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坛 | 印象老家 作者/董新峰
董新峰,汉族,1971年7月生。渭南临渭区人,本科学历。喜欢历史、文学和思考。《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渭南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平台
有近二十年了,年年回老家二次,呆上一半个月。今天7月26曰,早上九点多驾车回老家一一渭南。刚进山原地界,就感觉到山原与渭南共有的热。车进入渭南,开着窗仍感热,只好打开很少用的空调。下车走几步,坐到家里,头上的汗水直往下流,上衣前后湿了一大片。临近晚上,接听好几个电话,感受家乡人的热情,心里暖乎乎的。
虽说年纪也不小了,嘴还是馋得不行:南七饸饹、安西羊肉泡、时晨包子、豆腐脑、烧饼加莱、豆腐泡、油糕油条 、小笼包、水煎包、油泼面,拉条子,浆水鱼鱼,玉米面搅团,馄饨、关中煎饼。一天吃一样,依然不过瘾。还是以前的味,还是熟悉的渭南。早上回老家看老母,想接她到县城里住几天,八十多了,不愿离开老家。于是每天早上回家送一份,也让她一同重温老家的味道。
老家的热情、味道依旧,只是城里楼房更多更高了,街上的车也更多了。村子里老人小孩了居多,父辈们顺应潮流,不惜举债在城里买房给儿子结婚。小伙子、媳妇儿大多在东部沿海打工挣钱去了。上街开车,停车找不到车位,一不小心停个车,被贴了罚单。沿街两侧随处可见微信、支付宝、滴滴、哈罗等支付可骑的自行车、电动车,比其它城市多多了,显得渭南交通情况更加复杂。渭南还是座农业城,又让人感到有些与记忆中的不同和些许的心酸。没变又不是一成不变,适应着在这座变化中的城市顽强生存。
渭南城也看到抗疫的痕迹。小区的人行通道也按上了门;街上、公交上的人口罩仍戴着;饭店有公筷公勺。饭店吃饭也光盘,吃不了兜着走了。一切的一切使我倍感热爱生命,节约光荣的观念深入普通百姓之心。
一愰半个多月了。老家,我又要走了,想想当我两鬓衰的时候,就不再走了。那时你又是什么样呢?
闵盼龙,中共党员,从事媒体行业10年。2012年至2015年就职《渭南日报》,2016年至今就职《渭南青年网》,担任内容总监、首席摄影。曾被共青团渭南市委、渭南市文明办、渭南市青年联合会评为渭南好青年。临渭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黄河文化传承志愿者,渭南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渭南市雷锋车队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