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遇到了伯乐,其实只是被当做会拉磨的驴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前几天看到一位中医同道的文章,里面有句话感觉说的很有道理,“一年又一年,以为自己遇到了伯乐,结果发现自己只是被当做了会拉磨的驴”。我觉得这句话不仅适合青年中医,可能对大多数的年青人都适合。
体制外的年青中医的行医之路很艰难,这是有目共睹的,面对着各种困难,我是深有体会。许多青年中医其实水平并不差,只是怀才不遇罢了,缺乏一个平台而已。而这些同道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当面对用人单位时,总是极力想表现或者透露自己中医专业知识过硬,想当然地以为这样可以让人高看一眼,引起青睐。其实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说白了,绝大多数民营单位要招聘的是能给他挣钱的人,又不是科研慈善基地,而公立单位要招聘的是听话的人。如果太过明显表露自己的中医才华,虽然是真实不虚的,但往往会让老板心里打鼓或者领导忌惮。
这时如果有企业家说自己有中医情怀,诚邀与你合作,许多人会觉得遇到了伯乐,心里暖融融的,现实是其最终结果多数是要失望。仔细琢磨就行,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不符合商业规律。我觉得中医人与老板谈钱并不可耻,尤其是现代商业化社会,吃穿用度离不开钱。老板与中医大夫靠情怀来维持,这是很不现实的,但中医同道之间的感情,最好的维持方法就是中医情怀,其它如金钱等都不会牢固。
很赞同一位哲学教授的名言,“如果四十岁还不知天命,说明这个人没有悟性”。五十知天命,往往追悔莫及,天命不是宿命,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境遇,有许多是不能改变的,尤其在这个社会。比如同样两个毕业生,进了一家单位,一个是原生农村家庭,一个是有身后家庭社会背景,前者即便在单位很努力,但最终所有的努力都可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而后者很可能会轻轻松松接班掌权。这就是现实,当然可能会出现逆袭,但这是很小的几率。
当高层权威批评逆袭的底层草根,网络上为什么人们会一边倒地支持草根,嘲笑高层权威,这其实是许多人不愿知天命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世上本没有伯乐,真正的伯乐就是自己,如同自荐的毛遂,平原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伯乐,毛遂才是自己真正的伯乐,在那个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机,抓住转瞬即逝改变命运的机会。眼界放宽,格局放大,对于原生家庭年青人而言,自己做自己的伯乐,规划人生,听从内心,无问西东,远远比做伯乐的胯下马和拉磨驴要强。