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在家里会好好说话的父母
中午与同事闲聊,谈起一个话题,新手父母总是希望通过书籍得到大量的育儿经验,而书中有一种论调就是:当孩子是婴儿时,如果孩子啼哭,只要父母忍住不予理会,用不了多长时间孩子就不会再啼哭。
不知道这种论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从一个妈妈的角度,我只想说:管他什么育儿理论,作为父母怎么忍心让一个小婴儿在那啼哭不止而不理不睬呢?
无论孩子是婴儿还是少年,作为父母最基本的就是要跟他说话,哪怕是一个小婴儿,父母也要与他嗯嗯呀呀,交流着彼此的情感。
沟通是什么?
在《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这本书中一开始就讲了一个可怕的实验,证明了缺少沟通,除了带来情感上的痛苦,甚至会影响到生命本身。腓特烈二世,公元1196年到1250年的德国皇帝,他命令保姆和护士喂养婴孩,帮他们洗澡,但是不准对他们说话,因为他想要知道,在没有人跟婴儿接触之前,婴儿开口会先说出哪个语言。是最古老的希伯来语,还是希腊语或者拉丁语?又或者是他们亲生父母说的语言?最后,他徒劳无功,因为所有的婴儿都死了。缺乏养育者的拥抱、慈爱的脸孔、深情的言语,他们根本无法存活。
所以在一个家庭当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什么是沟通呢?《沟通的艺术》中写道:沟通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其参与者处于不同但又有所重叠的背景下,经由交换信息而建立关系,关系的品质会受到外在的、生理的和心理性的噪音干扰。
在这个定义中,就很容易理解平时为什么会出现父母和孩子沟通无效或者陷入僵局。相信每个家庭都出现过,孩子越不说话,父母就越来越生气的状态,或者是父母说100遍不让做什么事情,孩子却偏要那样做。因为“沟通就像跳舞,取决于同伴的参与”,一个舞者再成功,但是同伴不配合,也会显得糟糕。所以孩子越不说话,父母就越容易被激怒。而父母和孩子沟通经常处于不同的背景之下,比如孩子的脸很脏,父母会觉得很丢脸,但是孩子却不觉的,因为对于丢脸这件事理解的背景不同。
自我概念
当我们认识到了沟通是什么之后,就会发现平时作为父母和孩子在沟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沟通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改进自己的用词或者句子,而是要先了解自己是谁。“我是谁“会反映,也会影响你与孩子以及家人的沟通。
认识自我就要了解一个概念叫做“自我概念”,就是指你对自己所持有的相对稳定的知觉,就好像一面特别的镜子,不仅可以反映出你的身体特征,还可以反映出你的其他部分,如情绪的状态、天分、喜好、价值观等。别人在塑造我们的自我概念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因为正是别人的评价塑造了自我概念。当孩子学会说话、了解语言之后,语言信息就开始对他们自我概念的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是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是非常有影响力的。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如果父母了解子女的自我概念,尤其是在青春期阶段注意保持良好的亲子沟通,将有助于子女建立正面的自我概念。就如一个妈妈对自己的女儿从小就说你的单眼皮不好看,那么女孩对自己形成的自我概念就是我的单眼皮造成我不漂亮。
自我概念不仅决定了个人如何看待自己,最重要的是会影响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这被称为自我应验预言。用通俗一些话解释就是你的期望最终会变成现实,但是这个期望不一定就是好的期望,比如一个经常被说不善言谈的孩子,自己也认为自己不善言谈,当他见到陌生人时就会给自己找很多理由避开陌生人,或者不得不跟陌生人说话的时候尽量选择被动说话,这就是自我概念对自己的沟通方式有很大影响。
情绪
父母在孩子自我概念的塑造方面作为重要他人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其实作为父母即使不了解前面的理论,相信大多数仍然会知道自己对孩子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不仅是父母,我们还是公司的职员、其他组织的成员,当然我们也是自己父母眼中的孩子,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就会产生情绪。情绪在沟通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有时我们在气头上,就会口不择言,有时情绪好的时候,演讲会超常发挥。所以情绪也会非常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是平时情绪好的时候,孩子拉着一起做游戏,会跟孩子你一句我一句的沟通,但是如果在单位遇到烦心事,孩子要与我们一起做游戏的时候,就会沉默,或者心不在焉。
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自己的情绪,会在与孩子沟通时注意情绪对孩子的影响,但是可怕的是,中国的家长很难准确的形容自己的情绪,形容情绪的词汇少之又少,有时会把忧郁认为成焦虑,这样会造成与孩子沟通的障碍。比如明明是自己很害怕,最后与孩子沟通时,却表现出很气愤。在《沟通的艺术》这本书写道:研究者已经证实,如果一个人无法与别人建设性地谈论情绪,这人可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包括社会鼓励、不满意的人际关系、焦虑和沮丧的感觉,以及隐忍的攻击行为等。不仅如此,其他的研究者也证实,父母对待小孩情绪的方式对儿童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所以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不仅要父母认识自己的情绪,也能够与孩子准确的谈论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总是把“妈妈生气了”挂在嘴边,有时我们是忧伤,有时我们是伤心,认识自己准确的情绪,说出自己准确的情绪,这样孩子才能理解我们的感受,才不会产生沟通障碍。比如我在跟2岁的儿子做粘贴书,我是引导一句,儿子做一个动作,而女儿是把书上所有的文字读一遍,儿子没办法领会。我告诉女儿:你走开,我生气了。但是其实我当时不是生气,而是感觉她打扰了我们,让我很着急,我没有说出自己准确的情绪,导致我女儿根本不明白我我为什么生气,就一直没走,这样的僵持,导致我俩最后都不欢而散。
当我们知道了沟通时内在的自我概念、情绪对我们与孩子的沟通产生的影响,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语言的长处和减少它的缺点,优化我们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有效倾听
作为父母在利用语言与孩子沟通时,第一要学习的就是有效倾听,如何有效倾听呢?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加强:
1、少说话。我们生来有两个耳朵,却只有一个嘴巴,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但是父母与孩子沟通时,经常出现的场景就是父母喋喋不休,孩子不说一句话,如果孩子说一句话,我们就会称之为插嘴。有时我们要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想法,而我们并不是要保持沉默,而是要去回应和澄清孩子的话,这样才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
2、摆脱注意力分散。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成为低头族,有很多时候孩子与我们沟通和交流的时候,父母总是眼睛一刻也不离开手机,然后好像很认真的回答孩子的问题,但是我们人类的大脑没办法多线程处理事情,所以根本没有集中注意力去倾听孩子的需要和问题。当我们倾听孩子说话时,一定是眼睛对着眼睛,全身心的在倾听。
3、不要过早评判。过早评判是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因为我们总以为自己知道的比孩子多,自己最了解孩子,所以往往还没等孩子说完,我们就会作出评判。当然,有时孩子说的可能会语无伦次,这时候我们更不能着急,过早评判,而是帮助孩子澄清他所说的。
4、寻找关键意思。这方面是父母在倾听的时候很关键的技能,孩子说话的时候没有成人那么有逻辑性,往往前言不搭后语,但是他们一定是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帮助孩子说出自己想要说的,有时也需要父母再用有逻辑的话重复一遍,这样的倾听和回应才是有效的。
家庭沟通模式
父母会有效地倾听,更需要形成自己家庭沟通的模式,在《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中,把谈话取向和遵从取向相结合,就形成了四种不同的家庭沟通模式。谈话取向就是指家人在讨论各种各样的话题时有多开放,遵从取向是指家人强迫彼此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保持一致的意愿有多强。
一致性家庭和多元型家庭都是会公开沟通彼此的想法,一致性家庭最终还是取决于父母的意见,多元性家庭式在讨论中达成一致。而保护型家庭和放任型家庭都是基本不会沟通想法和感受,保护型家庭是父母决定一切,放任型家庭父母的反应是冷漠的“随便你”。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致型和多元型家庭的年轻人比另外两种沟通模式的年轻人在倾听上更有自信,在智力上更灵活。即使不用研究,通过父母自己从小到大的感受就能分辨出开放沟通和共同决策会比高压强权和拒绝公开对话产生更好的结果。
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往往我们变成最刻薄和最狠毒的人,只有我们真正了解沟通背后的自我概念和学习沟通方式,我们才能成为孩子眼中真正的父母。
在家里会好好说话的父母,赢得孩子的信任,才是真正有沟通艺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