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各街镇的集、会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区各街镇的集、会时间
作者:邵拉雄 贾平京
华州区集市贸易一般按农历计时,定期交易。
据明《华州志》载:隆庆六年(1572)前后,华州每月有集、会50多次。另外有年会8次。
集日是:
城内每旬前5日;西关每旬后5日;柳子(枝)每旬逢三、八日;赤水间日。
会日是:
城隍庙四月一日和二月八日;西关六月六日和十二月八日;赤水逢三日;东关逢四日和三月二十八日;下庙八月八日;少华岳神祠七月十五日;赤水哄庙十月十日。
清光绪八年(1882),华州每月有集、会180多次,年会9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华县集、会日仍沿旧例。
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形成以后不久,华县集市贸易曾两次关闭。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华县各集镇的会期一律改为星期日,传统年会亦随之取消。此时,集市贸易面临厄运,物资交流受到阻碍。
1980年5月月,华县革命委员会决定,从6月1日起取消星期天集日,恢复花插集日,每个集镇每月统一定为6个集日。
1984年,随着市场的开放,柳枝镇每月再增加3个集日。1989年,全县每月集日有60多次,计:
城关逢四、十;高塘逢五、九;
赤水逢三、七;瓜坡逢一、六;
侯坊逢二、八;下庙逢五、九;
罗纹逢二、六;柳枝逢一、五、八;
金堆逢二、八;王宿逢四、八。
在华州区,至今仍然保留着这样的原始商品交易。集会的汇聚之地就在各个乡镇上,当地人将这种活动称之为“上会”。华州区农村,村落面积宽,村民居住分散,离县城较远,加之平时农活太忙,不可能天天上街去。需要买生活日用品或者销售自家农产品,都会在约定俗成的赶集时间,集中到乡镇街道,或买,或卖,或聚,或吃,或看,或娱乐。
赶集那一天,村上的人一定会起个大早,三三两两、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就会从远近不同的家中出发,边走边聊。
农村赶集的时间并不是统一的,一般是一和六、二和七、三和八、四和九、五和十,每个集大约相隔三五天。
很多村民一大早就会来赶集,有的会把当季自己家田里的农作物拿出来卖。不但新鲜而且价格不贵,还可以讨价还价。
集市上的服装摊,卖的不是牌子,而是价格便宜。
那时的人虽然不用电子称,但用杆秤也不会缺斤少两。
那时还有卖老一辈人爱抽的烟叶。
那时的肉,都是新鲜屠宰的猪肉。
在牲畜交易区都会有卖鸡的、卖鸭的、卖鹅的、卖小猪的等等,应有尽有。
“上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华州区许多的年轻人都将奋斗的脚步,迈进了城市。城市的天空下,商品交易活动相对便利。但是,华州区的“上会”,在每个华州区人的心里,是无法替代的。快过年时,正值返乡高潮,人们都从外地纷纷回到家乡,逢上镇里集会,便总会前去。每到这时候,镇上往往是最热闹的地方。
来源:《华州地名面面观》 主编 贾平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