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高飞去烧香拜佛,不如把家门前的事做好

千里高飞去烧香拜佛,不如把家门前的事做好

作者:徐俊霞

1、

母亲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没上过两年学。家里孩子多,外公重男轻女,供养儿子上学,让女儿下地干活。再加上她的脑瓜笨,母亲在学校里会写自己的名字就主动向外公提出辍学了。

辍学后的母亲天天帮着舅妈带孩子,背着孩子去打猪草。舅妈的五个儿女都是母亲帮着拉扯大的,除了带他们玩耍,母亲还给他们做衣服做鞋子。

母亲在兄弟姐妹中间年龄最小,女红却做得最好,小孩子的衣服她做得栩栩如生,丝毫不比商店里卖的差。

舅妈识文断字,精于算计,家里的粮食紧着外公和舅舅吃,稀的也不让母亲填饱肚子,背地里舅妈还经常嫌弃母亲迟迟不出嫁,赖在娘家吃闲饭。

由于父亲在部队服兵役,母亲是七十年代末期才嫁给父亲的,已经是那个年代的老姑娘了。没想到有了自己的小家后,母亲也没过几天安生日子。

奶奶爷爷三天两头找事,总是在鸡蛋里挑骨头,嫌弃父亲吃咸菜多,母亲和父亲结婚没多久,奶奶就把他们分出来单过了。奶奶分给母亲两只碗,两双筷子,这日子可怎么过呀!

随着三个儿女的相继出生,家里更是要米没米,要面没面,吃了上顿没下顿。家里盖第一栋房子的时候,由于奶奶家的猪圈在我们家院子里需要填平,爷爷奶奶找茬和母亲吵架,小叔小姑都上阵帮忙。

一家人合伙围攻母亲,从小不会骂人不会吵架的母亲也不反抗,只是一味地抹眼泪。留在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幕是爷爷指着在乡政府大院看电视的父亲骂:“你不打你老婆,你就不是我儿子!”

2、

爷爷上了年纪后,最喜欢吃母亲蒸的白面馒头,母亲就隔三岔五蒸好馒头给爷爷送去。若是爷爷来我们家玩,正好赶上饭点,更是敞开了吃。

奶奶八十岁那年瘫在床上,一瘫就是三四年,吃喝拉撒不能自理。只要住在我们家,母亲床前床尾地伺候,喂水喂饭,端屎端尿,连农忙时在田里干活都惦记着奶奶,一天不知道往家跑多少趟。夜里,母亲和奶奶睡一张床,时不时给奶奶买小笼包,做红烧肉改善生活。

奶奶一会儿糊涂,一会儿明白,她糊涂的时候,躺在床上扯着嗓门喊:“好儿!好媳妇!”她明白的时候,攥着母亲的手痛哭失声:“好儿媳,我对不住你,等我病好了,我给你看孩子,我给你烧火做饭……”

奶奶年轻的时候天天指桑骂槐,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挖苦母亲,三个孙子孙女她没给照看过一天,还经常挑唆父亲和母亲吵架,直到老了病了,她才明白哪个炕头香。

不管对谁,不管别人怎么对她,母亲总是以德报怨。小叔应征入伍前,受祖父母的指使,没少在家里挑起事端,他和母亲天天对着干,母亲就一直忍气吞声。

小姑夜里掐断我们家的电线,偷着把我们家地里刚出苗的一垄麦子拔掉,母亲不声不响,自己早出晚归,把麦苗一棵棵补全。

她把一切都搁在心里,好也不说,歹也不说,骂人打架从来没有她的份!父亲经常批评母亲:“别人骂你,你不会骂回来。”母亲委屈地说:“我从小就不会骂人!”

小叔和小姑同一年结婚,同一年有的孩子。小叔小婶生养了两个儿女,都是母亲在跟前帮着接生的。

姑姑家三个女儿,日子过得比较艰苦,看到姑姑去集市上淘旧衣服给女儿穿,母亲就把我穿小的衣服送给姑姑,还经常给她的小孩做穿的!

有时候我半夜里醒来,看到母亲还在灯下一针一线缝制小孩子的鞋子、棉衣,我总是替母亲抱打不平:“你这是何苦呢?他们以前是怎么对待你的!”母亲总是笑笑:“谁年轻的时候不犯点错误?”

我的母亲总是这么善良这么大度,心里装着全世界却惟独没有她自己。

3、

母亲总是说,千里高飞去烧香拜佛,不如把家门前的事做好。外婆村里乞讨的老人到了我们家门口,母亲是待为座上宾的,好吃好喝的招待不说,临走的时候母亲还往老人的兜里塞馒头塞窝头。

那年月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好过,我们家的日子过得也相当拮据。我们家在乡镇上,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多,每逢雨雪天气,家里总是人满为患,连个站脚的地方都没有。

在学堂里上学的沾点亲戚的孩子都跑到我们家里来吃饭,母亲熬一锅玉米地瓜粥,炒一锅白菜炖粉条,吃饭的时候十几双筷子齐刷刷的舞动。

母亲总是站在一旁笑呵呵的看着孩子们吃,菜吃得不够了,母亲又赶紧端上一碗韭菜花子。

母亲随和,又好说话,谁家的小孩在学校里上晚自习嫌家远,跟她说一声,她立刻腾出床位给人家借宿。我在家乡读书那些年,从小学到初中,每年冬天家里总有两三个借宿的亲戚家的女孩。

八竿子扒拉不着的亲戚朋友求到母亲面前,她从来不说半个不字,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凡是她有的通通拿出来都在所不惜。

街上有一家养老院,外婆村里的孤寡老人入住养老院后,母亲经常作为娘家人前去探望。带些吃的喝的不说,每到冬天,母亲还不辞辛苦的给那些老人拆洗被褥、棉衣,缝缝补补,洗洗涮涮。

惹得养老院里的院长以为母亲是这些老人的亲戚,那些老人的晚年因为有了母亲的照应,快乐安详地度过了余生!

母亲不过上了两年学,她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她甚至不会算术,她的温和、宽厚、包容却是与生俱来的,她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却以她的言传身教影响着我的人生。

岁月如水,母亲以她不事张扬的淳朴净化着周围人的心灵,坚守着人间的真善美。

徐俊霞,媒体撰稿人,笔名:海风,公众号:齐鲁海风(ID:haishangfeng2016),擅长创作亲子、情感、职场故事,作品散见于各大报刊和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第十二章 鸡飞狗跳〡东莞向上,幸福朝下〡湘南徐工

    致读者: 2.本章共5200字.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对崇文和清照两口子来说,2008年真是一个多事之秋,或许是崇文处理不当,也或许是清照处理不当,两口子不知吵了多少次架,打了多少次 ...

  • 年少已知愁滋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时常磨砺一把锋利的镰刀,亲手作警惕状,也无奈屋前屋后荒生的杂草. (一) 从车上下来,突然起了很大的风,几年不见的家乡并没有热情似火,偏偏用这样冷漠的态度对待我这个久未归家的游子. ...

  • 【乡土文学】陆纪春||记忆里的奶奶

    记忆里的奶奶 文 / 陆纪春 我对奶奶的印象停留在了我十岁那年. 记得奶奶是中午去世的.父亲让我去叫堂叔,说奶奶快不行了.我跑到堂叔家,他刚刚端起饭碗.等我再回到家,父亲哭着,奶奶走了-. 奶奶去世的 ...

  • 二十八

    作者:谢斌 "你一边想让我听你的,一边又想尊重我的意见,想把我当个工具却又觉得不行.何苦呢,直接把我当工具不就好了么?直接安排好,找个愿意结婚的姑娘,马上就可以订婚领证结婚,大家都省心.你去 ...

  • 还在上班吗,打工人现在只想回家

    原创 全民作者 全民故事计划 昨天 后疫情时代,回家成了一件需要斟酌拿捏的事. 以前回家只需一张车票,现在我们不得不先把隔离.安全码.疫苗.当地政策这些关键词弄清楚.某种程度上,我们"回家& ...

  • 谢谢你的爱(一)--我的家(1)

    背水小仙 2021-04-21 数年前的今天,你让世界听到了你的哭声,我便在这哭声中开始了幸福的人生旅程,蹒跚学步,而后的步履匆匆以前风雨渐成,你停留的地方,便是美丽的风景. (一 )我的家 儿时的家 ...

  • 【众家来稿】小小说:遗嘱

    三年前,我那名义上的父亲于离家三十年后又回到老家,被我葬到了我家的祖坟里. 三十年前,那时我刚两岁,父亲一意孤行地跟着一个女人去了南方.父亲的理由是,他不喜欢爷爷包办的婚姻,也就是,他不喜欢已经为他生 ...

  • 心中有爱,处处为家。

    短暂的相处,总是那么的难以割舍,父亲的白发是越来越多了,而妈妈操的心,也更多都在我身上了.而我终究要离家而去的,毕竟我生来自命不凡,志在四方,至始至终不会呆在家里的. 爷爷负责烧火,奶奶负责炖肉,爸爸 ...

  • 刻在白桦树上的爱(八)

    刻在白桦树上的爱 文/五柳先生 八 宿明与可卿的婚礼是元旦举办的,此时的可卿已经怀孕四个月了.本来可卿的母亲是不同意去参加婚礼的,但可卿的父亲坚持要去送姑娘,可卿母亲也无奈,宣称自己绝对不去. 婚礼前 ...

  • 【望安山文学】徐广忠||子欲养而亲不待——忆“远行”的母亲(散文)

    子欲养而亲不待 --忆"远行"的母亲 作者:徐广忠     主编:非   鱼 每次进家,母亲总是特别高兴,"儿子饿了吧,妈给你做饭去."不一会,一桌可口的饭菜就 ...

  • 最美中国-牡丹江北甸子

    这张照片是我们去板院(黑龙江省牡丹江区域)的时候,父亲在公路边山顶上遥看北甸子时候我给他抓拍的,山脚下就是他的二姐和亲人们生活的地方,拍照的那一瞬间,我得承认,我的心,不知道被什么强烈的触动了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