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瓜坡镇:三小村的来历(附:群力小学校史)

邮箱:3125136050@qq.com


三小村的来历
作者 孙满余 李忠建
三小是瓜坡镇东小涨村、西小涨村、南小涨村的合称,是以东小涨村为基础而形成的。
三小村财神庙 高振强摄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以华县为震中的强烈大地震,造成了世界地震史上最大的灾难,死亡人数八十三万,冠于世界震灾之首。
震后,华县几乎村绝户灭。这样以来,就有人迁居到华县境内来。其中有明朝开国大元帅徐达后人,从浙江昆山迁居到今天的华州瓜坡镇东小涨村。
解放初,在东小涨村东城壕草从中,有块石碑,记载了徐姓迁此的原因,碑上的村名为“董小涨村”。由于徐姓人迁此是从东南方向来的,人们慢慢的就将董改为东了,这就成为如今的东小涨村。
东小涨村原来四周有城墙,城墙内全是徐姓人家。后来的人家住在村外,在村西而居,就将所居之地称为西小涨村;在东小村南而居者,称为南小涨村。解放后,从秦岭山迁居到东小涨村北的住户,人们戏称为“狼村”,又叫它北村。这四个村子成为华县瓜坡镇的一个行政村,人们称之为三小行政村。
至于那个石碑,解放初还在,有人见过,说是在东城壕一个草丛中,现在不知在何处,令人遗憾。
原文来源:《华州地名面面观》底稿
原文作者:孙满余 李忠建
附:
群力小学校史

群力小学校址在小涨村,前身是民国时瓜坡乡中心国民学校,学校面积 27 亩,运动场地 5 亩。学生初、高年级160余名。解放初 6 区(即今瓜坡镇)在县精简学校时将其并于私立竞进小学(三留村)。原中心小学学生来源,除校所在地三小外,尚有庙前、田杨、李托、罗家、范家、麦郭、南沙、过村、良侯等村高年级学生在此就读,对于该校撤并,群众意见很大,当地热心教育人士曾多次奔走区、县,请留未允。
  为了不使地方学生失学, 1950 年小涨村在县二十二完小(今东赵小学)任教的徐学陵、徐本立辞公办教职回乡与地方贤达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成立校董会,由郭文治任董事长,徐本立、马荣庵为副董事长,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兴办小学,起名私立群力小学,公推徐学陵为校长。当时瓜坡粮仓已将校舍占用,几经交涉,仅得一个教室和教室东端两间小房。始筹设高级 1 班,初级复式 2 班,报请县教育科备案获准,聘徐本立为教导主任,学区任清太、张建格、李广华及已在乡办初小任教的孔繁昌为教员,均为无薪无粮义务执教。于 1951 年 3 月开学,两班借用校南约一华里的岳家祠堂上课。翌年增聘大明麻志发和郭村薛俊杰亦为义务教师,同时发动群众捐工捐料,群众并捐助小麦,为教师办灶,修筑校舍,购置教学用具。建教室无大梁,校长徐学陵捐伐自家大杨树一棵,校董马荣庵捐皮棉 10 捆( 100 斤),徐本立捐麦 2 斗,徐岳两姓群众自动拆其户族祠堂。初建成两个教室 9 间,后又续建教室 3 个 9 间,灶房 2 间,总计新建校舍 20 间。在拆建过程中,校长、教师带头苦干,与群众同甘共苦,备极辛劳。办学初期,用具极缺,缺什么老师从家里拿什么,教导主任徐本立送来椅子凳子,就连一张毛主席像也是老师出钱买的。教师利用校园空地种菜种谷,收人补充经费不足和伙食,同仁任劳任怨艰苦办学。首届毕业生 38 名, 30 名考入中学,成绩优秀,得到群众赞颂。1952 年县上表彰徐学陵为模范校长,董事长郭文治为兴学模范。1953 年群力小学改为公办。时已发展到高级2 班、初级 4 班,学生300余名。1955 年11月校长徐学陵调专区教育行政班进修,结业后调专区文教办公室工作,校长由孔繁昌接任。
  1958 年附设初中班,1960年改为农中班,后停。1971 年再设初中班,次年又取消。1976 年又恢复。新建教室 8 个 24 间,宿舍 21 间。小学 5 班,初中 8 班,学生600余名,教职工 31 人。后改为八年制学校。1985 年学生 9 班465名,教职工 27 人(公办15、民办 12 )。1989 年初中班并于瓜坡镇初级中学,恢复原校名群力小学。1994 年学生 6 班 176名,教职工 10 人。
  先后任校长的还有岳俊峰、王山虎、石正中、王启民、李志启、何如意、杨金彦、徐茂元等。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0)

相关推荐

  • 华州区昔日的丰良小学!

    昔日的丰良小学 作者丨孙登高 丰良小学的前身泉护村初小是1949年建立的.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了发展农村启蒙教育,将位于泉护村北冯良村南的皇姑寺改建的村办的初级小学  皇姑寺是村民自建的一座寺院.它坐南 ...

  • 徐德培 | 难忘片儿汤

    [往期回读] "丁中广祥"2020年度运营分析报告 带父母进城   我是老前辈   二八大杠 儿时上书房   小东门干子   复学前后 难忘片儿汤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 ...

  • 红色革命山村 绿色宜居家园 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教育名村——邢台信都区坡子峪

    寻一方绿水青山,忆一段峥嵘岁月.沿抗大路西行,穿过绵延不绝的太行山脉,越过蜿蜒起伏的抗大路,踏着先辈们走过的红色之路,怀着赓续红色基因的初心.我们一行人相约,一同到革命老区--邢台信都区浆水镇坡子峪采 ...

  • 惠甘亭

    惠甘亭(1884-1965年),字霖浦,长安区鸣犊街道办黎明村马嘶坡人,清朝廪庠生,长安留美第一人,崇西学,兴新学,创设大学,鼓呼革命,乡里尊称"惠先生",洋派. 作者:惠鹏 &q ...

  • 金秋送爽 时光如初

    愉快的暑假悄然谢幕,金秋九月隆重登场,带着希望和憧憬,我们终于迎来了新的学期.为了切实保障学生能够健康安全有序的开学,新寨中心小学全体成员提前进行了周密的安排,认真打扫了学校的各项卫生,营造了健康安全 ...

  • 龙门中心小学 五(1)班 徐昊阳《王洲游记》 《身边工作者——妈妈》

    富春少年文学院会员优秀习作 王洲游记 龙门中心小学 五(1)班 徐昊阳 8月12日这天,天空下着大雨,我们冒着雨来到了场口小学.大家都知道场口有一个跳绳队吧,也许你会说你也可以参加跳绳队,那你就大错特 ...

  • 华州瓜坡镇张岩村(车徒村)的变迁

    邮箱:3125136050@qq.com 瓜坡镇张岩村(车徒村)的变迁 文字作者 宋朝峰 张 文  图片拍摄 张 文 华州区瓜坡镇张岩村位于瓜坡街西北一隅,北为西潼公路,南上塬坡直抵瓜坡塬,东与范家村 ...

  • 华州瓜坡镇“舍身崖”(郝家崖)的来历

    邮箱:3125136050@qq.com "舍身崖"的来历 口述人 郝忠田 整理 苏芳琴 肖玉玲(九八六年) 华县瓜坡镇东南方向有一个村子叫郝家崖.听人说这个村早先不叫郝家崖,是叫 ...

  • 华州瓜坡镇南沙的残疾医生吝新祖

    邮箱:3125136050@qq.com 残疾乡医吝新祖 作者 孔绪牢 1963年,吝新祖出生于华县瓜坡南沙村一普通农民家庭,在他年仅2岁时,一场高烧使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从此他的腿残疾了. 乡医 ...

  • 华州瓜坡镇:没有井的井沟

    邮箱:3125136050@qq.com 井沟的沟壑台塬 作者 程洪涛 高塘东塬,从秦岭山角向前伸出的高塬,被马峪.车夫峪.金斗峪的河流切割成两大塬区,称薛马塬与晓寺塬.其势如苍龙挺起,龙头昂立,凌跃 ...

  • 千年古镇闹元宵 ——华州瓜坡镇正月十五民间演出掠影

    邮箱:3125136050@qq.com 微信公众号"华州百姓"自即日起,正式更名为"华州文史荟萃" 2019年农历正月十五,一场集秧歌.秦腔.民间舞蹈.快板等 ...

  • 华州瓜坡镇:西留村和雷泽的故事

    邮箱:3125136050@qq.com 西留村和雷泽的故事 西留村,明代称"小文村",俗称"架板堡子".因村自上而下,靠南塬发展,形似"架板&quo ...

  • 华州瓜坡镇姚郝村名的来历

    邮箱:3125136050@qq.com 姚郝村名的来历 姚郝村村委会李吉超摄 姚郝村,位于华州区瓜坡镇东南方向,南面依靠着秦岭北麓的石头峪西梁下.全村有5个自然村,依次为姚堡子.郝家岩.泉沟.王窑和 ...

  • 华州瓜坡镇东沟——寻找酸枣树之旅

    寻找酸枣树之旅 作者:李 吉 超 老家位于渭河南岸,华县段的三级黄土塬头,最东部与秦岭大山的结合部.马峪河,把村里的土地分成了两部分.河东是 秦岭北坡洪积扇地形上的乱石滩地:河西则是用之不竭的黄土大塬 ...

  • 华州区瓜坡镇北沙村在行动......

    <新型冠状病毒.华州区瓜坡镇北沙村在行动> 歌赞(北沙村委会主任张笈得及村委干部和爱心村民) 岁末庚子正新年 冠状病毒在蔓延 央视新闻播出后 病毒来源在武汉 消息传遍省市县 全国掀起抗病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