东为园艺区,居果园之下,内有井四口,水车一架,菜地十余亩,场面一处,田地十余亩,全校所食菜蔬悉出于此,且常有余以售外人。区西有房三间,园艺部账房在焉。出园艺部门,有新建纪念碑一座,雄伟庄严,字迹劲拔,去年所建杨松轩先生纪念碑也。纪念文中引述杨先生生平遗训甚多,最著:“有钱做事即无事可做"、“阻力即助力"、“视学校如家视学生如命"、“普及教育,办理地方自治"、“ 甲午庚子的失败,不是军队的失败,是教育和地方自治的失败"。碑文上镌有先生遗像,额间大书“道隆铸人",背额题“永垂不朽",维先生能行其言,故真能永垂不朽也。
面 房 老 李
园艺区之东南为面粉厂区,有房七、八间,内圈院落一方,有磨子四合,大车轿车各一辆,骡子八匹、工友八人。工头李姓,咸校驰名之面房老李也。老李在咸校地位,异常重要,年已五十以上,中等身段,枣红色面庞,善操豫音,不苟言笑,有时自言自语,常多带粗野,词句伤人,即与任何人对话,亦常不免。闻杨松轩先生在世时,颇器重之,其对杨先生之态度,亦甚倔强。杨先生即利用此点,使其专心治理校园及面房,以助学校之发展,全校数百人所食面粉菜蔬,亦莫不仰给于彼。老李之长处,在治事严明,能负责,苟有违犯园艺部规程者,无论何人,莫不以严词厉色对之,故全校师生见之多畏避焉。其所辖区域亦甚广,所有学校农田空地,均归彼管理,他人多不能过问,直不啻为实行劳作教育之第二校长也,在咸校团体中之个人,莫不过最刻苦之勤劳生活,但最苦者尤以厨房及面房二部之人员为最苦。厨房工友,在冬日半夜即起,面房工友通宵轮流工作不休。但除此二部分外,全校再无雇工,在学校行政计划中,即此两部之工友,亦拟暇时施以相当教育。在目前于每星期日晚,常召集在会议室中,环坐聚合,由校长亲自讲话,工友亦多能侃侃畅谈,每星期五游艺会亦可加借以调济生活也。
万 点 灯 火
由面粉厂北门向东,出旧高小门,有大楼一座,盘据当前上下左右,共分九十六间。下层为中学生自习室,中有夹道南北各分十一室,上层为第一宿舍,可容三百人同宿,咸校课外生活之中心地也。学校起居时间,无论冬夏均在黎明以前起床,起床号令,并无工友按时击钟或摇铃。由生活团体能负责学生,于黎明前吹哨子,或由在舍中同宿师长唤醒体育股,但彼并不常依赖先生唤醒,十之九均由自动起床。宿舍布置甚简单,仅在楼板上铺席一周,席上即置被褥,校长及各主任均同学生寄宿一处,丝毫不分界限。舍中秩序极佳,熄灯后,即无一人发言,皆学生自治之力也。宿舍窗户,无论冬夏,概不糊纸,虽在寒风凛冽中,而安卧如恒,有时雨点飞入,乖雪花飘零,就寝者亦不过稍移席位,以避其锋,即甜眠人梦,因此咸校师生,率多能耐风寒,不畏艰阻。本年春季旅行太华'适遇连天风雨,最后一天,全队师生能在终日大雨中,徒步下山返校,跋涉百余里,而毫无病痛发生,皆此种生活所养成也。自习室中,每四人一桌,自习时由训育委员会轮流点名,稽查学生秩序,日常且有学生纠察队随时纠察,故人虽多,而学生仍能安心自习。自习室中之工作,除温习功课及作英数练习外,每日每人须写大字一张,日记一篇,翌晨交级任评阅,每周并由校长亲自复阅一遍,排列等级,登校刊公布,以示鼓励。学生所记日记,多自名为生活史。日记之最大作用,为学生能详述其生活状况,以资师长教学设计之参考,但非咸校此种生活,日记亦不易永久不断也。自习室及宿舍楼之夜景,极有可观。每当夜幕四布,黑暗笼罩大地,如遇阴云弥漫,更使人不辨咫尺,而此楼内之灯火,由毫无遮蔽之上下无数窗棂中,光芒四射,万点生辉,照临大地,远望之,有似一伟大生灵异物,在黑夜中张其无数巨目、静观世界,侦观人类不良行为,以期污浊社会之根本改造也。
1963年咸中平面示意图
日 新 园 内
宿舍楼之东,地势稍低,下坡后即为本校去年新设置之“日新园"。园门墙用新砖瓦装置透花,中置蓝油门栏,上书“日新园"三字,两边联书“低头做事尊重先贤经验,举目远瞩迎合世界潮流"。门内有广坦之庭院,方约八丈,东为总理纪念室,北连化装室,南为厨房,西接宴会厅,与纪念室相对,北为应接室,额悬《岚光如流》横匾,由此室内可以远眺少华山色。本校有重要集会,即在“日新园"内举行,讲演人员在应接室招待。开会时即导人总理纪念室,毕即可在宴会厅聚餐。纪念室可容六、七百人集会,宴会厅可容三百人同食,皆本校最大之房间也。华县各界开民众大会,如在室内举行,亦多借用此地,诚集会之重要地址也。纪念室内,除各种纪念日及特约讲演,有临时集会外,每星期一早照例举行纪念周,由师长轮流训话,每星期五晚,照例举行游艺会,由各级担任表演。在咸校生活活动中,每星期一为每周学校工作最紧张之一日,全周之一切工作计划,均于是日告知全校师生,并开始进行。星期五日,为每周师生最欢悦之一日,除午餐略为优异外,晚上并得参加游艺会。园外环大路,东有地五亩,地上砖石垒垒,乃去年师生劳作成绩也。
二十二年 五月二十六日王子休记于咸中
(王子休 义子何 天宝与渭南师院刘亦农分别供稿,有删节)
图文来源:百年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