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天后宫 天后殿
天后(又称天妃、妈祖、天上圣母等)是以我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在海外尤其是南洋地区也极具影响力;北宋建隆元年(960),天后原型林默诞生于莆田湄洲岛,因救助海难于雍熙四年(987)逝世,民众感念其德,遂立祠庙纪念,妈祖信仰肇始;到了元代,沿海地区的妈祖信仰已趋于成熟,至明清时达到顶峰。从北宋宣和五年(1123)到清光绪元年(1875)的七百余年间,历代帝王为其加封四十余次,封号不断升格,并列入国家祀典。泉州天后宫是从湄洲妈祖祖庙分灵最早的庙宇之一,在全国各地的天后宫建筑中,古建规模格局也是保存相对完好的一座。
泉州天后宫原名顺济宫,位于泉州旧城南的德济门内,始建南宋庆元二年(1196),现存建筑系明清遗构,1988年1月13日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南侧的德济门遗址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
▲泉州天后宫 天后宫国保碑
德济门始建于南宋绍定三年(1230),时称镇南门,彼时顺济宫(天后宫)及门外的顺济桥俱已建成;元至正十二年(1352)镇南门扩建后更名德济门,明代增建瓮城,清代加固重修并沿用至上世纪中叶,是历代泉州城内外联系的交通要道。2001年经考古发掘,德济门的历代扩建、重修痕迹得以完整展示,作为泉州古城唯一经过科学考古清理并保存的城门遗址,其于2006年5月25日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向左滑动图片查看 泉州德济门遗址
天后宫紧挨德济门北侧,现存建筑由山门、戏台、钟鼓楼、正殿、两庑、寝殿、梳妆楼等组成,布局完整,规模宏大,极具闽南地方建筑特色,也是我国诸多天后宫建设的范本。
山门及钟鼓楼
泉州天后宫山门、戏台及钟鼓楼为现存庙宇的第一组建筑,原构早年因修筑公路拆除,现存山门系移建清代晋江县学棂星门,五间六柱牌楼式造型。山门背面为戏台,面阔进深均一间,上设藻井,单檐歇山顶,为上世纪九十年代重修,钟鼓楼分立山门外东西两侧,歇山三滴水形式,亦为重建。
▲泉州天后宫 山门及钟鼓楼
<<向左滑动图片查看 泉州天后宫 ①②戏台 ③山门斗拱
天后殿
▲泉州天后宫 天后殿内景
天后殿为天后宫正殿,是全庙的核心建筑,为清道光年间重修(1821-1850),坐落在浮雕有鲤鱼化龙、八骏云火、鹤舞云中、法器花卉等图案的花岗岩须弥座上,本体面阔进深皆五间,重檐歇山顶,平面呈方形,殿前增设檐廊,明间饰龙柱两根,此举使进深多一间,同时正立面具有三重檐的视觉效果。殿内柱网排列规整,祭坛前减金柱两根,中柱后移,使内部空间更为宽阔,殿后为壁画《敕封天上圣母图》。
▲泉州天后宫 天后殿正面
▲泉州天后宫 天后殿背面
<<向左滑动图片查看 泉州天后宫 ①-⑤天后殿斗拱
⑥天后殿须弥座 ⑦天后殿石抱鼓
<<向左滑动图片查看 泉州天后宫 天后殿北侧
寝殿
<<向左滑动图片查看 泉州天后宫 寝殿正面及背面
寝殿又称寝宫、后殿,位于天后殿北,是中轴线上第二座大殿,地势较正殿略高,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硬山顶,主体为明构,东西侧与两庑连接处设角亭。殿内金柱间横架三、五、七架梁,前后用双步梁和三步梁支承屋顶;各缝主梁的两端竖立瓜柱,柱头施丁头拱承托檩枋,各缝檩、枋之间用单拱造隔架科,外檐斗拱用重翘承托檐檩,不施横拱,装饰性构件繁简有别,主次分明,部分结构留有彩绘痕迹。大殿前部设敞廊,廊下及后檐配石柱,其余为木柱,前檐下明间保存有一对辉绿岩雕刻的印度教形式石柱,系明代维修时移用。
<<向左滑动图片查看 泉州天后宫 寝殿内景
<<向左滑动图片查看 泉州天后宫 寝殿敞廊
梳妆楼
梳妆楼为天后宫中轴线最后一座建筑,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硬山顶两层楼阁,是天后宫建筑群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构早毁,现存建筑系2004年落成。
▲泉州天后宫 梳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